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1+在+N2(的)+方位词”的“参照体-目标”构式
1
作者 张丽娟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N1+在+N2(的)+方位词"格式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参照体—目标"构式。其中,"N1"是"目标","N2"是"参照体",学生造句时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二者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N1+在+N2(的)+方位词"格式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参照体—目标"构式。其中,"N1"是"目标","N2"是"参照体",学生造句时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二者的位置。此外,在"参照体-目标"构式中,有的是中心成员,有的是边缘成员,其内部是不均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目标” 方位参照 原型范畴理论
下载PDF
认知参照点与“你这(个)NP”构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清国 高倩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54,共11页
"你这(个)NP"作为标记性构式,语用功能倾向于表负向评价,评价功能的获得在于该构式形成两层套叠的"参照体—目标"构式。在短语层面,"你这(个)NP"构成同位短语,用"这(个)NP"明示"你"... "你这(个)NP"作为标记性构式,语用功能倾向于表负向评价,评价功能的获得在于该构式形成两层套叠的"参照体—目标"构式。在短语层面,"你这(个)NP"构成同位短语,用"这(个)NP"明示"你"的身份、性别、职业、属性等,构成"参照体—目标"构式,直接表示评价;在语篇层面,"你这(个)NP"作为话题结构,与其后的命题或从句组成更大的"参照体—目标"构式,共同实现主观评价功能。"你这个NP"有多个变体,形式尚未完全固化,仍处于语法化的进程中,语法化的认知理据是语境吸收和交互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这(个)NP” 负向评价 “参照-目标” 语法化
下载PDF
当代汉语“(A是)AB的A”的释义功能特征
3
作者 黄光毅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
当代汉语“(A是)AB的A”的释义功能是指言者用定语AB来解释A。其形式构造具有灵活性,如定语除了以双音词语多见而使定中短语呈现为规整的四字格,还可以尽可能扩充以满足释义需要。实际使用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兼具释义和传意,即言者在解... 当代汉语“(A是)AB的A”的释义功能是指言者用定语AB来解释A。其形式构造具有灵活性,如定语除了以双音词语多见而使定中短语呈现为规整的四字格,还可以尽可能扩充以满足释义需要。实际使用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兼具释义和传意,即言者在解释字词的同时也表达了思想感情,具体有“追加强化、择义具化”“依名释义”“标新立义”“多元释义”。历时变化具有明显性,“AB的A”的释义功能可追溯至汉唐训诂术语“某某之某”,其释义功能是“参照-目标”关系作用于意义表达层面的结果,即以语义更加精确的AB为参照来解释A;随着言者对定语部分的认知突显不断强化,释义功能发生主观化,演变出“传意”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是)AB的A” 释义功能 主观化 “参照-目标”构式
下载PDF
认知参照点与条件性假转句“除非……,否则……”
4
作者 张小兰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50-156,共7页
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理论及典型事件模型视角下,阐释条件性假转句"除非……,否则……"强调功能的赋得及其事件概念化过程。研究发现:作为标记性构式,"除非……,否则……"句式的语用功能倾向于强调,强调功能的赋... 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理论及典型事件模型视角下,阐释条件性假转句"除非……,否则……"强调功能的赋得及其事件概念化过程。研究发现:作为标记性构式,"除非……,否则……"句式的语用功能倾向于强调,强调功能的赋得在于依托关系标记形成两套"参照体—目标"的构式;事件概念化过程"施事-动作-受事"是基于参照点关系的有序列性的心理通达路径;"除非""否则"及分句的主语是认知主体识解的参照点;相较于以往的研究,认知参照点视角下的解释更关注句式内部成分和句式整体的认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 关系标记 “参照-目标” “除非…… 否则……”句
下载PDF
“NP_1+NP_2”名谓结构的成句条件 被引量:5
5
作者 许立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12,共9页
本文认为,对于现代汉语"NP1+NP2"名谓结构的成句限制,"有界/无界"匹配原则的解释力不如"话题-说明"语用推导原则。本文进一步主张以"参照体-目标"认知关系解释汉语"话题-说明"语用... 本文认为,对于现代汉语"NP1+NP2"名谓结构的成句限制,"有界/无界"匹配原则的解释力不如"话题-说明"语用推导原则。本文进一步主张以"参照体-目标"认知关系解释汉语"话题-说明"语用推导过程,并以时间定位句、天气报告句、方位存在句、身份特征句等四种典型名谓句为分析基础,分析论证名谓结构成句需要符合判断类"参照体-目标"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谓 成句 “参照-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