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语境下的绘画艺术存在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秀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9期8-10,共3页
文章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分类格式,以社会制约与艺术内在自由性的矛盾为视角,提出了"当代"艺术精神、"古典"艺术精神、"自由"艺术精神的概念,并以此为依据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艺术自由 “当代”艺术精神 “古典”艺术精神 “自由”艺术精神
下载PDF
处“浪漫”而慕“古典”——抗战时期李长之重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理路
2
作者 邹居东 《文化与诗学》 2021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李长之在德国古典美学的烛照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阐释。为克服中国人人生观的种种弊端,李长之把目光集中在“孔孟儒学”,并认定其核心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足以担当民族生活的力量源泉。这一... 抗日战争时期,李长之在德国古典美学的烛照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阐释。为克服中国人人生观的种种弊端,李长之把目光集中在“孔孟儒学”,并认定其核心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足以担当民族生活的力量源泉。这一“孔孟儒学”被李长之解释为反功利的美学思想,它在“情感”与“理智”完美圆融的孔子处体现为最高的“古典精神”。相比之下,孟子、屈原等更重“情感”,成为“浪漫精神”之代表。传统文化的演进便是怀着“浪漫精神”的伟大思想家,对“古典精神”理想的渴慕与追寻。李长之相信在抗战及胜利后,沿着这条思想线索我们就能够接续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传统文化 “孔孟儒学” “情感”与“理智” “古典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