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光影戏”的变迁与超越——“国片复兴”运动与中国电影公共领域的萌芽和发展
1
作者 刘君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3-39,149,共7页
文章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电影向公共领域的萌芽与成长图景。尽管电影技术是以商业营利和娱乐大众的面孔自西方引入中国,但20世纪20年代的民族电影业发展,包括早期一批宣扬封建道德观念的影片的"爆红",让国民政府... 文章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电影向公共领域的萌芽与成长图景。尽管电影技术是以商业营利和娱乐大众的面孔自西方引入中国,但20世纪20年代的民族电影业发展,包括早期一批宣扬封建道德观念的影片的"爆红",让国民政府与社会人士都看到了电影远胜于其他载体的传播功能。这成为社会各方面力量逐步介入电影,并对电影实施渗透、参与和控制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罗明佑的从影实践以及"国片复兴"运动将电影剥离强势的商业话语势力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教化传统,建构其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的萌芽形态。由此,中国电影逐渐跨越商业资本话语,不断地介入公共事务,持续地制造公共舆论,孕育出它作为公共领域的特征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电影 公共领域 “国片复兴运动 罗明佑 商业话语
下载PDF
节奏表述与“中和之美”--剖析“国片复兴”运动下的朱石麟创作特点
2
作者 许海燕 《电影新作》 2015年第3期83-87,共5页
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以联华影业公司为首的电影公司纷纷发起的拯救中国电影的"国片复兴运动"。在运动的号召下,朱石麟作为联华影业的代表,在30年代拍出《恋爱与义务》、《慈母曲》等许多优秀作品,由于众多作... 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以联华影业公司为首的电影公司纷纷发起的拯救中国电影的"国片复兴运动"。在运动的号召下,朱石麟作为联华影业的代表,在30年代拍出《恋爱与义务》、《慈母曲》等许多优秀作品,由于众多作品在战火中遗失,本文将从以上两部现存影片入手,剖析"国片复兴运动"下的朱石麟电影的节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片复兴运动” “中和之美” 电影节奏 《慈母曲》 《恋爱与义务》
原文传递
从“泛主题”到“知觉革命”——从剧作演化看“国片复兴”到“新兴电影”的嬗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安燕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5-98,共4页
关键词 “国片复兴运动” “新兴电影运动” 中国电影史 “泛主题” “知觉革命” 叙述模式 影片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