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估胡适建设新文学“唯一宗旨”观的历史价值
1
作者
朱德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70,共8页
近百年对胡适建设新文学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唯一宗旨"观的历史价值或意义,始终估量不足,甚至有所歪曲。作者试图走近历史现场选取新角度对胡适的"宗旨"观的价值或意义进行重估。若从文学与话...
近百年对胡适建设新文学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唯一宗旨"观的历史价值或意义,始终估量不足,甚至有所歪曲。作者试图走近历史现场选取新角度对胡适的"宗旨"观的价值或意义进行重估。若从文学与话语构成的认知模式来考析胡适的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观,那它的实验效果则是完成了由文言为正宗话语向白话为正宗话语的整体转变,为民国时期建立起现代话语系统。要是从语体或文体角度考察,胡适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观的实践结果,则为现代中国建构起白话语体或新文体,以代替传统语体或古代文体,使中国文学的审美形态与艺术风貌焕然一新。上述功绩首先应记在胡适的功劳簿上,而不该抹杀或篡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估
“国语的文学
文学的国语”
“唯一宗旨”
历史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新探胡适倡导新文学的宗旨观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德发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71,共8页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于1918年提出的建设中国新文学的"唯一宗旨"观,但近百年学术研究尚未以科学的思维对其丰盈内涵作出详解。本文试图对胡氏新文学建设的宗旨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予以新探。"国语...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于1918年提出的建设中国新文学的"唯一宗旨"观,但近百年学术研究尚未以科学的思维对其丰盈内涵作出详解。本文试图对胡氏新文学建设的宗旨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予以新探。"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对其"枝叶"文学主张的化零为整的概括。国语文学与白话文学在胡氏表述中是同义语,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而要理解国语文学的内涵,必须弄清白话、国语、方言这三个关键词的趋同性与差异性。胡适对建设何种形态新文学作了这样的理性设计,即分为"工具"、"方法"、"创造"相互关联的三个逻辑步骤,只是对"工具"(白话为利器)、"方法"(具体技艺)作了详解,而"创造"则从略了;至于"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之间的辩证关系,胡适着重强调了后者。这样的"唯一宗旨"观,实际上成了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并驾驰驱的理论旗帜和实践纲领。本文对其新探,发掘出不少新思想、新见解及其偏颇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的文学
文学的国语”
新探
“唯一宗旨”
内涵
原文传递
题名
重估胡适建设新文学“唯一宗旨”观的历史价值
1
作者
朱德发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70,共8页
文摘
近百年对胡适建设新文学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唯一宗旨"观的历史价值或意义,始终估量不足,甚至有所歪曲。作者试图走近历史现场选取新角度对胡适的"宗旨"观的价值或意义进行重估。若从文学与话语构成的认知模式来考析胡适的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观,那它的实验效果则是完成了由文言为正宗话语向白话为正宗话语的整体转变,为民国时期建立起现代话语系统。要是从语体或文体角度考察,胡适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观的实践结果,则为现代中国建构起白话语体或新文体,以代替传统语体或古代文体,使中国文学的审美形态与艺术风貌焕然一新。上述功绩首先应记在胡适的功劳簿上,而不该抹杀或篡改。
关键词
重估
“国语的文学
文学的国语”
“唯一宗旨”
历史意义
Keywords
re- evaluation, "a literature in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a national language suitable for literature", "sole aim",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新探胡适倡导新文学的宗旨观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德发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71,共8页
文摘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于1918年提出的建设中国新文学的"唯一宗旨"观,但近百年学术研究尚未以科学的思维对其丰盈内涵作出详解。本文试图对胡氏新文学建设的宗旨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予以新探。"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对其"枝叶"文学主张的化零为整的概括。国语文学与白话文学在胡氏表述中是同义语,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而要理解国语文学的内涵,必须弄清白话、国语、方言这三个关键词的趋同性与差异性。胡适对建设何种形态新文学作了这样的理性设计,即分为"工具"、"方法"、"创造"相互关联的三个逻辑步骤,只是对"工具"(白话为利器)、"方法"(具体技艺)作了详解,而"创造"则从略了;至于"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之间的辩证关系,胡适着重强调了后者。这样的"唯一宗旨"观,实际上成了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并驾驰驱的理论旗帜和实践纲领。本文对其新探,发掘出不少新思想、新见解及其偏颇之处。
关键词
“国语的文学
文学的国语”
新探
“唯一宗旨”
内涵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估胡适建设新文学“唯一宗旨”观的历史价值
朱德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新探胡适倡导新文学的宗旨观
朱德发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