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国时期考古学的发展与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 |
王兴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
2022 |
0 |
|
2
|
“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 |
裘锡圭
曹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3
|
出土资料研究同样需要“古史辨”派的科学精神——池田知久教授访谈录 |
池田知久
西山尚志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4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 |
王兴
|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5
|
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
胡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8
|
|
6
|
王国维的“古史新证”与“古史辨运动” |
李长银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7
|
“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春秋》性质研究 |
晁天义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8
|
试论“古史辨”与考古学的关系 |
沈颂金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9
|
学术媒介与近代史学的关联——“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
李长银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4 |
3
|
|
10
|
《古史辨》与“古史辨派”辨析 |
张越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重建”成就“疑古”:傅斯年与“古史辨运动” |
李长银
|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论中国古史“‘历史记忆’的层累式整合”——兼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是非与启示 |
李禹阶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导夫先路:梁启超与“古史辨运动” |
李长银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古史辨》辨名 |
张京华
|
《云梦学刊》
|
2006 |
1
|
|
15
|
顾颉刚对“古史辨”的自我反思 |
刘开军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6
|
“疑古”与辨伪:顾颉刚与“古史辨”运动 |
周游
杨鹏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7
|
毕达哥拉斯:从人到神的演变——“古史层累”现象的西方个案探究 |
冯金朋
|
《古代文明》
CSSCI
|
2009 |
0 |
|
18
|
崔述的“考信之学”与“古史辨运动” |
李长银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9 |
0 |
|
19
|
顾颉刚“古史辨”思路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影响 |
王洪伟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18 |
0 |
|
20
|
论“古史辨”派的《庄子》研究 |
李淑清
杨发宁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