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行”的丰碑——论艾芜《南行记》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国恩 黄子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5,共5页
当许多人还在蜂拥向西时,艾芜开始了南行。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却标志着新文学开始告别五四的启蒙传统,去更切实地关注被压迫者的人生。《南行记》里的异域风光让人印象深刻,而流浪汉与用脚丈量民间疾苦的新型知识分子形象,开启了知识分... 当许多人还在蜂拥向西时,艾芜开始了南行。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却标志着新文学开始告别五四的启蒙传统,去更切实地关注被压迫者的人生。《南行记》里的异域风光让人印象深刻,而流浪汉与用脚丈量民间疾苦的新型知识分子形象,开启了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关系的新模式。《南行记》契合正在兴起的左翼文学思潮,向人们证明了左翼文学能实现时代使命与艺术追求的统一,并把“人”的主题融入左翼的革命现实主义,在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具有双重意义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南行” 南行记》 丰碑
下载PDF
清华简《系年》“南瀤之行”考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吴楚关系是春秋晚期列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简《系年》所记楚灵王时的"南瀤之行"是当时两国之间的重大事件。简文之"南瀤"与《左传》的"南懷"不同,泛指淮河以南的地区。所谓的"南瀤之行"... 吴楚关系是春秋晚期列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简《系年》所记楚灵王时的"南瀤之行"是当时两国之间的重大事件。简文之"南瀤"与《左传》的"南懷"不同,泛指淮河以南的地区。所谓的"南瀤之行"实际上是楚灵王时期在淮南地区对吴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合《左传》昭公五年的记载,可以认识到:"南瀤之行"的经过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地域上可以分为北线战场和东线战场,而且主要发生在东线战场,从大的地理范围上来说属于淮南地区。通过对"南瀤之行"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吴楚战争中的线路及地域问题,也可以对楚灵王时期的吴楚关系有更明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关系 南瀤之行 北线战场 东线战场 进军线路
下载PDF
诸城博物馆藏元帅右监军印再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德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9,共4页
1968年,山东诸城博物馆征集到的元帅右监军印是关系到红袄军史、金蒙宋战争史的重要文物,为此,学术界就该印的归属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金史》《元史》的相关记载,通过对比监军印和《金史》所... 1968年,山东诸城博物馆征集到的元帅右监军印是关系到红袄军史、金蒙宋战争史的重要文物,为此,学术界就该印的归属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金史》《元史》的相关记载,通过对比监军印和《金史》所载金代三品官印的重量,判定监军印并非金代官印;通过勾陈行尚书省及山东淮南行尚书省的变迁,判定监军印中的"山东淮南路行尚书省"即李全所受之山东淮南路行尚书省;通过追溯蒙古前四汗时期军政机构设置及官吏职名的变化情况,判定该监军印所涉之元帅右监军应为山东淮南行尚书省的属官。与既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认为,山东诸城博物馆征集的元帅右监军印既非金代官印,亦非红袄军首领李全本人所有,而应是李全集团重要成员的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全 山东淮南行尚书省 元帅右监军印
原文传递
漢樂府札記二則
4
作者 陳文傑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討論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和《孔雀東南飛》中的兩個小問題。主張:(1)'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中的'綿綿'不當兼狀'河邊草'和'思遠道';(2)'君既爲府吏,守節情不移'中,'守節'... 本文討論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和《孔雀東南飛》中的兩個小問題。主張:(1)'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中的'綿綿'不當兼狀'河邊草'和'思遠道';(2)'君既爲府吏,守節情不移'中,'守節'的應該是劉蘭芝而不是焦仲卿,而之所以造成歧解,或許跟本段文字存在錯簡有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飲馬長城窟行》 綿綿 《孔雀東南飛》 守節 錯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