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
作者 郭镇之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 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述
下载PDF
跨越文化边界: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的传播美学微探
2
作者 吴雷 唐远清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7期61-64,共4页
《美美与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国际文化交流节目,该节目注重传播美学策略的运用,带领观众领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丰硕成果,实现了中国审美经验与世界语境的同频共振。《美美与共》着力坚持以... 《美美与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国际文化交流节目,该节目注重传播美学策略的运用,带领观众领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丰硕成果,实现了中国审美经验与世界语境的同频共振。《美美与共》着力坚持以美为媒、展现传播之美、实现美的传播,立足全人类视角传播人类文明之美,构建基于传播美学的故事共同体,激发跨越文化边界的审美共通感,为电视节目创作的国际化表达探索出了一条全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文化边界 传播美学 《美美与共》
下载PDF
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与路径探索——专访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
3
作者 魏静静 《基础外语教育》 2024年第5期24-27,109,共5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关键。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青少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其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可以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关键。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青少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其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可以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采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孙教授分享了他对讲述中国故事和文化传播的见解,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交流 文化传承与创新 同济大学 策略与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孙宜 全球化背景下 新的活力
下载PDF
国际传播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4
作者 梁辰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应对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大趋势的挑战,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非常必要的任务。本文剖析了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将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学生跨文化... 为应对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大趋势的挑战,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非常必要的任务。本文剖析了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将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并论述了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及课程实施的策略,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大学生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构建全球奥林匹克研究共同体: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第十六届国际奥运及残奥研究学术大会、第四届国际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专题研讨会述评
5
作者 梁芳 茹秀英 石伟东 《体育教学》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2024年巴黎奥运会召开前夕,在国际奥委会主导下,代表奥林匹克研究国际前沿水平两个重要会议分别在法国贝桑松、瑞士洛桑举行,会上聚集了国内外奥林匹克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创新性的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本文作者结合... 2024年巴黎奥运会召开前夕,在国际奥委会主导下,代表奥林匹克研究国际前沿水平两个重要会议分别在法国贝桑松、瑞士洛桑举行,会上聚集了国内外奥林匹克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创新性的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本文作者结合参会实践经历和会议成果,对目前国内外奥林匹克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奥林匹克研究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研究 文化交流 国际合作 全球奥林匹克研究共同体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传播交流》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晓侃 《传媒》 CSSCI 2024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成为国家文化自信和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成为国家文化自信和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传播交流》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交流 文化自信 信息技术 国际交流 世界舞台 我国传统文化 软实力提升
下载PDF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职业教育“鲁班工坊”国际化推进策略探究
7
作者 于易民 江唯 宋世宁 《广西教育》 2024年第15期50-54,共5页
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对跨文化交流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鲁班工坊”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代表项目,其发展为研究职业教育国际化、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发挥“鲁班工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要在宏观上完善法律保障... 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对跨文化交流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鲁班工坊”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代表项目,其发展为研究职业教育国际化、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发挥“鲁班工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要在宏观上完善法律保障,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在中观上加强课程与教师队伍建设,明确“鲁班工坊”的教育目标;在微观上以个体为文化交流的对象,注重“意见领袖”在宣传中的作用,以达到职业教育国际化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职业教育国际 “鲁班工坊”
下载PDF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国际文化传播新格局
8
作者 洪向华 杨佳惠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正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精准认知,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正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精准认知,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世界交往联系日益密切的时代语境下,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国际文化传播新格局是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能够为其提供价值共识、文化底蕴和交往范式。新形势下,要以三大全球倡议为主要发力点,通过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国际文化传播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国际传播 三大全球倡议 国际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从话语交流到文化认同: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双重跨越
9
作者 顾栋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68,共7页
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国国际形象的现实要求,也是去“西方中心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是在全球化、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中展开的,不仅面临西方话语霸权、中西文化差异等客观问题... 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国国际形象的现实要求,也是去“西方中心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是在全球化、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中展开的,不仅面临西方话语霸权、中西文化差异等客观问题,也面临对外沟通交流不够、汉语直接输出较难等主观问题。为此,要创新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理念、机制、方式等,优化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环境,在对话中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此外,还要以精准化的表达传播中国声音,以柔性化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以本土化的方式降低文化折扣,以市场化的方式培育中国品牌,实现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从话语输出到文化输出、从国际交流到国际认同的双重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国际传播 话语交流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豫园灯会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10
