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打造“四声”课堂
1
作者 舒冬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35期97-97,共1页
课堂应该是处处充满灵性和活力, 那么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多声部重唱, 课堂应多一点学生的笑声、 问答声、 读书声、 掌声, 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幸福的, 是快乐的, 不再让整个课堂就像一潭平静的湖水, 缺少高潮迭起.
关键词 “四声” 课堂
下载PDF
《汉语大字典》征引《四声篇海》指瑕
2
作者 魏娜 张青松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71-76,F0002,共7页
作为一部重要的现代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在征引《四声篇海》时存在一些疏误,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文字错误、断句不妥、改变表述方式、节引不当。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的探讨,不仅能对《四声篇海》的整理有所裨益,而且能为《汉语大字... 作为一部重要的现代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在征引《四声篇海》时存在一些疏误,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文字错误、断句不妥、改变表述方式、节引不当。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的探讨,不仅能对《四声篇海》的整理有所裨益,而且能为《汉语大字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篇海》 《汉语大字典》 征引 疏误
下载PDF
从《四声通解》译注《中原音韵》看早期官话入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南 《励耘语言学刊》 2006年第2期210-225,共16页
朝鲜李朝中宗时代汉学家崔世珍,在他的《四声通解》中引述并以谚文译注了部分《中原音韵》入声字音,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对《中原音韵》入声字拟音的语料。从中可推知在崔世珍心目中,《中原音韵》的入声自成一类,且带有喉塞韵尾。这位16世... 朝鲜李朝中宗时代汉学家崔世珍,在他的《四声通解》中引述并以谚文译注了部分《中原音韵》入声字音,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对《中原音韵》入声字拟音的语料。从中可推知在崔世珍心目中,《中原音韵》的入声自成一类,且带有喉塞韵尾。这位16世纪语言学家的意见,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通解》 早期官话 《中原音韵》 人声
下载PDF
“四时五行”与两汉之际的“四声五色”——桓谭对“四时五行之乐”的贡献及其文学意义
4
作者 孙少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2-16,共5页
四时、五行与四声、五色、方位的对应关系,在《管子》《吕氏春秋》《礼记·月令》,以及汉代《淮南子》、桓谭《新论》一直就有记载。相对完善的观念的出现,是《淮南子》时期的事情。桓谭提出的"四时五行"与"四声五色... 四时、五行与四声、五色、方位的对应关系,在《管子》《吕氏春秋》《礼记·月令》,以及汉代《淮南子》、桓谭《新论》一直就有记载。相对完善的观念的出现,是《淮南子》时期的事情。桓谭提出的"四时五行"与"四声五色"的关系,主要参考的是《淮南子》的论述。桓谭将四季(秋冬春夏,另加一季夏)、五行(土金水木火)与五声(宫商角徵羽)、五色(黄白黑青赤)、五方(中西北东南)相配,体现的是汉人的音乐思想与时令、五行、方位的内在关系,与汉赋之美有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五行 四声五色 桓谭
下载PDF
《新集古文四声韵》与《集古文韵》字形来源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民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277-287,共11页
夏竦的《古文四声韵》是现存重要的传抄古文字书。该书的两个重要版本《新集古文四声韵》与《集古文韵》之间字形来源的差异,有80处之多。本文从六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造成这些来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传抄古文 《集古文韵》 《古文四声韵》
下载PDF
《改并四声篇海》文献研究综述
6
作者 徐丽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改并四声篇海》概况介绍、文字学角度、训诂学角度、音韵学角度等四个方面对学界研究《改并四声篇海》的文献进行分类综述,并对前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改并四声篇海》 文字学 训诂学 音韵学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朝鲜《四声通解》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上的价值
7
