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七年”红色文学改编连环画的国家认同建构研究
1
作者 李元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74,共10页
“十七年”红色文学改编连环画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上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功绩。国家认同的建构核心在于在人民与国家、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社会互动中完成国家想象共同体的构建。连环画经过国家的系统性改造后,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具象化生产中获... “十七年”红色文学改编连环画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上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功绩。国家认同的建构核心在于在人民与国家、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社会互动中完成国家想象共同体的构建。连环画经过国家的系统性改造后,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具象化生产中获得了制度性支持,建构了以人民大众主体性身份塑造为核心的视觉修辞机制,为人民大众的主体性内涵提供了崇高的价值标准,在图像叙事中建立起一个由苦难到新生的疗愈性情感认同机制,促成新的国家共同体的进一步牢固。此外,连环画通过英雄形象与国家形象的高度同构,深化了人民大众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红色文学 连环画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河南电影放映员的职业困境与身份认同
2
作者 宋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是河南电影放映员队伍建立和成熟的时期,其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种种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一步步完善起来的。放映员在工作中既面临上级规定的任务,又面对地方实践的难题,在工作中他们产生过身份认同的迷茫。他...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是河南电影放映员队伍建立和成熟的时期,其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种种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一步步完善起来的。放映员在工作中既面临上级规定的任务,又面对地方实践的难题,在工作中他们产生过身份认同的迷茫。他们的身份认同是在国家意志与自身职业诉求的张力中共同塑造的,体现了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国家意志的应对与调适。探究这一时期放映员群体在工作实践中的职业困境与身份认同,可以展现出“小人物”在国家意识形态延伸过程中的复杂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河南放映员 职业困境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志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6,共7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现代性理论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也导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由革命-政治性叙事话语向现代性-文化叙事话语的转型。在这一转换中,“十七年文学”以及作为其渊源的30年代左翼文学,却被许多研究者认为不具... 20世纪80年代至今,现代性理论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也导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由革命-政治性叙事话语向现代性-文化叙事话语的转型。在这一转换中,“十七年文学”以及作为其渊源的30年代左翼文学,却被许多研究者认为不具备现代性而受到冷落和摈弃。实际上,中国的现代进程,具有独特的中国现代性的品格,在相当长时段里,是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中心的。相应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命题,是对现代民族共同体和未来中国的独立强大的热烈想象,以及热切认同和赞颂。这一特性与世俗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反思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共同构成现代性的多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文学 现代民族国家 想象 认同 现代性品格 中国
下载PDF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认同表述 被引量:24
4
作者 邹华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电影类型,它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动人的爱情表达获得观众青睐的同时,也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巧妙宣扬了当时的民族政策。这些影片用歌舞仪式、语言、服饰、景观等符号构筑指认性的身份场...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电影类型,它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动人的爱情表达获得观众青睐的同时,也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巧妙宣扬了当时的民族政策。这些影片用歌舞仪式、语言、服饰、景观等符号构筑指认性的身份场景,以阶级认同重构他者阵营,在强调各兄弟民族情谊的基础上,顺利地将各族人民团结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来,巩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电影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身份认同 共同体
下载PDF
1950-1960年代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解读者身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纪海龙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1950-1960年代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解读者,部分来自政治、历史研究领域,部分来自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研究领域,少有专业学者。"冷战思维"、"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等对其影响深刻,使他们的言说大多意识形... 1950-1960年代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解读者,部分来自政治、历史研究领域,部分来自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研究领域,少有专业学者。"冷战思维"、"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等对其影响深刻,使他们的言说大多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并倾向于采用西方艺术标准评价"十七年文学"。但族裔身份差异使西方本土解读者与华裔解读者两部分力量,深层次文化立场并不同,促使本时期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言说呈现出了复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英解读者 “十七文学 身份 族裔
下载PDF
