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文学教育中两种“含泪的微笑”艺术风格之比较
1
作者 瓦韵青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7-28,共2页
该文通过对果戈理和欧.亨利两位文学大师“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同中之异:风格形成的原因不同,内涵不同,关注的时代背景不同。
关键词 果戈理 欧·亨利 “含泪的微笑” 幽默讽刺风格
下载PDF
“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狄更斯和果戈理的两种艺术创作风格之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金钟 《景德镇高专学报》 1996年第1期67-71,共5页
狄更斯和果戈理是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他们分别在英国、俄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的艺术创作风格给人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狄更斯和果戈理是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他们分别在英国、俄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的艺术创作风格给人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马克思称他是“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作用,直到现在还为各国人民所珍爱。果戈理(1809~1852),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观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和普希金被人们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璧,他以自己不朽的佳作丰富和发展了俄国文学,并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狄更斯 艺术创作风格 “含泪的微笑” 《死魂灵》 眼泪 资产者 “小人物” 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
下载PDF
“含泪的微笑”——幽默新闻标题赏析
3
作者 田晓晋 《新闻爱好者》 1998年第5期34-34,共1页
生活中,人们都喜欢有幽默感的人,幽默带来的笑声,哪儿也少不了,哪儿都不会拒绝。新闻标题也一样,幽默的标题语言,会让人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对新闻内容产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对于供人在晚饭后的宽松气氛中阅读的晚报,幽默新闻标题的... 生活中,人们都喜欢有幽默感的人,幽默带来的笑声,哪儿也少不了,哪儿都不会拒绝。新闻标题也一样,幽默的标题语言,会让人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对新闻内容产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对于供人在晚饭后的宽松气氛中阅读的晚报,幽默新闻标题的作用更为明显。近年来发行量巨大、深受读者欢迎的晚报如《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都很善于在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批评报道等领域使用幽默标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含泪的微笑” 克林顿 电话号码簿 体育新闻标题 宽松气氛 社会新闻 国企领导 新闻内容 《新民晚报》
下载PDF
浅析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写作特点 被引量:5
4
作者 郝薇薇 邹德刚 鲁华山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9期125-126,共2页
欧·亨利被称为现当代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常以"含泪的微笑"来抚慰生活失意的小人物的心灵创伤,真正达到了使悲剧发美、喜剧流泪、泪中见美、笑中见泪,喜剧、悲剧得心应手,幽默风趣,运用自如,从而让读者的心灵... 欧·亨利被称为现当代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常以"含泪的微笑"来抚慰生活失意的小人物的心灵创伤,真正达到了使悲剧发美、喜剧流泪、泪中见美、笑中见泪,喜剧、悲剧得心应手,幽默风趣,运用自如,从而让读者的心灵深深地为之震撼,这一巧妙的构思方法被誉为"欧.亨利手法",在本文作者主要通过《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和《警察与赞美诗》来简单分析"含泪的微笑"的写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手法 “含泪的微笑” 幽默
原文传递
“含泪的微笑”在果戈理创作中的体现
5
作者 段士秀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78,共2页
果戈理是一位笑的大师,他的"笑"把生活中被人们熟视无睹的可卑的事物漫画式地再现在眼前,显出事物全部可笑的实质。果戈理的"笑"是抨击生活中一切弊端的强大武器;是伴随着惊人的揭露与批判力量,引发出对现实社会中... 果戈理是一位笑的大师,他的"笑"把生活中被人们熟视无睹的可卑的事物漫画式地再现在眼前,显出事物全部可笑的实质。果戈理的"笑"是抨击生活中一切弊端的强大武器;是伴随着惊人的揭露与批判力量,引发出对现实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强烈憎恶并激起同它作斗争的愿望。因此,果戈理的"笑"具有重大、深刻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含泪的微笑” 创作 《钦差大臣》 《死魂灵》
原文传递
含泪的微笑——浅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的幽默艺术
6
作者 刘敏贤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1-62,共2页
《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是欧·亨利小说中的一篇传世佳作,本文以细节解读了贯穿全文的幽默诙谐的笔调,指出作者巧妙利用语言的夸张和幽默达到淡化故事悲剧性的目的。本文还剖析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主客观及文... 《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是欧·亨利小说中的一篇传世佳作,本文以细节解读了贯穿全文的幽默诙谐的笔调,指出作者巧妙利用语言的夸张和幽默达到淡化故事悲剧性的目的。本文还剖析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主客观及文学传统上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含泪的微笑” 幽默笔调
