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十七年”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叙事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7-131,共5页
本文从电影符号学切入,对影像符号的意义表达、中国民族动画电影影像与民族化叙事之间的关系及民族动画电影中电影符号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前、后十七年"中国民族动画电影为例,对电影叙事影像符号的构架设置与... 本文从电影符号学切入,对影像符号的意义表达、中国民族动画电影影像与民族化叙事之间的关系及民族动画电影中电影符号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前、后十七年"中国民族动画电影为例,对电影叙事影像符号的构架设置与意义传达进行探讨,力求从电影符号学角度对"十七年"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叙事表达进行深入挖掘,提出中国民族动画影片应重视电影与观影者的关系,重视民族化叙事符号的精神指意性在影片中的表达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影像符号 “十七年”中国动画电影 民族化叙事
下载PDF
“十七年”中国电影在越南的传播(1949—1966)
2
作者 张怀强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十七年”中国电影在越南的传播为两国曾经共同奋斗的岁月提供了一个生动注脚。当时中国电影在越南放映传播的主要形式有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电影院与中国电影周以及大使馆与“外交点映”等,其中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完成了越南绝... “十七年”中国电影在越南的传播为两国曾经共同奋斗的岁月提供了一个生动注脚。当时中国电影在越南放映传播的主要形式有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电影院与中国电影周以及大使馆与“外交点映”等,其中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完成了越南绝大多数人口的电影覆盖,不仅宣传了反美帝国主义,还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成就。其时在越南上映的中国电影极具时效性、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越南传播特色,这些电影亦对越南电影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在于两国对电影意识形态功能认知一致、两国历史文化相近相通、在文化上共同抵资抗美、帮助越南革命切实推进等原因。“十七年”中国电影对越传播为“同志加兄弟”般的中越关系发展贡献了力量,国家顶层重视、无私援助越南,文化全面合作、追求平等互信,“人民性”文艺思想灌注中国电影创作始终等,这些经验对于当今如何做好中越电影交流与合作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国电影 越南传播 文化交流 人民性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思考——以“十七年”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长胜 宋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十七年”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分别从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切实提高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思政 “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与出版
5
作者 朱嘉春 秦茂盛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92,共9页
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译本不仅丰富了当时国内的儿童图书市场,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教育的有力工具。由于受到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该时期我国的儿童文学译介以对苏联作品的译介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译介的主要目... 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译本不仅丰富了当时国内的儿童图书市场,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教育的有力工具。由于受到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该时期我国的儿童文学译介以对苏联作品的译介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译介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新中国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而以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代表的国营专业出版机构是译本成功走向市场的重要保障。以书目定量统计和个案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十七年”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译介与出版情况进行整体考察可知,在通过翻译引进外国儿童文学的过程中,译者、编辑和出版商应充分考虑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主流儿童观和教育政策等影响因素,共同打造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满足读者期待的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翻译出版 中国“十七年” 《木偶奇遇记》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研究
6
作者 李启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6-153,共8页
新中国“十七年”是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期,他创作的19首艺术歌曲涵盖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原创性艺术歌曲、由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和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三个类别。这些歌曲实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为中国... 新中国“十七年”是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期,他创作的19首艺术歌曲涵盖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原创性艺术歌曲、由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和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三个类别。这些歌曲实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为中国艺术歌曲体裁和创作技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善德 中国“十七年” 艺术歌曲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展览中人民新形象的呈现与传播
7
作者 文苑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展览不仅是美术交流、传播的平台,而且是中国人民新形象的展示窗口。专业美展表现了专业美术工作者塑造人民新形象的探索,工农兵美展表现了劳动者对自身形象的建构,赴海外交流展则将中国人民的新形象播布四海。这些美...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展览不仅是美术交流、传播的平台,而且是中国人民新形象的展示窗口。专业美展表现了专业美术工作者塑造人民新形象的探索,工农兵美展表现了劳动者对自身形象的建构,赴海外交流展则将中国人民的新形象播布四海。这些美术展览呈现与传播了人民新形象,以视觉化的方式印证并强化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及身份认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 美术展览 人民新形象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动画电影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18,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20世纪继五四运动之后,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伴随着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全面进步,作为电影艺术之一的动画电影同样也担负着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审美理想重构的使命。这30年的中国动画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20世纪继五四运动之后,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伴随着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全面进步,作为电影艺术之一的动画电影同样也担负着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审美理想重构的使命。这30年的中国动画电影,学术争鸣,涌现出一大批彪炳史册的经典名片。当我们站在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理论的高度审视和回顾时,蓦然发现动画电影对于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见证与承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 中国动画电影 中国动画学派 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画的图像叙事研究
