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真相”网络传播视域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探赜
1
作者 邢海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主流意识形态只有通过有效传播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才能发挥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然而,伴随“后真相”的到来,网络媒介为大众传播铺垫了全新的现实情境,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其中则面临着认同逻辑失效、认同主体基础弥散... 主流意识形态只有通过有效传播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才能发挥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然而,伴随“后真相”的到来,网络媒介为大众传播铺垫了全新的现实情境,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其中则面临着认同逻辑失效、认同主体基础弥散、认同安全感缺失、多元社会思潮冲击等诸多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而在培育大众开放理性思维中铸牢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基础,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整体性中转变其传播范式,在网络传播场域秩序治理中重塑大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信心,就成为“后真相”网络传播视域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破题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网络传播 意识形态安全
下载PDF
“后真相”舆情事件的发生逻辑及治理路径
2
作者 李小静 《社科纵横》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后真相”舆情事件是一种有目的地将情绪和主观价值取向嵌入现实热点事件进行信息再生产,并通过社会化媒体聚合和发酵所产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勃兴,中国社会民生和治理领域中的“后真相”舆情事件频发且极大地颠... “后真相”舆情事件是一种有目的地将情绪和主观价值取向嵌入现实热点事件进行信息再生产,并通过社会化媒体聚合和发酵所产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勃兴,中国社会民生和治理领域中的“后真相”舆情事件频发且极大地颠覆了大众的认知结构,消解了大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社会矛盾凸显“注意力”资本运作、技术赋权是“后真相”舆情事件发酵和蔓延的三股推力,对此,只有构建公平正义的利益格局,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集聚空间和辐射效应,完善和优化信息传播机制,才能有效抑制“后真相”舆情事件的发生及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舆情事件 发生逻辑 治理路径
下载PDF
基于“后真相”和“弱传播”理论下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管理的挑战和建构路径
3
作者 朱泽东 赵威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9-171,共3页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浪潮汹涌而至,使得现阶段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同时,“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真实性下降,而现阶段舆论环境则主要由感情和情绪主导。因此,舆论引导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浪潮汹涌而至,使得现阶段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同时,“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真实性下降,而现阶段舆论环境则主要由感情和情绪主导。因此,舆论引导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对学生的意识形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弱传播” 意识形态 高职院校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4
作者 敬菊华 王新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后真相”时代作为第三种现实,个人的情感优先于事实的真相,导致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认同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内外部风险冲击主流价值认同、群体极化造成道德判断失衡、“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异化信任关系。面对这些挑战,必须“健全法... “后真相”时代作为第三种现实,个人的情感优先于事实的真相,导致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认同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内外部风险冲击主流价值认同、群体极化造成道德判断失衡、“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异化信任关系。面对这些挑战,必须“健全法律体系与价值引导双管齐下”“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恪守网络行为底线”“推进主流媒体建设,重塑公信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认同,减少“后真相”时代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主流价值认同 大学生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高校舆情危机特点及引导机制研究
5
