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选择”——声乐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盛文贵 杨爱华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教学模式 “双向选择” 专业艺术院校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困局与突围:乡镇政府人事改革中的“双向选择”制度研究--基于T镇的个案调查
2
作者 鲁欣琪 《市场周刊》 2021年第5期175-177,共3页
乡镇政府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化是对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回应,推动着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双向选择"制度是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能较为有效地激发干部职工的做事积极性。基于T镇的个案调查,文章对乡镇政府在深化人... 乡镇政府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化是对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回应,推动着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双向选择"制度是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能较为有效地激发干部职工的做事积极性。基于T镇的个案调查,文章对乡镇政府在深化人事改革中实施的"双向选择"制度进行研究,经分析,发现其当前实施的"双向选择"制度正处于困局当中,并就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突围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政府 人事改革 “双向选择”制度
下载PDF
护理人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体会
3
作者 朱强 王怀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竞争上岗制度 “双向选择” 护士长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试论硕士研究生“双向选择+国家统考”招生模式的建构
4
作者 李映丹 蒋晓敏 李国友 《教育与考试》 2023年第6期47-53,共7页
现有“国家初试+单位复试”招生模式已实行多年,其存在的问题逐渐表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双向选择+国家统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双向选择由考生报名和招生单位组织考核构成,可进行多轮,这样既能达到招生单位按照自... 现有“国家初试+单位复试”招生模式已实行多年,其存在的问题逐渐表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双向选择+国家统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双向选择由考生报名和招生单位组织考核构成,可进行多轮,这样既能达到招生单位按照自身要求选拔培养人才的目的,又能让考生有更多机会选择招生单位,二者充分达成双向愿意;国家统考确保考生按统考分数由高到低公正录取,从而促使招生考试更加科学、公正和高效,有效弥补当前模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国家初试+单位复试”模式 “双向选择+国家统考”模式
下载PDF
谁选择谁?
5
作者 一笑 《社会月刊》 2000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 就业机制 “双向选择” 主动权
下载PDF
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疏漏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7
6
作者 所桂萍 《档案时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流动人员 人事档案管理 解决对策 疏漏 试析 “双向选择” 人事制度改革 经济时代 人的社会性 单位管理 人才流动 合理流动 档案接收 个人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亟待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磊 王恩娟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X期47-49,共3页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作为选择主体承担了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为掌握毕业生的择业方向及思想...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作为选择主体承担了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为掌握毕业生的择业方向及思想动态,笔者对山东经济学院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 毕业生就业 “双向选择” 山东经济学院 就业制度 选择主体 就业问题 思想动态 择业方向
下载PDF
大学生如何从精英毛坯到人才成品
8
作者 周明宝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长大不成人”:青年社会化的群体忧虑 社会处于转型期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背景,在高等教育这一社会功能子系统的发展上,集中体现为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伴随着就业市场在政策上由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的嬗变,大学生这一... “长大不成人”:青年社会化的群体忧虑 社会处于转型期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背景,在高等教育这一社会功能子系统的发展上,集中体现为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伴随着就业市场在政策上由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的嬗变,大学生这一规模性人力资源有了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更大自由,文化资本向其他社会资本转化的社会行动被有机激活,劳资双方都拥有了空前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青年社会化 成品 人才 “双向选择” 资本转化 人力资源 大众化教育 社会发展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9
作者 刘庆启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9S期38-39,共2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就业模式也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向“学校推荐”、“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过渡。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在大学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就业模式也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向“学校推荐”、“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过渡。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这个新生群体.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了解,在就业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就业的数量及质量不容乐观,更应切实关注。因此,要特别注意解决专科(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积极做好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便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生 毕业生就业市场 “双向选择” 高职毕业生 高等教育 就业模式 自主择业
下载PDF
谈航海类专业非船员标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0
作者 侯佰林 《航海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探讨了运用“双向选择:的分配方式解决航海类专业非船员标准毕业生的分配问题的实施原则、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对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分配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航海类专业非船员标准毕业生 就业分配 “双向选择”
下载PDF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1
11
作者 郭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学生档案管理 高校学生档案 学习实践活动 “双向选择” 毕业生就业 成长经历 归档制度 信息载体 社会关系 综合素质 原始材料 经济状况 培养教育 档案形成 人才市场 学校
下载PDF