9
作者 张爱坤 《艺术生活》 2023年第4期11-17,共7页
作为电影作品的宣传附属,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画的生产遵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情节化的视觉元素安排和民族化的视觉符号呈现,形成了一套较为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这种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刚刚... 作为电影作品的宣传附属,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画的生产遵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情节化的视觉元素安排和民族化的视觉符号呈现,形成了一套较为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这种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政治诉求,也体现了“民族解放”“民族团结”“民族建设”的时代主题。以“典型化”“情节化”和“符号化”为显著特征,电影宣传画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提炼与重组,将影像文本重新编码为政治宣传画属性的图像,是政治化美学原则的视觉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电影宣传画 图像叙事
下载PDF
论《中国季刊》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
10
作者 丛新强 王昊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中国季刊》是英语世界第一份专门研究当代“中国学”的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60年创刊至今,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保持着关注和研究。这家期刊上发表的关于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对“红色小说”... 《中国季刊》是英语世界第一份专门研究当代“中国学”的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60年创刊至今,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保持着关注和研究。这家期刊上发表的关于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对“红色小说”英雄形象塑造的研究,结合文本辨析“十七年小说”中的英雄主义情怀和叙事模式及其特色;二是对反映农村合作化与城市工业建设题材小说的研究,呈现出英语世界中国学研究者试图透过小说研究以观察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建设状况的意图;三是从一定的性别理论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女性、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嬗变;另外,该刊物还关注到“十七年诗歌”的创作环境与隐喻及意象的关系,涉及当代诗学建构的深层问题。这些研究文献不但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季刊》 十七文学 英语世界 当代中国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特点及得失
11
作者 陈峰 《齐鲁学刊》 2023年第4期32-41,共10页
作为十七年时期(1949—1966)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其意识形态化倾向较之社会史论战时代愈加强烈。政治批判使古史分期讨论一度偏离学术轨道,造成一种学术问题政治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史料派学人的加入,使古史... 作为十七年时期(1949—1966)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其意识形态化倾向较之社会史论战时代愈加强烈。政治批判使古史分期讨论一度偏离学术轨道,造成一种学术问题政治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史料派学人的加入,使古史分期讨论呈现新的格局,大大增强了古史分期讨论的学术性,理论与史料之间的平衡成为研究者的一种共同追求。十七年时期古史分期研究至少留下了两点学术贡献:第一,开启了进行大规模中西比较的研究门径;第二,挖掘了大量史料,澄清了众多史实,特别是对中国历史上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进行了细致勘探。只要学术讨论实现充分的自治,克服“理论的自负”,十七年时期古史分期研究的成果就有望转化为日后中国史学发展中一种积极有效的资源而不是一种学术包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中国史学 十七时期 古史分期 意识形态化 学术性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中红色基因的赓续——以“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12
作者 杨长胜 《阴山学刊》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中国当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并以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赓续着。以“十七年”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蕴含其中的三大红色基因分别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正确的群众路线”,其赓续红色基因的三种主要艺术形式... 中国当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并以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赓续着。以“十七年”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蕴含其中的三大红色基因分别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正确的群众路线”,其赓续红色基因的三种主要艺术形式分别是以鲜活的英雄形象承载红色基因、以典型环境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营造氛围、以情感共鸣助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优势,扎实做好红色基因的赓续,让红色基因的赓续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 红色基因 赓续
下载PDF
1950-1957年中国动画电影作曲家及创作研究
13
作者 陈丽娟 《现代电影技术》 2015年第12期51-56,共6页
1950至1957年中国动画电影的音乐创作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起步阶段,从事动画电影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并不多,还没有形成专门为动画电影进行音乐创作的队伍,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为动画电影作曲的音乐家从黄准到丁善德,再到陈歌辛、... 1950至1957年中国动画电影的音乐创作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起步阶段,从事动画电影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并不多,还没有形成专门为动画电影进行音乐创作的队伍,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为动画电影作曲的音乐家从黄准到丁善德,再到陈歌辛、黎锦晖等,由于种种原因,作曲家平均创作的时间不超过两年,更迭之快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直到作曲家吴应炬的加入,创作队伍才逐渐稳定下来。在动画音乐创作上,这一时期的创作汲取了前苏联等国家动画电影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改进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强调了音乐结构的整体布局;注重了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的协调一致;实现了音乐与画面的叙事性、造型性的完美统一。在作曲家们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下,这一时期的动画电影音乐创作表现出了以下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动画电影歌曲创作的儿童化;二是动画电影主题音乐创作的形象化;三是动画电影场景音乐创作情景化;四是动画电影音乐创作的民族化。随着动画片创作题材的丰富,为配合故事情节的需要,1956年动画导演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随之,作曲家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上也开始探索动画音乐风格的民族化,在创作中作曲家将戏曲、民乐、民间歌曲等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到动画音乐创作中,在民族化动画音乐创作的探索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作曲家 1950—1957
