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0年代初对“反历史主义”戏改倾向的批评过程与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伏涤修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1期49-61,F0003,共1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重点围绕杨绍萱的戏曲创作,对“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进行集中批评。集中批评由来有自,从前奏到后续,批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集中批评前的预警和陆续的一般批评;二是艾青的批评和杨绍萱的反批评,杨绍萱上纲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重点围绕杨绍萱的戏曲创作,对“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进行集中批评。集中批评由来有自,从前奏到后续,批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集中批评前的预警和陆续的一般批评;二是艾青的批评和杨绍萱的反批评,杨绍萱上纲上线的反批评及他拒绝批评的态度成为引爆集中批评的导火线;三是戏曲界、理论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杨绍萱及“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集中、猛烈批评;四是集中批评后批评的延续及对批评的肯定。集中批评对纠正戏改“反历史主义”倾向、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有显著成效,但一窝蜂式的集中批评,及政治批判方式和组织、行政处理手段的介入,其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改 “反历史主义” 杨绍萱 集中批评 产生与演变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历史剧创作争鸣的再讨论
2
作者 伏涤修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
20世纪50年代初叶,对杨绍萱剧作"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批评风潮,未能真正解决历史剧创作的理论和现实困境,新编历史剧创作出现几年的萧条。20世纪60年代初期,伴随新编历史剧的创作高潮,对历史剧的时代精神、历史剧创作中历... 20世纪50年代初叶,对杨绍萱剧作"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批评风潮,未能真正解决历史剧创作的理论和现实困境,新编历史剧创作出现几年的萧条。20世纪60年代初期,伴随新编历史剧的创作高潮,对历史剧的时代精神、历史剧创作中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等又进行了争鸣,这次争论虽然学理阐述比较充分,然而,由于过分强调古为今用和为现实政治服务,新编历史剧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却伤害到历史剧创作的历史真实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反历史主义” 历史真实 古为今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