对湖南15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祁 林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1,共6页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受了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提高学生就业率以及择业满意度,已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受了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提高学生就业率以及择业满意度,已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深入分析本省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就业率 职业指导 高职院校 毕业生就业制度 毕业生就业工作 湖南 劳动就业制度 “双向选择” 职业生涯指导 社会竞争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霞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就业机制有待改革,就业政策有待完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机制还存在明显问题.国家已经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但作为供给方,大学生所在学校仍然有派遣大学生到一些地区或者跨省的指标限制,如某名牌大学... 就业机制有待改革,就业政策有待完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机制还存在明显问题.国家已经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但作为供给方,大学生所在学校仍然有派遣大学生到一些地区或者跨省的指标限制,如某名牌大学的“留京指标”为大学生总数的15%左右,这些指标先满足研究生,余下的才能够分到本科生头上。作为需求方,大中城市接收大学生的单位也需要进人指标,两者合二为一才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并通过派遣制度予以保证。大学生的档案和户口随着派遣证转移,任何一关出现了问题,均不能够保证就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思考 就业问题 “双向选择” 就业机制 大学生就业 就业政策 就业模式 名牌大学 大中城市 合二为一 指标 供给方 研究生 本科生 需求方 派遣制 作为 才能 改革 市场 转移
下载PDF
论后单位制时代运用职业锚理论进行就业指导的意义
14
作者 肖娟娟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9X期109-110,共2页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后单位制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从"统包统分"到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再到目前的"自主择业",大学生的就业制度越来越灵活,择业自主权也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择业机遇增...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后单位制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从"统包统分"到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再到目前的"自主择业",大学生的就业制度越来越灵活,择业自主权也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择业机遇增多的同时,又给大学生的择业带来了许多挑战,很多学生在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时有盲目、赶时髦、不符实际的特点.大学生合理、科学、理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职业锚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职业锚理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锚理论 单位制 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 自主择业 意义 运用 “双向选择” 大学毕业生
下载PDF
承诺似金
15
作者 钟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5期1-1,共1页
关键词 作文评点报 “双向选择” 用人单位 毕业生 《合同法》 就业市场 法律责任 违约 诚信
下载PDF
需要摒弃的几种择业心态
16
作者 杨庆余 李松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9-39,共1页
“双向选择”和自主择(创)业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军转干部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把这条路走好,除了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外,良好的择业心态也是重要因素。如何树立正确的心态呢?本文也许能给广大军转干部一点启示……
关键词 择业心态 “双向选择” 军转干部 自主能力
下载PDF
初试课堂
17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2期39-46,共8页
初为人师,总有许多的憧憬、许多的激动!不过,新手们第一次走上讲台,往往忘记了准备千遍的台词,手脚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放。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除了喜欢还是喜欢,说了“大家好”又说“大家好”,几天以后,热情与尴尬,兴奋与忧伤,幢... 初为人师,总有许多的憧憬、许多的激动!不过,新手们第一次走上讲台,往往忘记了准备千遍的台词,手脚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放。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除了喜欢还是喜欢,说了“大家好”又说“大家好”,几天以后,热情与尴尬,兴奋与忧伤,幢憬与无知,三下两下,我们的新老师就没辙了!教书原来这么难啦?哭鼻子,找领导,打退堂鼓,回老家……这虽然不是多数,但现在这种现象也是不少!作为过来人,很多人认为这些很正常,但当前的学子们刚刚踏上岗位,有一个政策叫做“双向选择”,好多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地方,新教师遇到这些麻烦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可留恋的,本来就不是很想来,哈哈,溜啦!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留住一颗颗为人类下一代服务的心,这是我们大家应该仔细想想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初试 “双向选择” 新教师 憧憬 人师 讲台 孩子 老师 教书
下载PDF
大学毕业生求职个案分析
18
作者 褚江 《人事天地》 2006年第3期22-23,共2页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了广泛意义上的“双向选择”,行业壁垒、区域壁垒也相应地被打破,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自主择人权得到切实的确立。但在各种形形色色的求职择业过程中,也出现了一...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了广泛意义上的“双向选择”,行业壁垒、区域壁垒也相应地被打破,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自主择人权得到切实的确立。但在各种形形色色的求职择业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事例。本文结合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些特点,选取了两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个案分析 求职 就业制度改革 “双向选择” 用人单位 行业壁垒 择业过程 毕业生就业 自主权
下载PDF
在英国大学里学什么
19
作者 林雪 《商贸与会计》 2006年第7期44-47,共4页
英国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名不虚传,与中国确实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学术气氛严谨,思维活跃,同行间交流畅通,参加国际会议便利,网络及图书资料完备,获取相关信息快捷。中国大学重视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英国大学更看重实践... 英国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名不虚传,与中国确实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学术气氛严谨,思维活跃,同行间交流畅通,参加国际会议便利,网络及图书资料完备,获取相关信息快捷。中国大学重视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英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国内的大专毕业生如果具备三年的工作经历,就可以申请去英国大学攻读硕士,而且更容易被学校录取。英国的教育体制鼓励创新,激励上进,有比较扎实基础知识的中国学生再接受这样的训练,有利于他们的成材。英国的大学把学生的就业率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学校经常组织商家前来参加各个年级学生的作品展示会,以利于“双向选择”,硕士课程设置比较偏重实用专业,有利于毕业后直接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大学 创造性思维 大专毕业生 中国学生 “双向选择” 中国大学 实践过程 学术气氛 国际会议 图书资料
下载PDF
技工学校学生就业面试的技巧
20
作者 余根厚 《开放潮》 2006年第9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技工学校 就业面试 毕业生 劳动人事制度 “双向选择” 人才市场 教育工作者 职业指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