下载PDF
回应与引领:《美术》期刊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
14
作者 王洪斌 《艺术生活》 2023年第4期4-10,共7页
《美术》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肩负着传播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美术创作方向、展现美术创作成果、推动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任务与使命。《美术》杂志不仅承载着新中国美术历史的丰富信息、主流线索与典型案例,同时... 《美术》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肩负着传播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美术创作方向、展现美术创作成果、推动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任务与使命。《美术》杂志不仅承载着新中国美术历史的丰富信息、主流线索与典型案例,同时也记录着新中国美术发展全景,积极参与了国家美术形象的塑造。刊登在《美术》中的文章,是现代美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新中国美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美术》期刊文献为切入点,梳理《美术》杂志是如何回应、记录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发展,进而影响、推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中国十七 文艺方针
下载PDF
“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丹元 徐文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7,共7页
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创作虽然几经起落,但始终呈现出明显的教化意味与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导向,其电影美学形态演化在体现现实复杂性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的国家意志特征。
关键词 “十七”中国电影 美学形态 国家意志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现代性及其冲突 被引量:3
16
作者 祝晓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76,共5页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和社会存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社会历史层面的"现代性"对"十七年"电影中的"现代性"产生了极度的压力,导致了主题的时代变化。在"十七年&q...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和社会存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社会历史层面的"现代性"对"十七年"电影中的"现代性"产生了极度的压力,导致了主题的时代变化。在"十七年"电影中,来自社会现实层面的"冲突"及其解决,不同于经典意义的"悲剧",而是正剧代替了悲剧,以一种"非冲突"或"反冲突"的方式来表现冲突,成就了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一次联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年”电影 现代性 冲突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之我见 被引量:4
17
作者 饶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1-12,共2页
“十七年电影”从创作到研究,从发行到放映,构建了完整的电影体系,它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甚至是对几代中国人的影响,都使得它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关键词 中国 十七电影 电影艺术
下载PDF
借鉴·传承·弘扬:论时代语境下“十七年”中国动画民族美学显影(1949-1966)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朋 张小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117,共4页
新中国“十七年”被誉为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界努力推动下,电影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发展。时代为动画电影这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快速发展的肥沃土壤。这一阶段,中国共拍摄近120部动画电影,创... 新中国“十七年”被誉为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界努力推动下,电影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发展。时代为动画电影这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快速发展的肥沃土壤。这一阶段,中国共拍摄近120部动画电影,创造出水墨动画和剪纸动画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新片种,丰富了中国动画样式,摄制出《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一大批民族特色鲜明、彰显民族自信的传世之作,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世界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国动画 民族美学
下载PDF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被引量:1
19
作者 衣凤翱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新历史时期的政治语境...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新历史时期的政治语境中之时,在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农村文化主流的冲刷下,海派文化不自觉地呈现出自我否定的迹象。当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以农村文化视点俯视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文化之时,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被观念化了,这是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冲突的有力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十七 中国电影 上海影像 海派文化
下载PDF
人民形象的呈现及象征意义--以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美术中的人民形象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8,I0009,共6页
作为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人民形象从或微观或宏观的角度彰显出时代风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新中国美术家们通过对画面构成形式的调整与改造,实现人民形象在艺术表现、功能价值和精神意... 作为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人民形象从或微观或宏观的角度彰显出时代风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新中国美术家们通过对画面构成形式的调整与改造,实现人民形象在艺术表现、功能价值和精神意义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使人民形象成为统合主人地位、实现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形象 中国 十七 绘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