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王”与“四僧”在士人精神上的异同
1
作者 雷涛 《艺术探索》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四王""四僧"在修身、弘道的态度上异曲同工,但在面对传统和笔墨技法时呈现出不同的观念。"四僧"的艺术追求更加符合士人精神的终极关怀。对"四王""四僧"艺术观念和士人精神的探讨... "四王""四僧"在修身、弘道的态度上异曲同工,但在面对传统和笔墨技法时呈现出不同的观念。"四僧"的艺术追求更加符合士人精神的终极关怀。对"四王""四僧"艺术观念和士人精神的探讨对今天的中国绘画艺术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王” “四僧” 士人精神 笔墨技法
下载PDF
浅析“四王”“四僧”的笔墨趣味
2
作者 黄浣尘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9期20-21,共2页
文章以"四王"和"四僧"的绘画笔墨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他们作品中的意象探讨其不同的笔墨趣味,认为"四僧"讲究"笔在意先",运笔以神;"四王"刻意追求笔墨的老到,也值得我们肯定。究其根源... 文章以"四王"和"四僧"的绘画笔墨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他们作品中的意象探讨其不同的笔墨趣味,认为"四僧"讲究"笔在意先",运笔以神;"四王"刻意追求笔墨的老到,也值得我们肯定。究其根源,这是"四王"与"四僧"在绘画表现方式上的不同,两者都是中国画艺术的优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王” “四僧” 笔墨
下载PDF
清代文人画中的“四王”与“四僧”
3
作者 陈莹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四王” “四僧” 文人画 清代文人 董其昌 艺术创作 王时敏 艺术成就 山水画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流光溢彩的清初“四僧”之成就——小议清初“四僧”对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
4
作者 汤慧杰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期298-299,共2页
明清交接之际,中国涌现了许多遗民画家,其中最有名望的就是八大山人、石涛、石豁、弘仁这4位遁迹空门的画家。他们不畏强权,维护正义,热爱自己的国家,因此他们愤世嫉俗,脱离尘世的纷扰,在灵山秀水的陶冶下创作了许多至今为人称... 明清交接之际,中国涌现了许多遗民画家,其中最有名望的就是八大山人、石涛、石豁、弘仁这4位遁迹空门的画家。他们不畏强权,维护正义,热爱自己的国家,因此他们愤世嫉俗,脱离尘世的纷扰,在灵山秀水的陶冶下创作了许多至今为人称道的佳作,至今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增光添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四僧”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
下载PDF
“四王”“四僧”在师·承·变关系中的艺术精神体现
5
作者 黄浣尘 《艺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中国画自原始社会开始孕育、战国时期形成以来,一直持续发展,虽有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都和后世的中国画家不断学习前人有重要关联。文章从"师古"上艺术精神的体现以及在承和变关系中艺术精神的体现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四王” “四僧” 艺术精神
原文传递
“四僧”小议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93-94,共10页
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是活跃于清初的四位僧人画家,画史上合称“四僧”。近日我在为《故宫藏珍品文物全集·四僧绘画》卷(扌先)写“导论”时,对“四僧”的资料稍稍作了整理,发觉其中许多大家熟知的事情其实存在问题或被忽略,... 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是活跃于清初的四位僧人画家,画史上合称“四僧”。近日我在为《故宫藏珍品文物全集·四僧绘画》卷(扌先)写“导论”时,对“四僧”的资料稍稍作了整理,发觉其中许多大家熟知的事情其实存在问题或被忽略,值得再讨论,特为拈出,稍作解释,故云“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四僧” 周亮工 故宫博物院 弘仁 山水画 作品 小议 《十百斋书画录》 康熙皇帝