原文传递
论《麦琪的礼物》语言特色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新义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39-41,共3页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1862—1910)较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位享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美誉的作家,笔下的人物要么是落魄穷困被生活挤兑捉弄的下层市民,要么是流浪汉、扒手、乞丐等社会渣滓,他们的挣扎劳作、...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1862—1910)较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位享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美誉的作家,笔下的人物要么是落魄穷困被生活挤兑捉弄的下层市民,要么是流浪汉、扒手、乞丐等社会渣滓,他们的挣扎劳作、喜怒哀乐、潦倒失意、甜酸苦辣,如同大都市小巷里弄的写真集——场面虽小,见微知著;人物卑贱,逼真感人.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巧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哲理隽永的戏剧场景,追求“含泪的微笑”笔力效果,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快节奏展开,结局出乎意料,读者惊愕之余,却叹服其合情合理及构思的绝妙.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精雕细琢,韵味耐品.在《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里,作者描写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互赠圣诞礼物时的巧合,刻画了他们捉襟见肘的寒酸生活与相互体贴的真挚感情.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妻子忍痛卖掉曾为她赢得爱情的一头秀发,给丈夫的家传之宝——一块怀表配上表链;而寒酸的丈夫却卖了怀表换回一套美丽的梳子.就语言而论,作品体现了生动感人、细致入微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语言特色 女主人公 下层市民 “含泪的微笑” 艺术特色 美国短篇小说 掉尾句 艺术手法
下载PDF
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志军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52-55,共4页
萧红的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因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者的关注,并在海内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萧红热”,一些专家学者并称之为“萧红现象”.研究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对弘扬中国优秀的现代文学,繁荣中国当代文学,可以说... 萧红的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因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者的关注,并在海内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萧红热”,一些专家学者并称之为“萧红现象”.研究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对弘扬中国优秀的现代文学,繁荣中国当代文学,可以说不无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小说 萧红作品 美学特征 《生死场》 《小城三月》 资产阶级 悲剧 中国当代文学 翠姨 “含泪的微笑”
下载PDF
论宋唯唯打工小说之“轻”
9
作者 井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宋唯唯在打工文学作品《长河边的小兄弟》《家政工》中不仅创造性地运用轻柔明快的"边城"笔调进行书写,而且也成功地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含泪的微笑"的氛围。她对打工文学的精神视野也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即她用&... 宋唯唯在打工文学作品《长河边的小兄弟》《家政工》中不仅创造性地运用轻柔明快的"边城"笔调进行书写,而且也成功地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含泪的微笑"的氛围。她对打工文学的精神视野也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即她用"轻逸"美学的理念向人们展现了农民工群体那坚韧不屈的生命形态。她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情感既给我们以震撼,也让我们为之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轻逸 “含泪的微笑”
下载PDF
老师,我想对你说
10
作者 赵翔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Z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应试教育 “含泪的微笑” 语言风格 等差数列 心里话 审题构思 作文展示 高三学生 魔鬼三角 文章语言
下载PDF
人生的风帆——读书有感
11
作者 曲盛 《丝绸之路》 1999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图书馆员 《西游记》 《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 哥伦布 《麦琪的礼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利用图书馆 优秀作品 “含泪的微笑”
下载PDF
在校园里写戏
12
作者 申捷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在校园里写戏申捷中戏三年,转瞬而逝。我身边的朋友及发生过的事情都如浮萍一样飘走了。现在的朋友及正发生的事情又是我无法沉淀,无法回味的,正如我写的这第一部戏《父亲》。(适应市场改为《俺爹我爸》)每次去看自己的戏,都经历... 在校园里写戏申捷中戏三年,转瞬而逝。我身边的朋友及发生过的事情都如浮萍一样飘走了。现在的朋友及正发生的事情又是我无法沉淀,无法回味的,正如我写的这第一部戏《父亲》。(适应市场改为《俺爹我爸》)每次去看自己的戏,都经历一番波动,或欣喜,或无地自容,或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戏剧 钥匙链 “含泪的微笑” 观众 浪漫主义 现场反应 班主任 一条线 简单定义 心理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