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为今用”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基人之地位
1
作者 王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古为今用"作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对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基人之地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奠基人 “古为今用”
下载PDF
“古为今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筱赟 葛剑雄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31-138,共8页
当前的中国史学中存在将历史研究和应用混淆的弊端 ,片面强调“古为今用” ,给史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历史研究和历史应用作为历史学两个不同层面 。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历史应用 “古为今用” 中国史学 研究目标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中华智慧的“古为今用”
3
作者 窦国林 《实践》 2014年第9期32-32,共1页
中华民族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将思考结晶运用于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铸就了上下五千年辉煌文明。要想梳理出中华智慧的大脉络,实属不易。在此,仅就其中影响深远的两点稍加阐述,和大家共同品评古老智慧的美丽与... 中华民族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将思考结晶运用于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铸就了上下五千年辉煌文明。要想梳理出中华智慧的大脉络,实属不易。在此,仅就其中影响深远的两点稍加阐述,和大家共同品评古老智慧的美丽与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智慧 “古为今用” 中华民族 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
下载PDF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性阐释
4
作者 王文华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和片面的曲解使这一理论的阐释效力逐渐降低。本文希图从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角度切入 ,重新审视和阐释这一范式的深邃内涵 ,提出应以当代文艺实践为立足点 ,实现在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历史语境 思维模式 当代文艺实践 多元对话
下载PDF
并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实行“古为今用”——《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概论》序
5
作者 夏书章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46,共2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言而喻的是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和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行政管理学。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行政管理学 “古为今用” 古代
原文传递
对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方针的重识
6
作者 胡天虹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8,共4页
今天,在以中、西现代文化的交融为主要标志的社会里,本土文化的艺术创造经常迷惘于“自弃”与“盲动”之中。从阶段上讲,这既是正常的,也是发人深省的。鉴于此,对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重提就显得极有必要,其意义在于通过这样一种... 今天,在以中、西现代文化的交融为主要标志的社会里,本土文化的艺术创造经常迷惘于“自弃”与“盲动”之中。从阶段上讲,这既是正常的,也是发人深省的。鉴于此,对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重提就显得极有必要,其意义在于通过这样一种艺术观去把握艺术创作中“继承”与“借鉴”的关系,使艺术创作能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当中始终具有“中国化”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认识上入手,简要重申以往被我们所理解和实践过的观点,并以此共勉于今天的艺术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西文化艺术 艺术创作源泉
下载PDF
毛泽东是这样“古为今用”的
7
作者 王树人 《文史春秋》 2015年第12期32-37,共6页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终生保持着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不但在讲话、讲演和写诗义时经常恰到好处地“古为今用”,而且把中国优秀...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终生保持着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不但在讲话、讲演和写诗义时经常恰到好处地“古为今用”,而且把中国优秀古典诗文当作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当作塑造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的基本材料、当作现代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文化营养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 现代中国人 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文学 文化传统 文学家
原文传递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心理中介
8
作者 梁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96-100,共5页
对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作宏观考察的文章已屡见不鲜。本文则试图从微观角度对文艺领域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主体作心理分析,揭示其多层次的心理中介的重要功能。文章认为,这多层次的心理中介,包括群体心理:时代、... 对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作宏观考察的文章已屡见不鲜。本文则试图从微观角度对文艺领域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主体作心理分析,揭示其多层次的心理中介的重要功能。文章认为,这多层次的心理中介,包括群体心理:时代、民族和阶级心理;个体心理:记忆、想象和注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中介 文艺家 文艺作品 阶级心理 外国人 继承借鉴 时代心理 鲁迅 记忆表象
下载PDF
吴晗的“古为今用”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借古非今
9
作者 赵春晨 《历史研究》 1966年第2期46-49,共4页
吴晗的《海瑞罢官》是“为古而古”吗?不!不是的!
