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五四”文学中“国”与“民”关系的演变轨迹
- 1
-
-
作者
李婕雅
-
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2期28-33,共6页
-
文摘
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启蒙思想家最初关注“国民”一词中蕴含的国家意识和国家价值。随着文学革命主张的提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文学把“国民”放在社会层面进行考量,在“国”与“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然而,“五四”时期的文学家并没有围绕着“国”与“民”关系进行深入探索,也未能通过创作实践将思考的结果恰当地书写出来。文学家难以摆脱倡导个人权利和个体意识的惯性,以致在“个人本位”与“群体意识”之间摇摆不定,并且以孤立的眼光去看待“国”与“民”的关系,因此未能实现书写“国民”的理想。
-
关键词
文学思想
“五四”文学
国民文学
“国”与“民”关系
-
Keywords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citizens
“nation-citizen”relations
nation-citizen literature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