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型与实践策略
1
作者 沈黎勇 杨维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7,共8页
高校教育基金会高质量履行筹资使命,既是凝聚慈善资源以优化办学投入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厘清高校筹资价值和现实瓶颈,基于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结构化剖析,构建“目... 高校教育基金会高质量履行筹资使命,既是凝聚慈善资源以优化办学投入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厘清高校筹资价值和现实瓶颈,基于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结构化剖析,构建“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筹资模型,深化并拓展筹资模型的要素和内涵。为保障筹资模型的高效运行,应着力把握好三对关系,即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的平衡、筹资生产关系的协同调整和筹资要素的协同配置、支持制约和反馈影响的传导互动,并立足不同子系统维度下的关键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差异,助力提升高校筹资水平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教育基金会 筹资模型 实践策略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教师的二元学术网络特征
2
作者 刘琳 李梅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数据,根据近似性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海归教师的海外和本土二元学术网络特征,考察海外流动的学术网络构建作用。研究发现,海外流动对海外和本土学术网络产生相反的影响,海外流动经历显著优化了... 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数据,根据近似性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海归教师的海外和本土二元学术网络特征,考察海外流动的学术网络构建作用。研究发现,海外流动对海外和本土学术网络产生相反的影响,海外流动经历显著优化了海归教师的海外学术网络规模、关系强度和网络顶端,但显著降低了本土学术网络关系强度。不同类型的海外流动对学术网络构建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海外博士/工作流动对海外学术网络的优化作用和对本土学术网络的削弱作用最大,其次是海外博士留学,最后是海外工作流动。不同回国阶段海归教师的二元学术网络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回国时间的推移,海归教师的海外学术网络优势逐渐下降,本土学术网络劣势有所修复。高校应充分利用海归教师的跨国社会资本优势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并促进海归教师尽快融入本土学术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流动 海归教师 学术网络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下载PDF
海归教师的学术素养优于本土教师吗?——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调查
3
作者 刘琳 李梅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4年第3期36-48,共13页
当前学界对海归教师的学术素养水平存在“镀金论”“凤尾论”和“追赶论”三种疑虑。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比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的学术素养差异,揭示海外流动对学术人才成长的意义。研究发现:海归教师的学... 当前学界对海归教师的学术素养水平存在“镀金论”“凤尾论”和“追赶论”三种疑虑。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比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的学术素养差异,揭示海外流动对学术人才成长的意义。研究发现:海归教师的学术志趣、学科知识与学术能力显著高于本土教师;海外流动显著提升了大学教师的学术素养水平,且对其学科知识和学术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学术志趣;不同类型的海外流动经历对教师学术素养的提升作用从高到低依次是:海外博士/工作双重流动经历、海外博士留学经历和海外工作经历。对“追赶论”的检验发现,虽然中国本土学术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但依然与海外学术机构存在一定的距离。面对后疫情与逆全球化的挑战,中国高校既要警惕“唯海归论”的潜在风险,着力提升本土高校自主培养高端学术人才的能力,又要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一流国际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海外流动 海归教师 学术素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基于上海市“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汪琦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章以上海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探讨了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研究显示,海归青年教师普遍面临职业和生活压力,对学生发展关注度较低,工学矛盾较为突出。高校应着力解决海归青年教... 文章以上海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探讨了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研究显示,海归青年教师普遍面临职业和生活压力,对学生发展关注度较低,工学矛盾较为突出。高校应着力解决海归青年教师生活后顾之忧,提升职业成就感;鼓励海归青年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招聘引进等环节中,应明确师德师风考核标准。此外,行政部门还应提升以教师为本的服务意识,结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师德研修工作形式,加强海归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理论和实践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海归青年教师 师德师风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全周期评价模式构建
5
作者 韩旭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相较于一般性人才评价,高层次人才评价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快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相较于一般性人才评价,高层次人才评价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快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重要意义。“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全周期评价模式尊重高层次人才特点、成长发展规律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律,强调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人才。运用这种评价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评价的引导、激发、诊察、预测和调控功能。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评价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从评价理念、甄选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培育人才、评价监控和改进等方面建立起“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全周期评价模式的分析框架,坚持评价导向要回应“国家战略”,评价理念要回归“以人为本”,评价内容要回答“任务牵引”,评价频度要对应“成长周期”,构建包括甄选层、使用层、激励层和培育层在内的“四个坚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全周期评价模式。实践中建议用科学灵活的评价方法甄选高层次人才,用个性化任务作为评价内容使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用多样式手段激发人才发展动力,用全周期的支持服务全方位培育人才,以探索建立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高层次人才 全周期评价模式 人才评价
下载PDF
学术评价如何影响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基于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调查
6
作者 马立超 姚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8,共12页
教育评价改革是提高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发现,博士后对评价指标柔性化和激励性评价较为满意,但对学术评价环境和留校转聘制度的评价较低;“操作层”的指标合理性、激励性评价及留校... 教育评价改革是提高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发现,博士后对评价指标柔性化和激励性评价较为满意,但对学术评价环境和留校转聘制度的评价较低;“操作层”的指标合理性、激励性评价及留校转聘评价均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子维度发挥显著正向影响,而“环境层”的唯论文倾向、功利化导向则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影响;学术评价指标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在性别、学科类型、聘任类型、毕业院校方面存在异质性。高校管理者应科学认识学术评价的“双刃剑”效应,将评价导向转向激励性、赋能性、使动性;重塑“生态评价观”,系统构建人本取向、贡献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根据博士后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留校转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科研创新能力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破“五唯”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能力发展吗?——基于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
7
作者 陆根书 温双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4年第2期14-32,I0001,共20页
