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原理课”教学话语系统的转换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倩 《三峡论坛》 2015年第1期95-98,共4页
高校"原理课"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增强"原理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话语的视角去审视"原理课"的实效性,由于其文本话语范式的授课方式以及当代大学生所... 高校"原理课"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增强"原理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话语的视角去审视"原理课"的实效性,由于其文本话语范式的授课方式以及当代大学生所呈现的新特点使得话语系统的转化成为必要。"原理课"教学话语系统转换的基本逻辑应该立足于生活性、时效性以及注重凸显教学话语的主体间性,强化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同时还要灵活把握各话语形式间的协调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课” 文本话语范式 转化
下载PDF
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以“原理课”为例
2
作者 侯潇潇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公安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的今天,加强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迫在眉睫。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 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公安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的今天,加强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迫在眉睫。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彰显并充分利用其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思政教育 意识形态功能 “原理课”
下载PDF
应对文化多元化 实现“原理课”教学的创新
3
作者 陈志刚 《沧桑》 2010年第6期192-193,共2页
当前我国文化多元化已成客观事实,文化多元化给高校"原理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为此,"原理课"教学必须面对现实,积极应对,以实现"原理课"教学的创新,帮助大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树立正确的... 当前我国文化多元化已成客观事实,文化多元化给高校"原理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为此,"原理课"教学必须面对现实,积极应对,以实现"原理课"教学的创新,帮助大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元化 “原理课”教学 创新
下载PDF
话语视域下“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反思与重构
4
作者 曾庆娣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38-43,共6页
随着社会进入新时代,"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变革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转型的关键环节。在话语权得以重新分配,以及话语方式和话语关系被重新建构的时代境遇中,"原理课"政治话语共识、理论话语共识和价值话语共... 随着社会进入新时代,"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变革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转型的关键环节。在话语权得以重新分配,以及话语方式和话语关系被重新建构的时代境遇中,"原理课"政治话语共识、理论话语共识和价值话语共识发生整体性断裂,这成为当前"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的主要困境。溯其困境根源,是由宏观层面意识形态话语生态系统、中观层面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和微观层面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的变革和转型所致。重构"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的有效策略在于从话语独白转向话语链接,实现"原理课"政治话语与青年学生生活话语、"原理课"理论话语与青年学生实践话语、"原理课"价值话语与青年学生价值话语之间的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原理课” 意识形态 话语链接 叙事方式
下载PDF
习近平唯物史观新发展融入“原理课”研究
5
作者 曲洪波 陈珊珊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思政课的骨干课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帮助学生理... 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思政课的骨干课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是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将习近平唯物史观新发展融入"原理课"教学中,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融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融入以及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探索思想的融入等,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对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理课”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的逻辑理路
6
作者 王凡 张林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9-44,61,共7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铸魂育人的最好营养剂。在“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在教育目标、内容以及载体层面具有互通性、契合性和一致性。将百年光辉党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铸魂育人的最好营养剂。在“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在教育目标、内容以及载体层面具有互通性、契合性和一致性。将百年光辉党史融入高校“原理”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原理”课教学成效的有效举措,是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和强化政治担当,又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定文化自信,也有利于从思想和行动层面为民族复兴事业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此,高校要从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优化融合型育人课堂,从物质、精神和行为多层面形成融合型育人文化氛围,从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面发挥融合型育人主体的作用,从内容、形式和方法多维度打造融合型育人模式,推进党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原理”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政 “原理
下载PDF
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智慧课堂 + 医学元素”与“原理”课的融合
7
作者 窦爱丽 张龄润 《教育进展》 2024年第6期154-158,共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思政教育与医德教育融合不够等问题。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师生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院校“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思政教育与医德教育融合不够等问题。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师生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院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医学院素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智慧课堂 + 医学人文趣事’优化课堂导入、‘智慧课堂 + 医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智慧课堂 + 医德实践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度”三个维度提出提升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学时效性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原理教学 智慧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原理”课探析
8
作者 邬子豪 麻海山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2-65,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未来的召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原理”课,要坚持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一致性的根本原则、科学性与价值属性相联系的原则。要坚持系统整体融入与环节部分融入相统...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未来的召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原理”课,要坚持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一致性的根本原则、科学性与价值属性相联系的原则。要坚持系统整体融入与环节部分融入相统一的方法论,课上融入与课下融入相配合,线上融入与线下融入相协调。融入的主要路径有立足教材,着重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环节,以及“虚拟仿真”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原理 系统整体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道武 周晗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0-45,共6页
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如何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前要进行... 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如何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前要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对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使之精准化、创造性地融入。继而以课堂作为宣传宣讲的主阵地,讲深讲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广大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青年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激发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从而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原理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劳动教育融入“原理”课标准化教学研究
10
作者 魏鲁宁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2期197-199,共3页
