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蛰存 “找寻” 心理下的 “善” 女人形象建构
1
作者 李婷婷 《新纪实》 2021年第3期27-31,共5页
施蛰存笔下的“善”女人形象众多,分布于各个作品集中,如《上元灯》和《梅雨之夕》里纯真的初恋形象,《善女人行品》中那些静态的、柔顺的、传统的女性形象。当“善”女人的内心欲望与其自身传统观念及外界现实相冲突后,她们最终只能退... 施蛰存笔下的“善”女人形象众多,分布于各个作品集中,如《上元灯》和《梅雨之夕》里纯真的初恋形象,《善女人行品》中那些静态的、柔顺的、传统的女性形象。当“善”女人的内心欲望与其自身传统观念及外界现实相冲突后,她们最终只能退回到原有的生活模式,施蛰存借心理分析去描写她们在新文化冲击下的现实状态,以此展示时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和形象在传统道德与都市文化的碰撞下逐渐消解的过程。施蛰存建构的一系列“善”女人形象都是出于“找寻”自身文化身份的冲动,他将自己的困惑、彷徨与焦虑的文化心理投射到笔下的人物身上。本文尝试采用意象分析的方式,通过解读施蛰存作品中的“善”女人形象,分析其与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相结合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关键词] 施蛰存; “找寻“心理; “善”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找寻“心理 “善”女
下载PDF
中国女学会考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晓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中国女学会是近代第一个由中国女性组织的团体,不过由于史料稀缺,对这一社团从出现到涣散的过程及其影响,始终缺乏完整的考察。通过利用与中国女学会同气连枝的中国女学堂以及《女学报》的散碎史料,从中可钩稽出中国女学会的始末:创意... 中国女学会是近代第一个由中国女性组织的团体,不过由于史料稀缺,对这一社团从出现到涣散的过程及其影响,始终缺乏完整的考察。通过利用与中国女学会同气连枝的中国女学堂以及《女学报》的散碎史料,从中可钩稽出中国女学会的始末:创意始见于1898年3月初;在问世过程中,受到了《法国女学会》一则新闻的影响;在与女学堂、《女学报》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女学会本为根本,却未开展过独立的活动;会员主体为中国女学堂的教职员、内董事及《女学报》主笔;1898年10月,因受到慈禧严禁立会、查拿入会者懿旨的政治压力而消歇;但其精神尚遗传至1902年5月成立的上海女学会,甚至1911年2月创建的世界女子协会,仍可视为其余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会 中国学堂 学报》 经元 《法国学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