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和而不同”原则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模式
1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8-239,共2页
刘威撰文《“和而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分殊与经验会通》指出,在中国社会语境中,社会工作并非助人自助如此简单,它与宏观社会结构变迁、政治意识形态诉求绑定在一起,承担着辅助国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体性功能。中国... 刘威撰文《“和而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分殊与经验会通》指出,在中国社会语境中,社会工作并非助人自助如此简单,它与宏观社会结构变迁、政治意识形态诉求绑定在一起,承担着辅助国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体性功能。中国社会工作在转型中呈现出民政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草根社会工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从本质上讲,权力本位、行政逻辑主导的民政社会工作是计划经济时期权威主义传统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原则 专业社会工作 中国 社会结构变迁 政治意识形态 社会公平正义 计划经济时期 社会语境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信仰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
2
作者 谷生然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12,19,共6页
社会信仰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要求各种信仰形式之间"和而不同"。社会信仰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各种社会信仰形式应当自觉地以科学信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尊重科学;积极弘扬传统社会信仰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吸收本民族... 社会信仰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要求各种信仰形式之间"和而不同"。社会信仰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各种社会信仰形式应当自觉地以科学信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尊重科学;积极弘扬传统社会信仰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吸收本民族信仰形式的合理成分,将人类利益与民族利益相统一;在法治框架下充分保障多种信仰形式自由发展,反对个人信仰凌驾于法律之上,将法治与个人信仰自由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信仰发展的核心是促进人类对真理的深入探索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传统社会信仰 民族信仰 “和而不同”原则
下载PDF
中国诗词翻译的多视角美学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庆梅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本文通过若干中国诗词译例,从构成语篇的词语、句子和语篇宏观结构三个基本层面入手,在剖析译者审视原作的过程以及从审视中获得的感受与原作蕴集的关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译者可以本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原则,在保持原... 本文通过若干中国诗词译例,从构成语篇的词语、句子和语篇宏观结构三个基本层面入手,在剖析译者审视原作的过程以及从审视中获得的感受与原作蕴集的关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译者可以本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原则,在保持原文与译文之问差异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传达原文的语境信息,从多种视角构建文学翻译的审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翻译 “和而不同”原则 美学构建
下载PDF
翻译: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谈翻译中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 被引量:64
4
作者 吴南松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7,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中保持原文差异性之必要及可行与否问题。笔者提出,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的最终目的应是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生与融合,为此,译者有必要在翻译中采取保持原文差异性的做法。对于这一做法的可行性,笔者分别从语言差异性和...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中保持原文差异性之必要及可行与否问题。笔者提出,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的最终目的应是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生与融合,为此,译者有必要在翻译中采取保持原文差异性的做法。对于这一做法的可行性,笔者分别从语言差异性和文化差异性的保持两方面进行了论证,此外,笔者还探讨了保持差异性的限度问题,并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原则借用入翻译领域,作为译者掌握差异性限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文化 原文差异性 可行性分析 语言差异性 文化差异性 “和而不同”原则
原文传递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乐黛云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媒体传播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人类几千年来创造的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否有可能得以幸存并得到发展 ?多元的文化生态是否可以得到保护和保存等等 ,都是我们亟待认清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古训中的...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媒体传播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人类几千年来创造的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否有可能得以幸存并得到发展 ?多元的文化生态是否可以得到保护和保存等等 ,都是我们亟待认清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古训中的“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强调的就是各种因素虽各有不同 ,但决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在日趋猛烈的强势文化冲击的情境下 ,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又会以怎样的理念去改善后现代主义造成的孤立、离散与绝缘状态 ,维护一个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 ?作者以睿智的思考和犀利的思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多元文化 文化生态 传统文化 文化身份 全球意识形态 “和而不同”原则
原文传递
谈“天”录(之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103,共6页
上帝相对于天 "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古代中国人所尊奉.秦代郡县制的兴起,将世俗的行政制度引入了中国历史,部分地排挤了以礼为中心的天人秩序观.而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分裂,更有违"... 上帝相对于天 "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古代中国人所尊奉.秦代郡县制的兴起,将世俗的行政制度引入了中国历史,部分地排挤了以礼为中心的天人秩序观.而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分裂,更有违"天下观念"中的"和而不同"原则.不过,中国历史虽然存在着这样的断裂,但是其中以礼为中心的天、地、人关系模式一直还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对于中国文明史的整体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 “和而不同”原则 中国历史 中国文明史 天人合一 行政制度 春秋战国 五代十国 关系模式 中国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