作者 徐语晗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3期92-9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舆情传播不再仅限于PC端,移动端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阵地。在“后真相”时代,高校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经过多个渠道传播,均可能引起舆情危机。大学生鉴别能力不强,思想行为尚不成熟,行为失控极易导致新闻客观性缺...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舆情传播不再仅限于PC端,移动端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阵地。在“后真相”时代,高校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经过多个渠道传播,均可能引起舆情危机。大学生鉴别能力不强,思想行为尚不成熟,行为失控极易导致新闻客观性缺失,对师生个人、高校造成严重影响。应对高校舆情危机,应分析其特点,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还原事件真相,解决矛盾。大学生是互联网新闻的重要受众,高校需要完善引导机制、坚守客观主体性并构建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的引导手段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消除高校舆情危机。文章基于此展开论述,结合“后真相”时代特征,发现高校舆情危机存在舆情传播速度快、参与主体多为高校学生、舆情反转迅速、持续周期短等特点,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可从舆情监测、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教育、强化舆情危机应对等方面发力,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舆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高校 舆情 危机 引导
下载PDF
“后真相”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6
作者 李诗雨 《新丝路》 2024年第12期0250-0252,共3页
“后真相”时代下,公众对事实真相的关注度减弱,情感诉求和立场选择日益成为左右舆论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后真相”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弱化价值认同、扭曲价值判断、异化价值选择等。进... “后真相”时代下,公众对事实真相的关注度减弱,情感诉求和立场选择日益成为左右舆论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后真相”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弱化价值认同、扭曲价值判断、异化价值选择等。进而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优化信息推送机制、加强网络法治建设等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现象 大学生 价值观培育
下载PDF
网络舆论“后真相”化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治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永志 齐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1-99,共9页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增强了网民舆论聚焦度,网络社会多元主体对网络公共事件的爆炸性参与使网络舆论日益呈现“后真相”化特征。“后真相”借助网络空间掩盖真相、利用真相、有预谋地选取真相,依托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引起网友共鸣、助推...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增强了网民舆论聚焦度,网络社会多元主体对网络公共事件的爆炸性参与使网络舆论日益呈现“后真相”化特征。“后真相”借助网络空间掩盖真相、利用真相、有预谋地选取真相,依托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引起网友共鸣、助推谎言和谣言的传播以误导受众,最终促成资本和利益的双重共谋。“后真相”化的话语传播体系不断放大网民简单而夸张的“感性”言论,给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传播和认同实践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克服网络舆论“后真相”化,助推“真相”之“真”,推动“真相”愈“真”,需要不断冲破、利用、改造“后真相”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后真相” 意识形态 治理
下载PDF
祛魅与超越:“后真相”语境下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及破解之策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玉芳 李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6,共8页
“后真相”在网络空间的蔓延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了诸多困境,通过对“后真相”语境的分析与本质探源,不难发现其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减蚀;网络意识形态舆情监管面临考验;西方社会思潮觊觎我国思想文化主... “后真相”在网络空间的蔓延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了诸多困境,通过对“后真相”语境的分析与本质探源,不难发现其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减蚀;网络意识形态舆情监管面临考验;西方社会思潮觊觎我国思想文化主阵地。破解“后真相”语境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困境需要采取多元化、系统化的措施,以及防、导、控、疏等综合性策略:倾听民众呼声,纾解各方因利益诉求纷争而引发的网络乱象;强化媒体监管,消除弥漫在网络空间中恢诡谲怪的价值观念;提升辨识能力,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批驳各种错误社会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网络意识形态 真相 破解之策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探究
9
作者 郭玉凤 郝耀军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为了建设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青山绿水”,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后真相”时代作为切入点,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开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根据地、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构建良... 为了建设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青山绿水”,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后真相”时代作为切入点,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开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根据地、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构建良好的网络舆论空间、培养高素质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创新以对话为基础的舆论引导模式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发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高校 网络意识形态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后真相”的意识形态陷阱及其克服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小静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5,共6页
