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直为民”机制:基层整体性治理的新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任敏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57,共10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广泛和最基础的部分,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为基层政权的悬浮化、基层政权的内卷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和行为模式的运动化等方面。贵州省凤冈县探索实施的"党群直议话民事、干...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广泛和最基础的部分,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为基层政权的悬浮化、基层政权的内卷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和行为模式的运动化等方面。贵州省凤冈县探索实施的"党群直议话民事、干群直通连民心、县乡直达惠民利、民生直办解民忧"的"四直为民"机制,是基层整体性治理的新探索。通过"直达"实现整体性治理层级的整合,通过"直办"实现整体性治理功能的整合,通过"直议"建立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机制,通过"直通"建立整体性治理的信任机制。整体性治理理论解释了这个新机制是如何突破各项困境,进而提供符合民众需求的精准公共服务的。"四直为民"的整体性治理实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性以及整合、协调、责任、信任的技术理性,使得"善治"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直为民” 基层整体性治理 协调机制 整合机制 信任机制
下载PDF
地方治理创新活动的公共价值绩效解析——以贵州省凤冈县“四直为民”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志军 支广东 刘强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7,共13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创新活动能否产生公共价值绩效?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模型(PV-GPG模型)通过政府绩效的三大要素((A)价值建构(B)组织管理(C)协同领导)能够回答此问题。公共话语需求建构、公共事务公平合理、公共领导协... 以人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创新活动能否产生公共价值绩效?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模型(PV-GPG模型)通过政府绩效的三大要素((A)价值建构(B)组织管理(C)协同领导)能够回答此问题。公共话语需求建构、公共事务公平合理、公共领导协同提升是“四直为民”协商机制产生公共价值绩效的三大来源;政策过程参与、行政体制改革、服务流程再造是公共价值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路径。作为公共价值绩效产生结果和过程的阐述,公共价值绩效生产的三条路径与绩效生产结果的三个来源相互强化、相互吸附,合力推动公共价值的创造生产。“四直为民”需要与其他案例研究共同致力于迈向社会全体的可能性解释。未来的公共价值管理研究要聚焦国家治理改革和服务创新等具体实践,形成中国经验贡献于国际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直为民” 地方治理创新 公共价值 绩效生产
下载PDF
基层协商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机理考察与优化路径——以贵州凤冈县“四直为民”模式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志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7,共11页
立体多向互动是基层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协商民主贯彻在地方治理实践中表现为一个上下关系互联、内外体制多向互动的治理现代化过程。凤冈县'四直为民'作为一项在县域范围内推行的基层协商实践,其治理机制的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 立体多向互动是基层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协商民主贯彻在地方治理实践中表现为一个上下关系互联、内外体制多向互动的治理现代化过程。凤冈县'四直为民'作为一项在县域范围内推行的基层协商实践,其治理机制的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途径符合协商型地方治理的目标,其基本结构、方式和效果体现承接上级要求和回应社会需求的任务,满足联结上下关系和打通内外体制的要素。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四直为民'基层协商为代表的地方治理现代化实践意味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沿着党内民主向社会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道路迈出了坚实步伐。'四直为民'治理模式的制度化和长期化运行,需要汇入县域作为地方治理现代化自变量的观察要素,嵌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转换使命,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以及融入基层社会秩序重塑碎片化治理的稳定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直为民” 基层协商 协商型治理 地方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四直为民”: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雪峰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5-90,共6页
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多样的系统工程。贵州省凤冈县通过联系服务群众创新提出“四直为民”,在强化自治德治法治“三治”方式过程中,突出以党委核心领导、多元治理主体、社会协同共治和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 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多样的系统工程。贵州省凤冈县通过联系服务群众创新提出“四直为民”,在强化自治德治法治“三治”方式过程中,突出以党委核心领导、多元治理主体、社会协同共治和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深化和拓展基层服务型建设。但从议事主体、模式构建、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来看,还应从实践应用中不断反思并寻找新的突破口,以此实现乡村治理体制共建共治共享的“三共”社会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治理 “四直为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