“双一流”建设高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能力发展吗?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陕西省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估计的方法研究了高校层次或类型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 “双一流”建设高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能力发展吗?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陕西省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估计的方法研究了高校层次或类型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的核心能力、研究能力、自我认知与全球化能力的发展显著优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学生。其中,不同层次或类型高校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发展差异最大。学生投入在高校层次或类型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大学生能力发展 学生投入 倾向得分匹配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注意力配置研究——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从军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基于有限理性决策者注意力理论,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2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进行分析,研究高校科技创新注意力配置情况。研究发现,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在“十四五”时期给予科技创... 基于有限理性决策者注意力理论,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2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进行分析,研究高校科技创新注意力配置情况。研究发现,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在“十四五”时期给予科技创新的注意力最高,中部地区高校给予科技创新力的注意力最高,综合类高校给予科技创新的注意力最高;总体而言,高校之间、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不同区域高校之间,科技创新注意力配置差异比较大。因此,建议高校要动态地调整对科技创新注意力的配置策略,主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技创新 注意力配置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科创合作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沈佳坤 张军 冯宝军 《科技与管理》 2023年第2期46-58,共13页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及内部科创制度环境的异质性作用,探索产学研科技创新合作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与效果。2009—2020年5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科创合作强度能...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及内部科创制度环境的异质性作用,探索产学研科技创新合作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与效果。2009—2020年5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科创合作强度能够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并主要通过内部驱动力的中介路径实现;在内部驱动力方面,专任教师精力投入、科创经费和设备支撑水平3条路径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研究生精力投入路径的影响不显著;在内部科创制度环境方面,良好的科创制度环境仅对专任教师和研究生精力投入的两条路径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未能有效增强科创经费和设备支持的正向影响;在外部驱动力方面,政府科创支持和企业科创合作力度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创新绩效和内部驱动力中介路径作用的发挥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科研机构科创合作力度产生了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产学研科创合作强度 内部驱动力 外部驱动力 内部科创制度环境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树旺 谭芳玲 李琳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为弥补现有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中将转化过程单一化以及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不足,充分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静态差异、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和创新链,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划分为... 为弥补现有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中将转化过程单一化以及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不足,充分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静态差异、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和创新链,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以长江经济带的2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核密度估计、托宾(Tobit)模型等方法测算其2014—2018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分阶段、分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8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主要由规模效率拉动,并呈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价值创造”阶段递减的趋势,基础研究阶段与应用研究阶段的效率值逐渐提高,但科技价值创造阶段的效率值逐渐降低;(2)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高校的效率较中上游地区高校存在更明显的两级或多级分化态势;(3)效率影响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高校科研人员素质在各阶段的影响正向显著,产业结构在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在基础研究阶段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内高校要重视理论性研究成果向应用性成果转化、提高纯技术效率,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缩小区域内部差距,重视人力资本,并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等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双一流”建设高校 数据包络分析-随机前沿分析 托宾模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管理微信公众号运行现状与思考——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
11
作者 王馗 詹国强 +2 位作者 卢永刚 李东臻 熊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微信公众号为高校实验室拓宽教育渠道、加速信息传播、提升服务与管理能力提供了新路径。以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开通的实验室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法进行调查,从账号基本信息、服务内容、传播指数、发文情况4个层面进行量... 微信公众号为高校实验室拓宽教育渠道、加速信息传播、提升服务与管理能力提供了新路径。以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开通的实验室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法进行调查,从账号基本信息、服务内容、传播指数、发文情况4个层面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对实验室微信公众号重视程度不高、基本信息参差不齐、服务形式单一、总体内容产出不佳、运行效果平庸是当前高校建设实验室微信公众号面临的普遍问题。高校应从学校实际出发,从规范账号基本信息入手,关注用户实际需求、完善内部运营机制、加大对外推广力度,从而提高公众账号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下载PDF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区域社会责任
12
作者 毕宪顺 赵凤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34-143,178,共11页
推动区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中应承担区域创新型人力资本提供者、区域产业集群推动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核心参与者、区域软实力塑造者的社会责... 推动区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中应承担区域创新型人力资本提供者、区域产业集群推动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核心参与者、区域软实力塑造者的社会责任。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通过强化“双一流”战略的区域维度、推动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区域高校集聚、构建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利益相关者的伙伴关系等多种机制合力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社会责任 “双一流”建设高校 新旧动能转换 区域竞争力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窥探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颖 郭强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修炼“内功”,还要坚定不移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在地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为我国高校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方向。本研究通过对江浙沪地区“双一流”...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修炼“内功”,还要坚定不移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在地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为我国高校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方向。本研究通过对江浙沪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25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三地合作办学整体发展逐渐成熟,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合作对象虽多为发达国家高校,但世界一流高校占比较小;专业设置虽各有特色,但外方高校优势专业引进力度不够;培养模式虽日趋多元,但人才培养层次有待提升;质量保障体系虽逐步完善,但与国际标准对标尚有差距;办学成效虽逐渐显现,但合作内涵不够深入。教育强国背景下,为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高质量办学,我国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力度,聚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标国际标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加强国际资源协同,增强办学科研创新能力;发挥高水平办学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教育强国战略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外合作办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 资源协同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担负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眭依凡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8-41,共4页
