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夫之、吕留良对《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的解读——兼论王夫之《四书笺解》的著作年代
1
作者 乐爱国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明末清初,王夫之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并且认为当时重要的朱子学者吕留良的解读是主见成说,与朱熹《集注》相违背,因而提出批评。然而事实上,吕留良同样是依据朱熹《集注》进行解读,特别强调平时的... 明末清初,王夫之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并且认为当时重要的朱子学者吕留良的解读是主见成说,与朱熹《集注》相违背,因而提出批评。然而事实上,吕留良同样是依据朱熹《集注》进行解读,特别强调平时的居敬涵养、慎独省察,讲的是“平生本领”,与王夫之强调“在此三者上用工夫”相一致,以致于他的朱子学研究,后来仍得到王夫之的肯定,从而表明他们在朱子学研究上并无根本的差别,且具有共同的旨趣,而有助于明末清初朱子学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吕留良 《论语》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四书笺解》
下载PDF
平日涵养与临事持守——论朱子对《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的诠释
2
作者 焦德明 《哲学门》 CSSCI 2018年第2期159-173,共15页
《论语·泰伯》曾子答孟敬子“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一段是理学家讨论持敬工夫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与吕祖谦、张栻等人的书信讨论中,朱子作《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说》,批评以谢良佐为代表的程门弟子只重临事持守的诠释,认为工夫在于平曰涵... 《论语·泰伯》曾子答孟敬子“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一段是理学家讨论持敬工夫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与吕祖谦、张栻等人的书信讨论中,朱子作《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说》,批评以谢良佐为代表的程门弟子只重临事持守的诠释,认为工夫在于平曰涵养,曾子所说只是效验。乾道九年以后,朱子一直坚持效验说;直到晚年与弟子讨论,庆元四年以后才修改《论语集注》中“涵养有素”的效验说,重新强调“操存省察”的工夫说。《集注》的修改引起了门人后学的讨论,认为既要重视平日涵养,也要重视临事持守,集注改本正可以包括二者,而诸家之说也都不可偏废。这些讨论对于理解容貌辞气上的持敬工夫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所贵乎道者 朱子 涵养 持守 《论语集注》
原文传递
论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
3
作者 邓球柏 《中国哲学史》 1995年第3期32-36,共5页
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乾道”、“坤道”、“三极之道”、“天地之道”、“道济天下”、“昼夜之道”、“阴阳之道”、“君子之道”、“道义”、“显道”、“变化之道”、“圣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 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乾道”、“坤道”、“三极之道”、“天地之道”、“道济天下”、“昼夜之道”、“阴阳之道”、“君子之道”、“道义”、“显道”、“变化之道”、“圣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形上之道”、“日月之道”、“小人之道”、“为道”、“道”、“天道”、“地道”、“人道”、“其道”、“易之道”。我们可以将这些“道”简单地归纳为四类:a、天道:b、地道:c、人道:d、易道天道与地道合而言之曰“天地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合而言之曰“三极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天 君子 阴阳之 极之 天地之 圣人之 系辞 帛书
下载PDF
论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
4
作者 邓球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33-137,共5页
论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邓球柏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乾道”、“坤道”、“三极之道”、“天地之道”、“道济天下”、“昼夜之道”、“阴阳之道”、“君子之道”、“道义”、“显道”、“变化之道”、“圣人... 论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邓球柏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乾道”、“坤道”、“三极之道”、“天地之道”、“道济天下”、“昼夜之道”、“阴阳之道”、“君子之道”、“道义”、“显道”、“变化之道”、“圣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天 极之 君子 阴阳之 一阴一阳之谓 圣人之 《系辞》 帛书
下载PDF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
作者 半日闲 《互联网周刊》 2017年第16期66-66,共1页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意为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业精于勤,荒于嬉在《进学解》中,韩愈所说的"业",指的是读书、习文,而"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意为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业精于勤,荒于嬉在《进学解》中,韩愈所说的"业",指的是读书、习文,而"行",指的是行事、立言。这是他所强调的学者的主观修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他看来,读书习文,必须勤奋刻苦、心无旁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学解 勤奋刻苦 有所成就 有志者 不知 我师 专精 君子 何来 人行
下载PDF
气顺百病消
6
作者 孔令占 《中医健康养生》 2015年第1期15-15,共1页
健康感悟在《论语·季氏》中有记载,"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修身养性。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 健康感悟在《论语·季氏》中有记载,"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修身养性。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贯穿于通与不通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氏 永远年轻 中医养生 中医知识 君子 姜食 业余爱好
下载PDF
君子儒的内圣外王政治理想
7
作者 徐广东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6期157-157,共1页
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意涵,是以仁、智、勇“三纲领”来涵摄众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之道,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唯其如此,一个平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才能在勇于承担下,完成改革社会、博施济众的神圣使命。孔子... 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意涵,是以仁、智、勇“三纲领”来涵摄众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之道,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唯其如此,一个平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才能在勇于承担下,完成改革社会、博施济众的神圣使命。孔子欲通过“君子儒”的建立,达到仁、智、勇的理想人格境界,以行“君子之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君子 以行 人格境界 纲领 内圣外王 勇者不惧 孔子
原文传递
君子重礼
8
作者 姚懿玲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16年第9期63-63,共1页
题目呈现《林黛玉进贾府》里,林黛玉拜见舅母邢夫人,"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关键词 未为不可 林黛玉 课堂讨论 自尊自爱 种人 守礼 国学经典 九拜 欧洲贵族 君子
原文传递
“信”:我们的一种努力——有关“后西南联大诗人群”的三言两语
9
作者 陈鹏 《滇池》 2017年第1期98-99,共2页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从言。”段玉裁注曰:“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真诚,就是信。子曰:“人无信则不立。”说的是立人的问题,这是君子之道,如果没有“信”,那么就难以立足于世。做人尚且如此,写诗就更不用说了。《...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从言。”段玉裁注曰:“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真诚,就是信。子曰:“人无信则不立。”说的是立人的问题,这是君子之道,如果没有“信”,那么就难以立足于世。做人尚且如此,写诗就更不用说了。《易经》里面讲:“修辞立其诚。”“修辞”,也就是写作,其目的在于“立其诚”,这就把写作和“诚”联系到一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诗人群 “信” 修辞立其诚 《说文解字》 君子 《易经》 段玉裁
原文传递
关于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10
作者 陈家琪 《原道》 2008年第1期151-155,共5页
"弘扬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我们是想回到过去——也回不去;它的真正意味是要带给我们一种有关理想的信念。与理想主义相对立的从来就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出于对现在的不满,我们才想到了"弘扬传统"的问题。
关键词 汶川 用词不当 层意思 康德哲学 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子路篇 民族事务 仁者爱人 不知 客观实在性
原文传递
厦门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1
《湖北招生考试》 2005年第7期3-3,共1页
1921年初,陈嘉庚独资创办了厦门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规模日益扩大,1962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大学。而今她成为中国五个经济特区和侨乡中惟一直属于教育部的综合性大学。
关键词 大学校训 止于至善 大学之 王亚南 行健 罗扬 陈景润 革命精神 君子以自强不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