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十七年”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 |
黎萌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2
|
论“十七年”时期电影明星生成机制与身体政治——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 |
戢海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迁延与变奏:“十七年”国产电影孙悟空形象的现代性寓言 |
徐广飞
胡琴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十七年”电影中的“赶车”叙事及其文化政治意味 |
张振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守旧与创新——十七年(1949-1966)中国戏曲电影中的婚恋书写 |
姚文英
|
《中国音乐剧》
|
2024 |
0 |
|
6
|
集体主义视域下“十七年”电影中的金钱话语研究 |
秦凤华
|
《艺术广角》
|
2023 |
0 |
|
7
|
雷暴雨急 杨柳风轻——论“十七年”连环画《夺印》的艺术特色 |
蔡小容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女性意识是革命意识形态的剩余物——“十七年电影”底层女性的群体特点 |
曲春景
张霁月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9
|
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的音乐民族化探析 |
郑权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革命伦理教化体系中的十七年教育成长电影 |
杜霞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人物形象的符号学意义——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 |
胡牧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5
|
|
12
|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 |
王燕子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十七年”电影英雄叙事的性别话语 |
胡牧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8 |
2
|
|
14
|
“革命时代”的爱情惋叹——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中国改编电影研究 |
龚金平
|
《兰州学刊》
|
2007 |
3
|
|
15
|
浅析苏联现实主义对“十七年”电影影响——以电影《林家铺子》为例 |
张丹旭
|
《今传媒》
|
2012 |
1
|
|
16
|
权力话语的镜像表现——论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叙事的性别话语 |
胡牧
|
《河池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7
|
“十七年”电影的幸福主体研究 |
刘思雨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全球电影史中的“十七年”中国电影交流史 |
杨斌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3 |
0 |
|
19
|
“泛政治化”语境下的民族话语更迭——基于CiteSpace的新中国“十七年”电影音乐研究 |
张君如
|
《声屏世界》
|
2023 |
0 |
|
20
|
新中国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画的图像叙事研究 |
张爱坤
|
《艺术生活》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