“权威”的出场——试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读者的实际功能和尴尬处境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勇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读者批评是十七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对读者的身份的定义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语境来考察,它是一个被界定和描述的概念。本文试图从这两个层面对读者身份概念的梳理入手,探讨读者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实际功能,因为其既限制严格又宽... 读者批评是十七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对读者的身份的定义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语境来考察,它是一个被界定和描述的概念。本文试图从这两个层面对读者身份概念的梳理入手,探讨读者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实际功能,因为其既限制严格又宽泛多义的独特身份,使得读者在作为权威的延伸的同时,往往又成为文艺界决策者们用来规范文学的力量而被使用,虽然时代的更易也不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文学 处境 尴尬 读者 对读 为文 身份 力量 范文 严格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标准和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宝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在文学批评规范方面起到积极的媒介建构作用,在批评规范的批评标准和模式层面,《文艺报》传递出规范建立的思想源头,同时也在整体互动效应中参与规范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 《文艺报》 十七文学批评 标准 模式 媒体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建构
8
作者 魏宝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文学媒介角色参与了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规约和不断强化,彰显了《文艺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言人的媒介价值观。"辩难体"、"驳论体"、...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文学媒介角色参与了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规约和不断强化,彰显了《文艺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言人的媒介价值观。"辩难体"、"驳论体"、修辞格及工农兵话语、杂文体式的特殊强调,传递出了《文艺报》是建构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制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报》 “十七”文学批评 文体规范 媒介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当代十七年文学颂歌话语的成因
9
作者 杨方正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9-33,共5页
建国初十七年文学出现一体化颂歌话语现象 ,是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形成的结果。形成颂歌话语的主要原因是文学主体普遍认同文学为社会政治服务的文化观念 。
关键词 颂歌 十七文学 当代 话语 文学主体 认同 时代 泛政治化 文化观念 他律
下载PDF
“人民话语”与“十七年”文学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3
10
作者 戚学英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4-152,共9页
规约并指引着"十七年"文学的,是以阶级性为其内核的"人民话语"。本文将以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创作转变为例,辨析十七年文学中"人民"概念的产生、变化,及其内含的文化构成、民族国家想象,探讨人民话... 规约并指引着"十七年"文学的,是以阶级性为其内核的"人民话语"。本文将以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创作转变为例,辨析十七年文学中"人民"概念的产生、变化,及其内含的文化构成、民族国家想象,探讨人民话语的形成,以及在人民话语规训下所形成的阶级-民族身份认同机制,从中找出"十七年"文学发展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话语 “十七年”文学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驯化与犹疑:建国后十七年经典化文学批评群体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松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2,共4页
建国后十七年,周扬、邵荃麟、林默涵、张光年等文化官员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实践者,通过文艺批评掌控着文艺观念与创作的方向。该文学批评群体的特征表现在批评话语的权威性、文学阅读与接受的格式化以及文学批评方式的体制化... 建国后十七年,周扬、邵荃麟、林默涵、张光年等文化官员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实践者,通过文艺批评掌控着文艺观念与创作的方向。该文学批评群体的特征表现在批评话语的权威性、文学阅读与接受的格式化以及文学批评方式的体制化。在建国前后的身份转型中,这一批评群体既有接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询唤"而自动驯化的主动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精神焦虑。结合具体历史情境给予"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可以揭示他们在驯化与犹疑之间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 犹疑 十七文学 经典化文学批评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转型的艰难与心灵的归化:“十七年文学”的政治认同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仲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
身份认同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认同焦虑与当代中国文学之间发生了复杂的联系,通过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既可以透视当代文学转型的内在动因和脉络,也有利于揭示当代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本期刊出的三篇文章分别考察... 身份认同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认同焦虑与当代中国文学之间发生了复杂的联系,通过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既可以透视当代文学转型的内在动因和脉络,也有利于揭示当代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本期刊出的三篇文章分别考察了建国后"十七年"、80年代和90年代三个时期的文学/文化现象。贺仲明指出,特殊的政治环境对"十七年文学"提出了强烈的政治化要求,作家们多受到转型艰难的挑战,也有一些作家顺应了时代要求,促成了文学对政治的认同。傅元峰从80年代文化断裂与文化重建的特殊历史背景入手,论述了这一时期文化认同的三个层面,即逃避历史时空、虚无化以及遮蔽反抗情绪等。张光芒、童娣考察了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日益凸显的复杂的身份认同问题,指出自我与他者、个体与族群的相互作用和纠缠构成了文学转型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文学 政治认同 归化 心灵 当代中国文学 “十七年” 身份认同 认同焦虑
原文传递
2002年《文艺争鸣》总目录
13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002 《沧浪之水》 研讨会综述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 中国文学 钱理群 文艺 知识分子与革命 经典文学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