作者 林升圭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四声通解》是16世纪韩国朝鲜时代的一本韵书,该书是为了朝鲜人学习汉语语音和词汇而编写的一种工具书。通过该书和中国韵书、《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教材之间的比较,我们发现了本书的编排体例明显地反映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 《四声通解》是16世纪韩国朝鲜时代的一本韵书,该书是为了朝鲜人学习汉语语音和词汇而编写的一种工具书。通过该书和中国韵书、《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教材之间的比较,我们发现了本书的编排体例明显地反映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韩语特征,即以"韵部与字母第一,声调第二"为原则来编写。这是与中国传统韵书《广韵》有所不同的,而与元代韵书《蒙古字韵》完全一致,而且与现代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和工具书的语音教学部分的体例之间也有一致性。我们可以说《四声通解》是在"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编写的一种汉语语音学习参考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通解》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史 汉语语音教学
下载PDF
《新集古文四声韵》与《集古文韵》卷三差异性研究
8
作者 刘建民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新集古文四声韵》和《集古文韵》,是现存与夏竦《古文四声韵》有关的两个重要传抄古文字书版本。二者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对其成因作了探讨。
关键词 传抄古文 《古文四声韵》 《集古文韵》
下载PDF
清末北京话教材《四声联珠》反复问句研究
9
作者 张洪健 《现代语文》 2020年第6期92-97,共6页
结合汉语反复问句的发展历史,对日本明治时期北京话教材《四声联珠》中反复问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从中发现了清末北京话反复问句的语言特征。清末北京话已然体和未然体反复问句的主要形式分别是“VP没有”和“V-不-V”,前者多带时... 结合汉语反复问句的发展历史,对日本明治时期北京话教材《四声联珠》中反复问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从中发现了清末北京话反复问句的语言特征。清末北京话已然体和未然体反复问句的主要形式分别是“VP没有”和“V-不-V”,前者多带时体标记,后者则多为附加问形式。存现式反复问句多用“VO-没-V”,而很少使用“V-没-V”。在《四声联珠》中,“VP-Neg-VP”的使用次数要远远超过“VP-Neg”;在“VP-Neg”中的否定词,“没有”的用例要多于“不”和“否”。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清末北京话反复问句的历史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联珠》 反复问句 清末北京话 语言特征 历史层次
下载PDF
徐渭“本色论”在《四声猿》中的体现
10
作者 杨晓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1-86,共6页
“本色”的概念由来已久,明戏曲家徐渭上承前代的本色理论,将其引入戏曲批评的领域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徐渭在《南词叙录》《西厢序》《题昆仑奴杂剧后》等多种戏曲批评中推崇“本色论”,在《四声猿》杂剧中从语言、人物、曲律、体制方... “本色”的概念由来已久,明戏曲家徐渭上承前代的本色理论,将其引入戏曲批评的领域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徐渭在《南词叙录》《西厢序》《题昆仑奴杂剧后》等多种戏曲批评中推崇“本色论”,在《四声猿》杂剧中从语言、人物、曲律、体制方面很好地展现出“本色论”的具体内涵。从语言上讲,徐渭强调“俗”,即一种通俗化、生活化的自然,它的内涵要求是体现生活,流露真情;从人物上讲,徐渭要求“真”,即要求人物个性化,符合他们各自的身份、个性;从曲律、体制上讲,徐渭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固有体制,灵活运用南北曲,采用最能表现凸显人物性格、形象和剧情内容的方式,一切以“本色”为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本色论 四声猿》 《南词叙录》
下载PDF
夏承焘与夏敬观词学交游考论
11
作者 张燕芹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民国词坛大家夏承焘与夏敬观的词学交游可分两阶段:一是1929年至1938年,夏承焘在杭州,夏敬观在上海,主要以信函往来;二是1939年至1942年,夏承焘因战乱避居沪上,以午社雅集为中心,与夏敬观交往密切。民国时期是“二夏”词学“交集”期,... 民国词坛大家夏承焘与夏敬观的词学交游可分两阶段:一是1929年至1938年,夏承焘在杭州,夏敬观在上海,主要以信函往来;二是1939年至1942年,夏承焘因战乱避居沪上,以午社雅集为中心,与夏敬观交往密切。民国时期是“二夏”词学“交集”期,其交游具有层递性与连续性。夏敬观提携夏承焘,体现词学代代承衍;同为“新变派”,二人围绕“四声之争”辨议词学,共同架构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过渡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承焘 夏敬观 词学交游 午社 “四声之争” 民国词坛
下载PDF
明代大型字书《详校篇海》释义研究
12
作者 杨琦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0期47-54,共8页