“后真相”是指在社会化媒介技术引导下受众在客观事实与主观情感信念的博弈中漠视真相的现象。“后真相”的危险不仅在于真理和事实被挑战,更在于在这一挑战和颠覆过程中隐藏的深刻的意识形态问题:在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权力逻辑的合... “后真相”是指在社会化媒介技术引导下受众在客观事实与主观情感信念的博弈中漠视真相的现象。“后真相”的危险不仅在于真理和事实被挑战,更在于在这一挑战和颠覆过程中隐藏的深刻的意识形态问题:在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权力逻辑的合谋下,“后真相”与消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杂糅并进解构大众的主体意识、思辨意识和核心意识,扰乱人们的价值判断和国家认同,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为着力点,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时代性和技术性转换,更好地祛“后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意识形态 社会思潮 逻辑陷阱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晔 李浩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4-90,共7页
网络传播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各类媒体借助新叙述方式分享信息提供了便利,但也为其利用信息受众立场的不同营造“情感大于真相”的舆论氛围创造了条件。主流意识形态权威在“后真相”铺天盖地的失实舆论中被不断消解,网络作为大学生学习生... 网络传播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各类媒体借助新叙述方式分享信息提供了便利,但也为其利用信息受众立场的不同营造“情感大于真相”的舆论氛围创造了条件。主流意识形态权威在“后真相”铺天盖地的失实舆论中被不断消解,网络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后真相”现象不断蔓延滋生极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出现偏差,沉溺于情感的宣泄而非真相的探寻,对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提出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深入剖析“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治理乱象,采取措施从意识形态建设、优化算法推送、主流思想引领、课堂资源统筹等方面破解“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高校网络空间 现实挑战 路径优化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审思与应对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兴利 《湘南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后真相”时代是客观事实让位于情感呼吁与个体信仰的时代,其主要特征是情绪主导与立场先行。资本与媒体常借此操纵舆论,肆意剪裁信息、重构真相,煽动情绪并固化成见。在此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重重困境,情理倒序挑战批判性思维... “后真相”时代是客观事实让位于情感呼吁与个体信仰的时代,其主要特征是情绪主导与立场先行。资本与媒体常借此操纵舆论,肆意剪裁信息、重构真相,煽动情绪并固化成见。在此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重重困境,情理倒序挑战批判性思维,话语权泛滥消解主流话语权威,西方意识形态霸权淡化价值共识。面对“后真相”时代,大学的思政教育应思危思变,教授学生悬置之策,破解情理困境;培育批判思维,促进理性思考;突破德育传统,重塑教育权威;重申核心价值,强化道德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大学思政 价值观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表征、成因及治理
13
作者 蒋明敏 吴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与网络环境结合而衍生的思潮,在“后真相”时代愈演愈烈,呈现出话语解构、反权威、情感动员等特征。“后真相”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产生与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矛盾、算法权力下的“过滤气泡”、社群极化中的迷惘民众、... 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与网络环境结合而衍生的思潮,在“后真相”时代愈演愈烈,呈现出话语解构、反权威、情感动员等特征。“后真相”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产生与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矛盾、算法权力下的“过滤气泡”、社群极化中的迷惘民众、权利救济制度体系不完备等因素密切相关。网络民粹主义挑战着现有的社会民主秩序,威胁着当前的法治生态平衡。为此,需要完善法治监管体系,提升网民情感共识,加强科学技术引领,形成多元共治的舆情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网络民粹主义 舆情治理 情感共识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高职德育:现实、挑战及突破
14
作者 张琳 冯永刚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后真相”时代情感先于事实的特点,成为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现实。“后真相”时代成因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具有后共识、“第三种现实”“坏的主观性”的特征。对高职院校道德教育造成的困境主要包括认知质疑、情感动摇... “后真相”时代情感先于事实的特点,成为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现实。“后真相”时代成因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具有后共识、“第三种现实”“坏的主观性”的特征。对高职院校道德教育造成的困境主要包括认知质疑、情感动摇和道德教育实践不足。对此,高职院校应深化道德认知,强化学生理性判断、引导情感表达,建立人际信任关系以及深化道德实践,提高道德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高职院校 道德教育 困境与突破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危害及应对策略
15
