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难以被建构的城市”——论城市题材在“十七年小说”中的“困境” |
崔谦
|
《榆林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50后”“60后”大众读者“十七年小说”阅读状况调查 |
冯仰操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1
|
|
3
|
基于杂语共生局面的“十七年小说”研究 |
谷宇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3 |
0 |
|
4
|
“时代共名”下透射出的人本光芒——“十七年小说”中两个问题女性转化故事的新解读 |
崔凤云
|
《平原大学学报》
|
2007 |
0 |
|
5
|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思考——以“十七年”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
杨长胜
宋松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1
|
|
6
|
“十七年”小说中的历史镜像与修辞策略 |
董外平
|
《媒介批评》
|
2024 |
0 |
|
7
|
《讲话》与“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叙事策略——以舒群《这一代人》为例 |
李佳奇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中国当代文学中红色基因的赓续——以“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
杨长胜
|
《阴山学刊》
|
2023 |
0 |
|
9
|
“十七年”农村小说话语的分层与配置--以《三里湾》、《创业史》、《山乡巨变》为中心的考察 |
首作帝
张卫中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0
|
河北省“十七年”小说的电影改编 |
母华敏
滕朝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1
|
从传播学视角看“十七年”小说的大众接受 |
陈伟军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2
|
论“十七年”小说的艺术改编与媒介传播 |
龚奎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3
|
“十七年”小说版本修改的原因考察 |
龚奎林
黄梅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4
|
“十七年”小说的叙事伦理——以农村题材小说为考察对象 |
谢有顺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儒家话语的革命转述——“十七年”小说的文化透视 |
邵明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6
|
论“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女性的成长叙事 |
王建霞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7
|
改造与断裂——历史视野中的“十七年”小说爱情书写 |
魏汉武
|
《语文知识》
|
2008 |
1
|
|
18
|
改革三十年重估“十七年”农村小说中关于土地现代化问题的价值 |
王华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9 |
0 |
|
19
|
建构共同的民族记忆——论“十七年”小说中的民族关系书写 |
张文诺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20
|
功利政治的附庸与点缀——试论“十七年”小说的爱情叙事 |
魏汉武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