通过对《详校篇海》和《四声篇海》释义的逐条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详校篇海》在释义方面的特点:内容上,博采众说,增补义项;体例上,删除引例,力求简明;排列上,调整排序,不拘《说文》之训;引证上,沿用汉唐旧注,亦补录宋人注疏。同时,《详... 通过对《详校篇海》和《四声篇海》释义的逐条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详校篇海》在释义方面的特点:内容上,博采众说,增补义项;体例上,删除引例,力求简明;排列上,调整排序,不拘《说文》之训;引证上,沿用汉唐旧注,亦补录宋人注疏。同时,《详校篇海》的释义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义项缺失、同义义项设置混乱、引用断章取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校篇海》 四声篇海》 释义 特点
下载PDF
南朝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之关系考察
13
作者 龚贤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3,共4页
汉语"四声"中国本有,非自印度输入。在南朝沈约等人发现"四声"之前,汉语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语音系统。周颙、王融、沈约等人从这个语音系统中发现并总结出"四声"、"八病",从而产生了永明体... 汉语"四声"中国本有,非自印度输入。在南朝沈约等人发现"四声"之前,汉语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语音系统。周颙、王融、沈约等人从这个语音系统中发现并总结出"四声"、"八病",从而产生了永明体诗歌。魏晋南朝时期,佛经传入中土时梵音并没有随之大规模传入。即使有一部分传入,因为梵汉两种语言的语音适应对方极为困难,故只有极少部分人掌握;亦因为掌握的困难而难以产生重大影响,如导致汉语"四声"产生这样的重大事件。佛经转读与永明体的产生二者之间是平行关系,佛经转读对永明体的产生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四声” 永明体 佛经转读
下载PDF
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新探
14
作者 龚贤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1-84,共4页
汉语"四声"中国本有,非自印度输入。在南朝沈约等人发现"四声"之前,汉语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语音系统。周颙、王融、沈约等人从这个语音系统中发现并总结出"四声"、"八病",从而产生了永明体... 汉语"四声"中国本有,非自印度输入。在南朝沈约等人发现"四声"之前,汉语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语音系统。周颙、王融、沈约等人从这个语音系统中发现并总结出"四声"、"八病",从而产生了永明体诗歌。魏晋南朝时期,佛经传入中土时梵音并没有随之大规模传入。即使有一部分传入,因为梵汉两种语言的语音适应对方极为困难,故只有极少部分人掌握;亦因为掌握的困难而难以产生重大影响,如导致汉语"四声"产生这样的重大事件。佛经转读与永明体的产生二者之间是平行关系,佛经转读对永明体的产生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四声” 永明体 佛经转读
下载PDF
论南朝佛经转读与永明体的产生是平行关系
15
作者 龚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23-26,共4页
汉语"四声"中国本有,非自印度输入。在南朝沈约等人发现"四声"之前,汉语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语音系统。周颙、王融、沈约等人从这个语音系统中发现并总结出"四声"、"八病",从而产生了永明体... 汉语"四声"中国本有,非自印度输入。在南朝沈约等人发现"四声"之前,汉语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语音系统。周颙、王融、沈约等人从这个语音系统中发现并总结出"四声"、"八病",从而产生了永明体诗歌。魏晋南朝时期,佛经传入中土时梵音并没有随之大规模传入。即使有一部分传入,因为梵汉两种语言的语音适应对方极为困难,故只有极少部分人掌握;亦因为掌握的困难而难以产生重大影响,如导致汉语"四声"产生这样的重大事件。佛经转读与永明体的产生二者之间是平行关系,佛经转读对永明体的产生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四声” 永明体 佛经转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古文学研究与佛教的因缘——以《孔雀东南飞》和“永明声律论”的争议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共9页
围绕中古文学与佛教的关系,在20世纪有过两场旷日持久的重要讨论:一次是关于《孔雀东南飞》是否受到印度《佛本行赞》的影响,一次是关于永明"四声说"是否来源于印度古时声明论的三声。前一场争论由梁启超于20年代挑起,胡适、... 围绕中古文学与佛教的关系,在20世纪有过两场旷日持久的重要讨论:一次是关于《孔雀东南飞》是否受到印度《佛本行赞》的影响,一次是关于永明"四声说"是否来源于印度古时声明论的三声。前一场争论由梁启超于20年代挑起,胡适、黄节、陆侃如等文学史专家都卷入其中。后一场争论由陈寅恪于30年代挑起,因为涉及佛教史实、语言音韵学等更大范围的问题,也吸引了更多学者加入论战,包括郭绍虞、汤用彤、饶宗颐、周一良等都各有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文学 佛教 《孔雀东南飞》 “四声说”
