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诗歌写作及阅读中的“反懂”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高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2,共9页
朦胧诗的出现,使“懂”的阅读理念受到深刻的冲击,并且使阅读问题凸显出来。而真正冲击传统诗歌理念和欣赏理念的则是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诗”。“反懂”在90年代诗歌中是一种有意识的写作行为,诗人们对于“反懂”的写作具有清醒的理... 朦胧诗的出现,使“懂”的阅读理念受到深刻的冲击,并且使阅读问题凸显出来。而真正冲击传统诗歌理念和欣赏理念的则是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诗”。“反懂”在90年代诗歌中是一种有意识的写作行为,诗人们对于“反懂”的写作具有清醒的理论认识。90年代的“先锋诗”与朦胧诗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非懂”和“反懂”变成了一种自觉,而不再是自发。诗歌中的“反懂”写作从理论和思维上,与80年代中期以后哲学和文学理论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反懂”的诗歌阅读具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懂” 文学欣赏 朦胧诗 先锋诗
下载PDF
论文学的“非理性”与欣赏的“反懂”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0-173,共4页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非理性和反理性的特征,这决定了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欣赏具有“反懂”性。具体表现为:有些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对于这样的作品,欣赏当然不能以“懂”为标准,可以是“反懂”的...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非理性和反理性的特征,这决定了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欣赏具有“反懂”性。具体表现为:有些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对于这样的作品,欣赏当然不能以“懂”为标准,可以是“反懂”的。而有些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以“反懂”的方式写作的,对其欣赏当然或至少可以是“反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 “反懂”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学欣赏
下载PDF
《城堡》:“反懂”的文本与“反懂”的欣赏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城堡》是一个"反懂"的文本,具有分裂和解构性、非理性,是寓言写作和象征写作。它是一个精神化的世界,它的意义不在表面的现实,而在深层的精神。它的主题、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意象以及叙述方式等都不同于传统的小... 《城堡》是一个"反懂"的文本,具有分裂和解构性、非理性,是寓言写作和象征写作。它是一个精神化的世界,它的意义不在表面的现实,而在深层的精神。它的主题、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意象以及叙述方式等都不同于传统的小说,因此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解读、分析和欣赏。《城堡》不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城堡》中读出新的东西,读出似曾相识的感觉和经历,都可以借《城堡》来表达我们自己对于现代社会的观念,作为阅读和欣赏,这是合理的。《城堡》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之中,生成于读者与文本的一种相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城堡》 “反懂” 欣赏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及其理论反思 被引量:6
4
作者 高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104,共10页
“懂”是中国现代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文学的“反懂”或“非懂”问题的讨论由李金发诗歌引发,进一步延及到小说,因而废名小说的“晦涩”成为讨论的焦点。1937年,《独立评论》关于“看不懂”的一组通信,主要是从理... “懂”是中国现代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文学的“反懂”或“非懂”问题的讨论由李金发诗歌引发,进一步延及到小说,因而废名小说的“晦涩”成为讨论的焦点。1937年,《独立评论》关于“看不懂”的一组通信,主要是从理论上讨论“懂”与“反懂”或“非懂”的问题。而朱光潜、朱自清、沈从文等人关于“看不懂”的讨论对“懂”及其深层的理性主义文学观念构成了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怀疑和否定理性主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现了文学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反懂”和“非懂”现象,并对其类型、原因等进行了各种角度的探讨与研究,但缺乏更深层的文学理念的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懂”“反懂”
原文传递
语言的逻辑性与诗歌的“懂”——兼与高玉先生商榷
5
作者 梁生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共9页
语言的意义就存在于逻辑关系中,理性形式与感性内容的统一就是语言意义的最基本的逻辑结构。语言思想本体观同语言思维偏向,同思维、逻辑、认知等具有一致性。反懂如果仅仅停留在反本身,反理性逻辑、反意义唯一等,不解决怎么反就容易误... 语言的意义就存在于逻辑关系中,理性形式与感性内容的统一就是语言意义的最基本的逻辑结构。语言思想本体观同语言思维偏向,同思维、逻辑、认知等具有一致性。反懂如果仅仅停留在反本身,反理性逻辑、反意义唯一等,不解决怎么反就容易误入歧途。语言的多义性并不是有了反懂观念后才产生的,反懂只是一个看待语言的理念问题、视角问题。语言具有逻辑性,文学作品也具有逻辑性,只不过不是传统认为的只有理性逻辑,而是还有感性逻辑,并且感性逻辑在文学创作中占主导地位。理解文学作品应尽可能地接近作者的立意,这也是读书的一种伦理态度。理解文学作品也不能迁就作者的立意而忽视文本语言的逻辑性。把握语言的逻辑性,对分析理解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懂、非懂、反懂,都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逻辑性 懂” “反懂”
下载PDF
论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其理论基础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欣赏方式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文学欣赏也是这样,其基本方式就是"懂",从根本上说,"懂"的文学欣赏方式是西方科学和理性输入中国之后在文学上的反... 中国现代文学欣赏方式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文学欣赏也是这样,其基本方式就是"懂",从根本上说,"懂"的文学欣赏方式是西方科学和理性输入中国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及其产物,其深层的背景或思想基础是理性和科学。以"懂"为基础,伴随着现代文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反懂"文学的产生,中国现代文学欣赏又衍生出"反懂"的方式,"反懂"的文学欣赏,其深层的思想基础是非理性。"反懂"的文学欣赏作为一种方式一旦产生,便不仅仅适用于"反懂"的文学,同时也适用于"懂"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懂” 现代文学 欣赏
下载PDF
论先锋诗歌的传播困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程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先锋诗歌在朦胧诗后以一种反叛的姿态崛起。它以独特的诗歌写作方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并因其"反懂"性特征造成了读者的阅读困难。当这种阅读困难进入到传播领域后便造成了诗歌信息的传播困境。文章以先锋诗歌为观照对... 先锋诗歌在朦胧诗后以一种反叛的姿态崛起。它以独特的诗歌写作方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并因其"反懂"性特征造成了读者的阅读困难。当这种阅读困难进入到传播领域后便造成了诗歌信息的传播困境。文章以先锋诗歌为观照对象,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先锋诗歌的"反懂"性特征给诗歌信息传播带来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诗歌 “反懂” 传播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