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召唤结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余继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6-70,共5页
"召唤结构"理论能更新传统阅读教学的观念。在对传统阅读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激活主体意识,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触摸"文本、丰富个性化阅读体验、更新教学理念四个方面对这一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召唤结构"理论能更新传统阅读教学的观念。在对传统阅读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激活主体意识,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触摸"文本、丰富个性化阅读体验、更新教学理念四个方面对这一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召唤结构” 语文阅读教学 运用
下载PDF
论《假日》的“召唤结构”和潜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莹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24-28,33,共6页
借助伊瑟尔现象学阅读理论分析波特《假日》的"召唤结构"和潜在意义。波特通过运用场景、人物性格、语言、习俗等多种"错层"和象征、对比、"通感"等多种修辞在文本的各个层面留下诸多"空白",... 借助伊瑟尔现象学阅读理论分析波特《假日》的"召唤结构"和潜在意义。波特通过运用场景、人物性格、语言、习俗等多种"错层"和象征、对比、"通感"等多种修辞在文本的各个层面留下诸多"空白",使文本语言产生召唤性,读者主动朝文本暗示的方向进行"想象性连接"和"创造性填补",最终使文本的潜在意义"华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日》 “召唤结构” “暂时中断” 潜在意义
下载PDF
语文课程标准“召唤结构”对应的几种关系
3
作者 杨泉良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11期9-11,55,共4页
语文新课标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精神、张扬个性的理念为其实施提供了充满张力的"召唤结构",因此,实施者应处理好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科书价值认定及使用等方面"召唤结构"与传统观念的关系,开放思路、灵活设计... 语文新课标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精神、张扬个性的理念为其实施提供了充满张力的"召唤结构",因此,实施者应处理好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科书价值认定及使用等方面"召唤结构"与传统观念的关系,开放思路、灵活设计、个性化拓展,使教学操作与新课标"召唤结构"获得创造性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召唤结构”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教科书 灵活性
下载PDF
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欣赏——深层审美心理与“召唤结构”
4
作者 张玉能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9,共9页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类的艺术欣赏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使得人们在艺术欣赏中能够充分地利用审美无意识和审美潜意识之中的"前见",达到"视界融合&quo...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类的艺术欣赏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使得人们在艺术欣赏中能够充分地利用审美无意识和审美潜意识之中的"前见",达到"视界融合",构成"召唤结构",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艺术欣赏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审美心理 艺术欣赏 “前见” “视界融合” “召唤结构”
下载PDF
“召唤结构”理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5
作者 王月英 《甘肃教育》 2020年第19期68-69,共2页
文学类文本简而言之就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作家通过作品塑造人物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思想感情,褒扬真尚美,鞭挞假恶丑。本文旨在介绍"召唤结构"理念及其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希望可以改善目前高中文学类... 文学类文本简而言之就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作家通过作品塑造人物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思想感情,褒扬真尚美,鞭挞假恶丑。本文旨在介绍"召唤结构"理念及其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希望可以改善目前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文学类 “召唤结构” 指导
下载PDF
激活“期待视野”唤醒“召唤结构”——例谈“补白”在阅读教学中的效应
6
作者 王其华 《福建教育》 2006年第03A期23-25,共3页
阅读是什么?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猜测的游戏,是自我经验在文本环境中的再验证,是读者的人生经历走向作者的人生经历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信息碰撞,通过大胆想像和猜测,产生强烈的“期待视野”,... 阅读是什么?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猜测的游戏,是自我经验在文本环境中的再验证,是读者的人生经历走向作者的人生经历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信息碰撞,通过大胆想像和猜测,产生强烈的“期待视野”,进而在和文本“零距离”的接触中激活沉睡的内隐信息,唤醒潜在的“召唤结构”,从而生成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野” 阅读教学 文本信息 “召唤结构” “补白” 小学 语文 生活情境
下载PDF
“召唤结构”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7