本文分析了劳动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必要性在于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劳动教育的特殊作用,融入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本身... 本文分析了劳动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必要性在于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劳动教育的特殊作用,融入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本身内在于“原理”课的标准化教学内容,具体融入的路径为“原理”课的理论教学内容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实践教学中融入劳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融入 “原理 标准化教学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论析
11
作者 马晓慧 《南方论刊》 2023年第9期97-99,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组成部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原理”课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丰富红色资源,探索其与“原理”... 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组成部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原理”课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丰富红色资源,探索其与“原理”课教材体系的内容链接。在实现方式上须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采取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整合教学内容以契合“原理”课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原理 时代价值 实现方式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探析
12
作者 秦书生 梅可欣 薛念辉 《辽宁经济》 2023年第4期87-89,共3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原理”课的抽象性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定势的原因导致“原理”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缺乏。“原理”课教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是...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原理”课的抽象性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定势的原因导致“原理”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缺乏。“原理”课教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关切现实问题。“原理”课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贯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聚焦“问题靶”,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 问题导向 教学模式 大学生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故事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13
作者 姜晓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84-86,共3页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所在。基于“原理”课的课程特点,讲述中国故事对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所在。基于“原理”课的课程特点,讲述中国故事对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原理”课教师对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亟待转化、对中国故事素材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对中国故事与“原理”课的有机融合带来了挑战。本文从选好叙事内容、转变叙事语言、创新叙事方法、控制叙事节奏四个方面探寻中国故事融入“原理”课程的教学路径,力图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实现“原理”课与中国故事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原理 内在逻辑 教学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探析
14
作者 郭开虎 廖雅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5-88,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战略任务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在高度重视、明确目标、把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原理”课的课程特点与教学内容,把握思想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战略任务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在高度重视、明确目标、把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原理”课的课程特点与教学内容,把握思想精髓,实现整体融入;抓住契合要点,实现深度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融入 “原理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剑英 付秀芬 +3 位作者 李肖峰 张海燕 柯珊清 令狐昌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88-91,106,共5页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义重大。“原理”课教学应在遵循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及马克思主义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探究推进...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义重大。“原理”课教学应在遵循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及马克思主义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探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的路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实现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以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融入 “原理 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洪晓楠 邱金英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借用库恩的"范式"...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范式"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有教材、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所获得的解题能力、大学生能否有效地化理论为方法和化理论为德性的能力以及能否有效地检测和考核大学生综合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对策是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让大学生学会解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实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大学生 立德树人 “原理 获得感
下载PDF
在强化实践教学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书生 于洪波 张雷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1-64,共4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通过专题讨论、课堂演讲、辩论等方式强化课内实践教学;通过安排学生课外原著学习,结合"原理"课理论教学布置学生课后日...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通过专题讨论、课堂演讲、辩论等方式强化课内实践教学;通过安排学生课外原著学习,结合"原理"课理论教学布置学生课后日常生活调研、社会调查,通过课后师生交流互动和网路实践教学等方式强化课外实践教学,并在考核方式上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 内实践教学 外实践教学
下载PDF
关于构建“原理”课教学体系的做法和体会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云霞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就应做到:围绕教材,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贴近现实,避免重复,深入浅出。
关键词 “原理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转化
下载PDF
论经典文本在“原理”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本洲 顾玉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9期40-44,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中,经典文本所占的比重十分突出,但是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和教学中的经典文本并不能完全等同。明确二者的区分,并将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转化为教学中的经典文本必将带来"原理"课教学效果的提...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中,经典文本所占的比重十分突出,但是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和教学中的经典文本并不能完全等同。明确二者的区分,并将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转化为教学中的经典文本必将带来"原理"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当然,将经典文本和"原理"课教学形成内在的融合,还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辅之必要的经典文本的灵活贯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文本 教材 教学效果 “原理
下载PDF
一个重要问题:谁是人民群众——兼对目前高校“原理”课教科书中“人民群众”概念的反思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宇宁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0,91,共6页
谁才是人民群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再次回答的问题,否则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将会有流于"口号化"的危险。然而作为"马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对"人民群众"... 谁才是人民群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再次回答的问题,否则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将会有流于"口号化"的危险。然而作为"马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对"人民群众"概念的理解却不尽如人意,它过于绝对化,导致了自身体系的矛盾,需要我们给予认真反思。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身,我们就会发现现行"原理"课教材对"人民群众"概念的界定缺少地位和功能的限度。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概念有着特定的内涵,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必须理清为了谁,依靠谁,谁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高校“原理教材 人民群众的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