原文传递
弘仁山水画的构图及其影响探究
7
作者 白赫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10期60-62,共3页
弘仁作为清初“四僧”之一,不但艺术成就突出,也是衔接元、明、清三个朝代山水画文脉的重要纽带。其山水画在摹古画风盛行的清代画坛中极具独创精神,作品中具有几何化图式、计白当黑、章法严谨等构图特征。他开创的新安画派在清代画坛... 弘仁作为清初“四僧”之一,不但艺术成就突出,也是衔接元、明、清三个朝代山水画文脉的重要纽带。其山水画在摹古画风盛行的清代画坛中极具独创精神,作品中具有几何化图式、计白当黑、章法严谨等构图特征。他开创的新安画派在清代画坛中也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对继承传统和推动后世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弘仁山水画的构图为研究内容,主要对其构图特点、成因及对后人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仁 山水画 构图 清初“四僧”
下载PDF
石涛的屈原情结与双重人格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作为明朝遗民的艺术家石涛,从人生开始,便纠结上一个根深蒂固的"屈原情结":恋君与自恋。南明政权远逝后,石涛的恋君意识必然让他寻找更现实的依托,这便有了他的两次接驾和北京之行。自恋在艺术家那里表现为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夸... 作为明朝遗民的艺术家石涛,从人生开始,便纠结上一个根深蒂固的"屈原情结":恋君与自恋。南明政权远逝后,石涛的恋君意识必然让他寻找更现实的依托,这便有了他的两次接驾和北京之行。自恋在艺术家那里表现为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夸大,它导致"恋君"的无法实现。失宠愈加激发自恋,这种循环作用下的矛盾,是引发痛苦、导致呻吟的病灶。石涛表现为嘲弄传统、藐视权威,以此显露自我。纵观石涛的艺术观,其核心就是创新,创出一个"我法"来。这是他不甘寂寞的入世精神在艺术上的具体表现。"屈原情结"的本质是功名意识,它是造就中国文人艺术家人格分裂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初期 石涛 屈原情结 双重人格 艺术家 恋君 自恋 “四僧”
下载PDF
山西省博物馆藏张大千作品赏析
9
作者 曹玉琪 《文物世界》 1999年第2期85-85,共1页
山西省博物馆藏张大千作品赏析曹玉琪(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藏有几件国画大师张大干的作品,现择两件早、中年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绍如下(见彩版二)。第一幅《松石图》轴,长96.2、宽31厘米,纸本,墨笔。画面构图简... 山西省博物馆藏张大千作品赏析曹玉琪(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藏有几件国画大师张大干的作品,现择两件早、中年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绍如下(见彩版二)。第一幅《松石图》轴,长96.2、宽31厘米,纸本,墨笔。画面构图简洁,图绘一巨石,用笔中锋折转,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博物馆 作品赏析 张大千 山西 “四僧” 八大山人 画面构图 笔墨 鼎盛期 书画家
下载PDF
浅谈清初山水画的复古与创新
10
作者 张能锐 《才智》 2009年第1期213-213,共1页
清初山水画派别众多,风格多样,总而观之,可以大致分为以"四王"及其传派为代表的复古派和以"四僧"及其传派为代表的创新派两大类型。复古派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对笔墨独立性上的全新开拓;创新派在张扬自我个性的同时... 清初山水画派别众多,风格多样,总而观之,可以大致分为以"四王"及其传派为代表的复古派和以"四僧"及其传派为代表的创新派两大类型。复古派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对笔墨独立性上的全新开拓;创新派在张扬自我个性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传统艺术的总结,这使得清初山水画有着辉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 创新 “四王” “四僧”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的第三次总结
11
作者 邵洛羊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2,共2页