作者 徐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传播具有信息杂糅化、叙事情感化、舆论去中心化等特征,其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相耦合,影响传统历史叙事。历史虚无主义将“蒙太奇”手法运用于繁杂的信息处理、传播过程中,借助感性优先的情感化叙事裹挟网络群体情绪... “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传播具有信息杂糅化、叙事情感化、舆论去中心化等特征,其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相耦合,影响传统历史叙事。历史虚无主义将“蒙太奇”手法运用于繁杂的信息处理、传播过程中,借助感性优先的情感化叙事裹挟网络群体情绪,从而拼凑、虚化历史,造成主流意识形态消解、文化认同解构以及动摇党执政地位的危害。应对“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唯物史观大众化;加强网络治理,培养媒介意见领袖;变革历史教育,增强群众辨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唯物史观 传统历史叙事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16
作者 王继新 郭泽萍 《天中学刊》 202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后真相”时代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媒体形态演进的产物,其主要特征为情感煽动下的舆论能够代替客观真相和逻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呈现出被感性情绪操控的新特征。这一发展趋势严重破坏了网络舆论生态的稳定性,给大学生网络... “后真相”时代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媒体形态演进的产物,其主要特征为情感煽动下的舆论能够代替客观真相和逻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呈现出被感性情绪操控的新特征。这一发展趋势严重破坏了网络舆论生态的稳定性,给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为此,“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应结合时代特性,聚合政府、媒体、高校等主导力量共同承担起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责任,创建政府、媒体和高校相统一的一体化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形成网络舆论引导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大学生 网络舆论引导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挑战与新进路
17
作者 马金妹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0期7513-7521,共9页
“后真相”是一种介于真相与虚假之间的“第三种现实”,“后真相”时代是以情感宣泄重于理性判断、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客观事实与谎言并存为特征的时代。“后真相”时代影响下的价值观混乱,缺乏道德共识;情绪化影响严重,道德判断... “后真相”是一种介于真相与虚假之间的“第三种现实”,“后真相”时代是以情感宣泄重于理性判断、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客观事实与谎言并存为特征的时代。“后真相”时代影响下的价值观混乱,缺乏道德共识;情绪化影响严重,道德判断能力弱化;道德自律缺失,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网络道德行为异化,现实道德责任观念淡薄等现象对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构成巨大挑战。消弭“后真相”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强化网络道德建设,需着力促进大学生形成道德共识,激发道德情感与倡导理性回归,培养道德自律坚定信念、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构建知、情、意、行高校德育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大学生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情感与真相的竞合:论“后真相”何以成立
18
作者 徐雅琪 《视听》 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性仪式逐渐确立。新闻业界对于“后真相”的警惕本质上是情感转向挑战真相观传统的焦虑型反应,媒介技术迭代、新闻生产进一步液化等确实催化了种种乱象,但“后真相”并未颠覆新闻业根基,其本质在于无共识以及信任走向异化。由此来说,中国新闻业面对的挑战是结构性的,事实核查无法解决经由时代棱镜折射而放大的体制机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情感转向 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技术 客观性
下载PDF
“后真相”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透视与化解
19
作者 胡忠婷 王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后真相”下碎片化、非理性因素、舆论占主导的发展模式给历史虚无主义以衍生空间,使其不断以新面貌和新手法亮相发声,具体表征为以隐性的构境手法蒙大众之眼、以柔性的叙事话语掩虚无之实、以灵活的媒介传播虚无之果,这些做法源于“... “后真相”下碎片化、非理性因素、舆论占主导的发展模式给历史虚无主义以衍生空间,使其不断以新面貌和新手法亮相发声,具体表征为以隐性的构境手法蒙大众之眼、以柔性的叙事话语掩虚无之实、以灵活的媒介传播虚无之果,这些做法源于“后真相”视域下去语境化杂糅信息的逻辑陷阱、情感化叙事手法的软性渗透、非理性化网络舆情的宣传煽动。对此,应从以“辨”识真,强化受众历史批判力与鉴别力;以“情”动人,激发深厚历史文化情感与合力;以“理”化极,培育创设历史分析的理性环境;以“行”促思,破解历史虚无主义“茧房”迷局等四重维度予以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历史虚无主义 多元表征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网络新闻受众群体的心理形成机制
20
作者 梁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0010-0013,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了信息的主要媒介,网络新闻成为了受众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新闻形态。伴随着新闻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新闻受众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后真相”时代,受众的情感...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了信息的主要媒介,网络新闻成为了受众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新闻形态。伴随着新闻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新闻受众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后真相”时代,受众的情感和信念影响着舆论环境,大众主观的情感观念压倒了理性的客观事实。针对“后真相”时代下的受众心理状况,媒体应当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成为受众评判事物的尺度,提升新闻传播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网络新闻 受众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