下载PDF
Mixed noise removal for color images using quaternion representation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定成 田宇航 +1 位作者 陈北京 舒华忠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3期347-352,共6页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store color noisy images with the mixture of Gaussian noise and impulse noise,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using the quaternion-based holistic processing idea for color images.First,a color i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store color noisy images with the mixture of Gaussian noise and impulse noise,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using the quaternion-based holistic processing idea for color images.First,a color image is represented by a pure quaternion matrix.Secondl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ussian noise and the impulse noise,an algorithm based on quaternion directional vector order statistics is used to detect the impulse noise. Finally,the quaternion optimal weights non-local means filter (QOWNLMF)for Gaussian noise removal is improved for the mixed noise removal.The detected impulse noise pixels are not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weights.Experimental results on five standard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commonly used robust outlyingness ratio-nonlocal means (ROR-NLM)algorithm and the optimal weights mixed filter (OW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 image denoising Gaussian noise impulse noise mixed noise QUATERNION
下载PDF
郭店简古文二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琳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5期1-3,6,共4页
本文根据北宋夏辣《古文四声韵》一书辑录的字形,对郭店简的“达”字形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对《语丛》中“兢”字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 《古文四声韵》 释达 省简 饰笔 释兢
下载PDF
程迥《古韵通式》及古音说通考
19
作者 张民权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1,共4页
宋代学者程迥,著《古韵通式》一书,从《文选》中摘出五十余例古诗文协韵的例子,总结出古人诗文协韵的方式,所谓“四声互用,切响通用”,与吴棫古韵通转说相呼应欢?关于“切响”问题后人误解者甚多,至今无确解。本文立足于文献考证,对... 宋代学者程迥,著《古韵通式》一书,从《文选》中摘出五十余例古诗文协韵的例子,总结出古人诗文协韵的方式,所谓“四声互用,切响通用”,与吴棫古韵通转说相呼应欢?关于“切响”问题后人误解者甚多,至今无确解。本文立足于文献考证,对“切响”问题着重进行了考释,可澄清其中一些是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迥 《古韵通式》 四声互用 切响通用 反切取韵
下载PDF
宋代四川诗文用韵阴入通押所反映的通语与方音现象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晓南 《励耘语言学刊》 2011年第1期126-145,共20页
穷尽宋代四川地区诗文用韵材料,得到56例阴入通押。与《中原音韵》比较,其中30例同于元代入派三声的格局,另外26例中有21例与反映本地方音的阴声韵之间的特殊通押条例相对应。由此得出阴入通押并非偶然,而是表现了宋代四川地区的实际语... 穷尽宋代四川地区诗文用韵材料,得到56例阴入通押。与《中原音韵》比较,其中30例同于元代入派三声的格局,另外26例中有21例与反映本地方音的阴声韵之间的特殊通押条例相对应。由此得出阴入通押并非偶然,而是表现了宋代四川地区的实际语音的观点。并且,在这个实际语音中包含通语与方音两个层面。文章还对阴入通押的音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入声韵 通语 四川方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