中国画,“笔墨”本身即艺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美。在魏、晋、南北朝间,已有卓越的论述,如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谢赫的《古画品录》等。但对用笔,对线条在绘画创作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中国画 “笔墨” 黄宾虹 董其昌 三次总结 笔墨技法 “四僧” 张彦远 “四王”
原文传递
驶向彼岸:一个不归之途
12
作者 吴燕平 《美术观察》 1998年第4期33-35,共3页
间隔此岸与彼岸的是一片苦海。彼岸因在苦难的尽头,显得格外神秘。人,一旦跳入苦海,便向往着能解脱的彼岸。有承载自身的小舟么?有与风浪抗争的小舟么?是希望的小舟么?艺术创作的路途甘苦相伴。向来的文艺理论都认为,现实生活是艺术创... 间隔此岸与彼岸的是一片苦海。彼岸因在苦难的尽头,显得格外神秘。人,一旦跳入苦海,便向往着能解脱的彼岸。有承载自身的小舟么?有与风浪抗争的小舟么?是希望的小舟么?艺术创作的路途甘苦相伴。向来的文艺理论都认为,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材料,而创作“必须流汗,必须再稍红,再锤打”。艺术是一场炼狱,是一片苦海,拯救自身的是找到适合自身情感需要与相应的视觉表达手段,确切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现实生活 个人风格 艺术个性 文艺理论 语言形式 “四僧” 个性化 画家 视觉表达
原文传递
谈艺随笔三则
13
作者 陈传席 《美术向导》 1996年第3期41-41,共1页
谈艺随笔三则陈传席简与繁齐白石小品极简,其美甚矣。黄宾虹山水极繁,其美甚矣。刘禹锡《陋室铭》,王安石《孟尝君论》,皆寥寥数语,千古不衰。《红楼梦》百余万言,风靡宇内。恽南田曰:“如于越之六千君子,田横之五百壮士,东汉... 谈艺随笔三则陈传席简与繁齐白石小品极简,其美甚矣。黄宾虹山水极繁,其美甚矣。刘禹锡《陋室铭》,王安石《孟尝君论》,皆寥寥数语,千古不衰。《红楼梦》百余万言,风靡宇内。恽南田曰:“如于越之六千君子,田横之五百壮士,东汉之顾厨俊及,岂厌其多。如披裘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锋 八面锋 随笔 《红楼梦》 质实 《陋室铭》 “四僧” 王安石 文人画 陈子庄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欣赏
14
作者 杨诜 《中国美术教育》 1996年第6期24-26,共3页
整个画面流动的线条,跳跃的墨点,组成一层层山冈,一组组树木,密密层层布满画面。山势虽然前后重叠,但气脉相互贯通,宛如一条游龙飞腾而上,因此有人称这种画面结构为“龙脉式”,其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之”字形取势布景。不过王蒙这幅画... 整个画面流动的线条,跳跃的墨点,组成一层层山冈,一组组树木,密密层层布满画面。山势虽然前后重叠,但气脉相互贯通,宛如一条游龙飞腾而上,因此有人称这种画面结构为“龙脉式”,其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之”字形取势布景。不过王蒙这幅画更重视“气势”的表现,有一种气脉的流动感,而且画画繁密而不塞迫,使人觉得既丰富又灵动。如果以王蒙的画与倪瓒的画相比,一繁一简,都达到了艺术的极至。前人评论王画“似繁而简”,倪画“似简而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四僧” “四王” 文人画家 笔墨技巧 文人山水 中国美术教育 作品 文征明
原文传递
试析“南张北溥”早期山水画的艺术渊源与特征
15
作者 黄爱 李历松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第6期4-15,共12页
张大千与溥心畬两位先生是近现代以来活跃于中国画坛的两位名家,1935年于非闇在《北京晨报》公开合称二人为"南张北溥"。张溥二人虽因身世背景与师承渊源的不同,导致两人绘画风格的迥异,但二人却代表着近现代画坛的高度与光... 张大千与溥心畬两位先生是近现代以来活跃于中国画坛的两位名家,1935年于非闇在《北京晨报》公开合称二人为"南张北溥"。张溥二人虽因身世背景与师承渊源的不同,导致两人绘画风格的迥异,但二人却代表着近现代画坛的高度与光芒。本文论及的作品主要以两位先生的早中期山水作品为主,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重要收藏之一,为研究张大千、溥心畬绘画风格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轨迹。本文重点论述张大千和溥心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重塑他们所处时代的精气神,进一步演绎这一南一北不同区域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古为我法 绘画“南北宗论” “四僧” “四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