基于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之于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报告的第五部分作了完整的阐述,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 基于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之于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报告的第五部分作了完整的阐述,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双一流”建设高校既是融合了高水平、高质量、高投入概念的“教育、科技、人才”实体,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必须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大使命责任驱使下,自觉、主动、积极聚焦“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并充分发挥自身高端专业人才及高新科技资源集中的优势,为攻克我国高新科技薄弱领域,提升我国高新科技的全球竞争力起到领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技自立自强 学习思考
下载PDF
高质量论文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宪飞 刘士星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共6页
近年来,我国虽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但高校科学研究成果积淀依然较为薄弱。通过分析对比清华大学等国内9所高校和哈佛大学等国外5所高校在《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上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Web ... 近年来,我国虽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但高校科学研究成果积淀依然较为薄弱。通过分析对比清华大学等国内9所高校和哈佛大学等国外5所高校在《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上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我国国际合作论文情况,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会议与研讨、国际项目和课题等方面存在合作频率低、合作范围窄、合作平台弱等众多问题。结合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现状以及国内科技期刊发展情况,提出我国高校应借鉴吸收国际顶级期刊办刊模式和经验建设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创造有吸引力的学术平台;同时,应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服务,加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确保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并鼓励基础前沿问题探索,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高质量论文 科技期刊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利川 钱玉琴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40,共6页
高校创新教育的核心与归宿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为此,文章聚焦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文本,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编码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结构,囊括具体创... 高校创新教育的核心与归宿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为此,文章聚焦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文本,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编码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结构,囊括具体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品质和综合创新能力三大核心要素。在评估过程、评估指标、评估机制显现唯显性结果轻创新过程、简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创新能力评估机制单一的异化表征。应注重强化创新能力的过程性评估,丰富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多元化的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大学生 创新能力评估
下载PDF
基于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科学精神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笑爽 《高教论坛》 202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为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以全国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727名研究生作为调研对象,从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人文精神等四个维度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 为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以全国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727名研究生作为调研对象,从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人文精神等四个维度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状况整体积极向好,群体差异显著,呈现出整体与差异并存、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坚守与屈从博弈等特征。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需深入落实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培育为抓手的激励机制;实施以提升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奉献精神为目标的科学管理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研究生 科学精神 理性精神 创新精神 探索精神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新型空间服务调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正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11期84-86,共3页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师生的学习需求逐渐增多,高校图书馆亟须开展空间再造相关工作。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展新型空间服务,在提升用户的数字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以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调研了我国...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师生的学习需求逐渐增多,高校图书馆亟须开展空间再造相关工作。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展新型空间服务,在提升用户的数字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以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调研了我国105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新型空间服务现状,归纳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新型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新型空间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新型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新型空间 高校图书馆 空间服务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彭小菊 金石柱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1-102,共12页
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为了合理规划“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布局,本研究利用GIS空间统计和分析工具,应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两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 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为了合理规划“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布局,本研究利用GIS空间统计和分析工具,应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两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呈现集聚型分布,且在新三大地带和省际之间分布不均衡,形成了五个高密度核心区和两个微型核心区;2)校区数量的增加可以降低集聚程度,而一流学科数量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分布中心产生更大影响;3)人口密度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4)地理探测器的结果显示,人口密度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解释能力较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布局、提升建设策略以及其他高校申请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 GIS空间统计 核密度估计 多元线性回归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清退预警的动向、问题与优化路径
20
作者 余利川 夏凡婷 +1 位作者 金付洁 马腾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69,共8页
通过对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发布的研究生清退预警公告展开深度编码,从预警指标、预警程序、预警趋势、预警学科、预警时间五个维度揭示研究生清退预警的基本动向;并反思其清退预警实践中存在预警指标简化、偏重于末位预警,预警... 通过对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发布的研究生清退预警公告展开深度编码,从预警指标、预警程序、预警趋势、预警学科、预警时间五个维度揭示研究生清退预警的基本动向;并反思其清退预警实践中存在预警指标简化、偏重于末位预警,预警程序不明、被动接受式预警,预警导向同构、依附于外部政策,预警轻差异性、偏离学科自主性,预警救助不足、预警窗口期过短等问题。提出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清退预警机制,应优化预警指标、预警节点向前移,完善预警程序、重视预警反馈,重视学科差异、回归预警自主性,加强预警救助、调整预警缓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研究生 清退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