关键词 “古为今用” 社会主义 吴晗 《海瑞罢官》
原文传递
“古为今用”的一个范例——读《不怕鬼的故事》序后
10
作者 茹辛 《文学遗产》 1961年第358期1-1,共1页
《“不怕鬼的故事”序,对我们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很有启发。这篇序言虽然不是释价古典文学的学术性论文,但在如何对待文学遗产的意义上,是“古为今用”的一个生动的范例。
关键词 “古为今用” 序言 故事 历史唯物主义 古典文学 文学遗产 学术性
原文传递
略谈“古为今用”
11
作者 曾文昭 《文学遗产》 1960年第330期1-1,共1页
我们是零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研究古典文学是糊确的政治目的的,目的就是为今天的人民群众服务,为今天的阶级斗争服务。
关键词 “古为今用” 群众服务 阶级斗争 功利主义 政治目的 古典文学
原文传递
继承传统文化 推进智慧大成
12
作者 李宝山 于秀慧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5,共3页
一、继承传统文化要讲求经济性传统文化泛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承先启后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是提高"古为今用"水平,建设中国式管理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 智慧 “古为今用” 中国式管理 精神财富 人类发展 科学体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及启示
13
作者 冯霞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6-66,共1页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古代中国的哲学中包含着心理学思想。就心理学思想的历史来说,自有人类文化以来,便有哲学心理学思想。通过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探讨、分析,那些属于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思想理论,才能...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古代中国的哲学中包含着心理学思想。就心理学思想的历史来说,自有人类文化以来,便有哲学心理学思想。通过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探讨、分析,那些属于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思想理论,才能真正实现“古为今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遗产,促进马克思理论与国际心理学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思想 古代中国 辩证唯物主义 “古为今用” 心理学发展 马克思理论 人类文化 思想理论
下载PDF
高句丽史研究的又一部通史性著作——《简明高句丽史》评介
14
作者 姜维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高句丽 日本军国主义 评介 著作 通史 “古为今用” 历史学家 古代官名
下载PDF
悲哀、悲壮与悲悯——论历史剧《国难:1898》多重意境的构建
15
作者 胡叠 《艺海》 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
“历史剧”作为中国话剧中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别,由来已久。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可供剧作家选择的具有丰富戏剧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以史鉴今”、“古为今用”的传统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历史剧”作为中国话剧中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别,由来已久。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可供剧作家选择的具有丰富戏剧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以史鉴今”、“古为今用”的传统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是众多剧作家创作历史剧的心理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悲哀 意境 悲悯 悲壮 “古为今用” 中国话剧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毛泽东反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启示
16
作者 刘志贻 《决策探索》 2017年第10期81-81,共1页
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等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角度分析了毛泽东反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历史虚无主... 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等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角度分析了毛泽东反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历史虚无主义否定社会发展有规律可循、以假设推断代替历史事实、抓住历史枝节无限夸大、把探索中的不同认识说成是个人之争、披着学术等外衣谋求政治诉求,其实质就是一种政治阴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思想 毛泽东 “古为今用” 当代中国 文化自信 政治诉求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的现实意义
17
作者 姜翠娥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2期186-186,共1页
传统的以借阅图书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急切需求。要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开发、传播知识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必由之路是实现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其现实意义是或激发长期沉淀的知识"古... 传统的以借阅图书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急切需求。要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开发、传播知识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必由之路是实现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其现实意义是或激发长期沉淀的知识"古为今用"的生命活力;或横观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知识形态以开拓读者的广阔视野;或高瞻最新最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而引领读者站在科技发展的最高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化 图书资料 知识资源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试析毛泽东暮年对东晋历史人物的关注
18
作者 吴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历史人物 “古为今用” 东晋 中国古籍 历史唯物主义 管理图书 古代史书
下载PDF
浅谈五声调式音阶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维恩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年第2期27-28,60-19,共4页
五声调式、音阶起源于中国,是存中国各个民族及各个地区运用最多、流行最广的音乐体系,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综不仅用于宫廷雅乐,也同样运用于民间小调。从古至今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合唱曲、合奏曲、重奏曲、独奏曲、对唱曲等等。在... 五声调式、音阶起源于中国,是存中国各个民族及各个地区运用最多、流行最广的音乐体系,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综不仅用于宫廷雅乐,也同样运用于民间小调。从古至今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合唱曲、合奏曲、重奏曲、独奏曲、对唱曲等等。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中,我们祖先为后人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以五声调式、五声音阶为主体的优秀音乐作品。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具有浓郁的华夏韵味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都展示了东方巨人的豪情壮志和博大胸怀,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进步。这些作品已溶汇成为独树一帜的音乐体系,被载入世界音乐宝库,流传于世界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作品 五声调式 五声音阶 调式音阶 音乐体系 钢琴音乐作品 中国钢琴音乐 艺术表演形式 伴奏织体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下载PDF
农村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月仙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3期41-42,共2页
文言文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种深奥文体,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现代汉语,更好地研究和掌握现代汉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古为今用”的原则。学好文言文,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文言文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种深奥文体,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现代汉语,更好地研究和掌握现代汉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古为今用”的原则。学好文言文,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提高。我国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占了很大的分量。在高考中,文言文必不可少。可是,通过调查、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困难 文言文 农村高中生 成因 “古为今用” 现代汉语 毛泽东同志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