作者 于志芹 刘郁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4年第10期21-22,共2页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德国美学理论家伊瑟尔在英伽登的“不确定之域”理论的启发下,在其著名的论文《文学的召唤结构》中提出的。该理论的要点是:(1)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不确定点”和“空白”,它是...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德国美学理论家伊瑟尔在英伽登的“不确定之域”理论的启发下,在其著名的论文《文学的召唤结构》中提出的。该理论的要点是:(1)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不确定点”和“空白”,它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转换为后者必不可少的“中间站”。(2)文学作品由于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而产生一种“活力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 “召唤结构” 接受美学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召唤结构”理论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敏 《汉字文化》 2024年第4期129-131,共3页
阅读教学是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我们通过文献阅读和在实地观察中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忽略学生个体意识、文本解读模式化、学生审美体验疲劳等问题。因“召唤结构”理论具有交流性、建构性、开放性的特征,所以... 阅读教学是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我们通过文献阅读和在实地观察中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忽略学生个体意识、文本解读模式化、学生审美体验疲劳等问题。因“召唤结构”理论具有交流性、建构性、开放性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用崭新的视角看待语文阅读教学,并运用该理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用能力,以及阅读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召唤结构”理论 策略研究
原文传递
同人文创作中的“梦女文学”现象探究
9
作者 王乐源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同人文创作中的“梦女文学”现象,是粉丝文化圈层内二次创作参与式文化的具体表现,“梦女文学”利用流行文本的“召唤结构”逐渐衍生出极具代入感的独特文本结构,在其浪漫、自由、多元的文本创作与交互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主流传统阅读秩... 同人文创作中的“梦女文学”现象,是粉丝文化圈层内二次创作参与式文化的具体表现,“梦女文学”利用流行文本的“召唤结构”逐渐衍生出极具代入感的独特文本结构,在其浪漫、自由、多元的文本创作与交互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主流传统阅读秩序的反叛,女性创作者与阅读者在“梦女文学”中完成了“反叛传统”与“释放自我”,使其成为当代青年女性群体表达自我的渠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人文 “梦女文学” 女性 文本“召唤结构”
下载PDF
以接受美学探析东西小说《回响》魅力之源
10
作者 邓志连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文章探析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东西小说《回响》的魅力,找出其获得文化界认可与获得广大读者青睐的原因,并思考这一成功例子能否给当下的小说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本细读,结合审美研究理论,对东西小说《回响》中的叙... 目的:文章探析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东西小说《回响》的魅力,找出其获得文化界认可与获得广大读者青睐的原因,并思考这一成功例子能否给当下的小说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本细读,结合审美研究理论,对东西小说《回响》中的叙述策略进行分析,挖掘其成功的原因。《回响》以刑侦和情侦两条线交叉进行叙述,既带有推理和悬疑色彩,又极具生活气息,满足了绝大部分读者的“期待视野”。小说文本的“召唤结构”极具吸引力,激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填补受害人夏冰清和刑警冉咚咚所留下的缝隙。结果:《回响》成功结合了精英阅读和大众阅读的需求,融合了推理、悬疑、心理、谋杀、探案、婚姻、出轨等众多元素,既深刻地剖析人性,又不失趣味性。《回响》满足了大众的“期待视野”,合理使用“召唤结构”引导读者参与,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同时,对人性、社会心理的关注符合社会现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价值。结论: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东西小说《回响》的魅力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并非背道而驰,同时考虑到精英和大众的小说创作更容易获得成功。现代作家在作品中表达深刻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同时,可以把当下读者的阅读审美习惯考虑到创作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小说 《回响》
下载PDF
“自在的”文本与“虚在的”作品——伊瑟尔的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启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1,共5页
伊瑟尔的文学作品"两极说",从接受美学维度力主"作品大于文本",而不是文本大于作品,这是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唯文本主义"理念的一种对话。伊瑟尔的文学文本"召唤结构说",依据现象学原理深入阐... 伊瑟尔的文学作品"两极说",从接受美学维度力主"作品大于文本",而不是文本大于作品,这是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唯文本主义"理念的一种对话。伊瑟尔的文学文本"召唤结构说",依据现象学原理深入阐发文学文本之开放性的内在依据,既有别于精神分析学对阅读心理对无意识的阐释,又不同于"读者反应批评"文论所宣扬的文本虚无主义与读者至上主义。伊瑟尔这样的作品观与文本观,丰富且深化了当代文论的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国外文论 作品的“艺术极与审美极” 文本的“召唤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