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建国后“十七”年现代随笔的创作与理论
1
作者 黄科安 《学术探索》 2003年第11期67-70,共4页
建国后的"十七"年,在特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以"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现代随笔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困境。人们不得不再为随笔(杂文)的生存而抗争,而难能可贵的两次随笔"复兴... 建国后的"十七"年,在特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以"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现代随笔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困境。人们不得不再为随笔(杂文)的生存而抗争,而难能可贵的两次随笔"复兴"景象,充分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那种直言不讳、自由批判的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顽强表现,尤其是生存逆境中的张中晓,他的随笔虽零星片语,但极具灵魂穿透力,至今读来仍然撼人心魄、催人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现代随笔 直言不讳 复兴
下载PDF
解放区和“十七”年小说民俗叙事的政治化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宗宇 张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民俗叙事政治化指的是民俗叙事为政治服务,以表现社会政治主题为指向。民俗叙事政治化是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小说创作中的普遍现象,其叙事建构方式有四种,即在一种阶级斗争的叙事框架和主题表现中叙述民俗、直接引... 民俗叙事政治化指的是民俗叙事为政治服务,以表现社会政治主题为指向。民俗叙事政治化是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小说创作中的普遍现象,其叙事建构方式有四种,即在一种阶级斗争的叙事框架和主题表现中叙述民俗、直接引用或表现时政色彩鲜明的民俗新风尚、当民俗冲突充当小说情节冲突时让政治力量介入并使得到主流意识形态支持的一方获胜、将民俗链上的某一旧民俗因素置换改造成体现时代政治内容的新民俗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小说 “十七”年小说 民俗 叙事建构
原文传递
“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价值今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祥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5-107,共3页
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永恒性。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治传声筒,更是时代精神和人民情感的扩音器,能以潜在的力量使后世读者与当世读者一样获得艺术感染和人生启迪。郭小川和贺敬之被称为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两面旗帜,"... 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永恒性。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治传声筒,更是时代精神和人民情感的扩音器,能以潜在的力量使后世读者与当世读者一样获得艺术感染和人生启迪。郭小川和贺敬之被称为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两面旗帜,"十七年"时期他们以深重的历史感和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彰显出强大的教育功能,并推动了诗歌民族风格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政治抒情诗 郭小川 贺敬之
下载PDF
喜剧观的重新确立——“十七”年喜剧建构对喜剧合法性问题的回答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欣蕾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5-90,共6页
1949年以后,中国当代喜剧创作从上世纪40年代喜剧创作的高潮瞬间低落,"十七"年间(1949-1966)喜剧创作和批评始终在试探中小心翼翼地进行,这种小心的姿态无疑是因为喜剧的合法性在新时代语境下又成为一个问题困扰着所有的喜剧... 1949年以后,中国当代喜剧创作从上世纪40年代喜剧创作的高潮瞬间低落,"十七"年间(1949-1966)喜剧创作和批评始终在试探中小心翼翼地进行,这种小心的姿态无疑是因为喜剧的合法性在新时代语境下又成为一个问题困扰着所有的喜剧创作者、批评家和理论家。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十七"年喜剧逐渐形成了"讽刺和歌颂"的创作模式,也由此将喜剧推入了去喜剧化的困窘境地。从整体上看,这一问题是由于喜剧的工具化定位所导致,然而回到历史语境当中,背后更加复杂的面貌是当代文艺制度的制定、现代喜剧观的历史发展惯性、文以载道的思想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喜剧 合法性 工具化
原文传递
战国魏国兵器材料中“涑县”地理考实
5
作者 刘光 《出土文献》 2024年第1期51-55,170,171,共7页
战国时期魏国兵器材料中有两件铸地为“涑县”的戈。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材料,认为两戈铭中的“涑县”,与《左传》成公十三年“涑川”相关,即旧时所谓“涑水故城”。“涑水故城”盖即春秋时期的解梁城,其地望当在今永济市伍姓湖北的古城村... 战国时期魏国兵器材料中有两件铸地为“涑县”的戈。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材料,认为两戈铭中的“涑县”,与《左传》成公十三年“涑川”相关,即旧时所谓“涑水故城”。“涑水故城”盖即春秋时期的解梁城,其地望当在今永济市伍姓湖北的古城村遗址。涑县地理位置的考订,对认识战国时期魏国的政区地理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涑县 涑川 十七涑县啬夫戈 涑水故城 古城村遗址
下载PDF
Breeding New Knowledge at Home:The Case of the Albanian Olive Friendship Tree in China
6
作者 Sigrid Schmalzer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2期195-214,共20页
This article uses the case of the Sino-Albanian Friendship Trees to 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limits of trans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In 1964,Albania gave ten thousand ol... This article uses the case of the Sino-Albanian Friendship Trees to 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limits of trans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In 1964,Albania gave ten thousand olive trees to China as a symbol of the eternal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and Albanian people;it was then up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and farmers to find suitable means to propagate and cultivate them.The author finds that,though the olive trees served as symbols of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and scientific exchange,knowledge about olive trees produced and circulated in the PRC reflected science in context(that is,science within the national-level political context of 1960s–1970s China)more than knowledge in transit(that is,the transnational circulation of knowledge).The importation of olive trees from Albania ended up offering a new application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knowledge and for quintessentially“Cultural Revolution”-era system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Sino-Albanian Friendship Trees agricultural science science in 1960s–1970s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