作者 黄震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6期45-47,共3页
豫园灯会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豫园灯会的文化意蕴,揭示了其在社会交往与民俗风情、吉祥寓意与文化象征方面的丰富... 豫园灯会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豫园灯会的文化意蕴,揭示了其在社会交往与民俗风情、吉祥寓意与文化象征方面的丰富内涵。同时,本文也着重分析了豫园灯会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价值,包括展示东方文化与艺术魅力,搭建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桥梁,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豫园灯会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的重要纽带,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园灯会 文化意蕴 国际文化交流 价值
下载PDF
开启新时代运河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国际传播对话”综述
11
作者 徐和建 张轶群 +1 位作者 陈光 马小龙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2023年11月14日,“情景交融文明互鉴”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国际传播对话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活动邀请政产学研专家学者、中外媒体代表等,从情、景、交、融四个层面展开,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就“情:传情千年的运河故事”“景:运河... 2023年11月14日,“情景交融文明互鉴”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国际传播对话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活动邀请政产学研专家学者、中外媒体代表等,从情、景、交、融四个层面展开,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就“情:传情千年的运河故事”“景:运河图景历久弥新”“交:运河文明交流互鉴”“融:加强国际传播讲好运河故事”等议题展开讨论,共话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叙事,共同探讨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创新表达,以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和“思想盛宴”,助推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开启新时代大运河国际传播、运河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国际传播 情景交融 文明互鉴
下载PDF
湖南红色文化在国际教育教学交流中的传播价值与策略
12
作者 刘子瑜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9期82-84,共3页
文章探讨湖南红色文化在国际教育教学交流中的传播价值以及有效的传播策略,并强调其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重要意义。通过内容创新与多元化展示、跨文化传播与本土化表达、社交媒体与网络传播以及教育合作与学术交流等多元化手段,... 文章探讨湖南红色文化在国际教育教学交流中的传播价值以及有效的传播策略,并强调其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重要意义。通过内容创新与多元化展示、跨文化传播与本土化表达、社交媒体与网络传播以及教育合作与学术交流等多元化手段,湖南红色文化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魅力。文章不仅提出了湖南红色文化在国际教育教学交流中的具体的传播策略,还展望了未来湖南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国际教育教学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红色文化 国际教育教学交流 传播价值 传播策略
下载PDF
展览、旅行与中国艺术书写:以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为中心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
13
作者 张露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47,共15页
这篇论文以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期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以及其上海预展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艺术迁移和旅行在二十世纪初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中国与英国机构中的历... 这篇论文以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期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以及其上海预展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艺术迁移和旅行在二十世纪初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中国与英国机构中的历史文献与照片的审视,作者重新构建并解构了中国艺术在该展览中的移动,以及中国和英国双方人员之间的交流。这一展览为当时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面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时,展览中的中国艺术品被有意地去语境化和重新语境化,再加上地点和场合的战略性转移,这些展品成为确定中华民国政府合法性和树立积极国家形象的有力象征。艺术流动与文化外交为展品赋予了丰富的意义,有助于展览的整体成功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展览期间,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促进了艺术理念和技术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中西之间的艺术理解和合作。基于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到英国的旅行中的交通、人工、科技、活动,以及他们对于外国文化的感知和解读,旨在探讨在早期全球化的语境下,通过旅行展示的中国现代化形象,中国希望加入世界的愿景,以及在这些旅行中,中国如何展现其国家形象,并加强国族认同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故宫博物院 文化外交 艺术迁移 文化交流 现代性
下载PDF
“中外影视文化交流中的文明互鉴与文化融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州召开
14
作者 魏丽娜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外影视文化交流中的文明互鉴与文化融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州师范学院、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影视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州师范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承办。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文化融通 浙江省湖州市 影视文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研究 文明互鉴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与文化交流
15
作者 张楠· 靳开羽 《大众文摘》 2024年第22期0105-0107,共3页
新媒体以其即时性、互动性、海量化、个性化等特点正深刻影响着跨文化传播和交流,新媒体打破了地域界 限、加速信息传播,既促进了不同群体间的文化理解又为本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在其发展中也面临数字鸿 沟和文化同质化等挑... 新媒体以其即时性、互动性、海量化、个性化等特点正深刻影响着跨文化传播和交流,新媒体打破了地域界 限、加速信息传播,既促进了不同群体间的文化理解又为本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在其发展中也面临数字鸿 沟和文化同质化等挑战,为更好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需加强监管引导、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增强人文修 养,以开放包容心态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 数字鸿沟 文化同质化
下载PDF
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机制创新研究
16
作者 陶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55-59,共5页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成为维系区域发展的纽带。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能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深中华文化认同并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友善融洽的民族文化关系还可以助力地区的和...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成为维系区域发展的纽带。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能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深中华文化认同并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友善融洽的民族文化关系还可以助力地区的和谐稳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该研究在中国—东盟合作发展背景下,论述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加快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开发及传承传播的角度,探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传播机制的构建,以更高效地实现合作共赢,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民族文化 文化交流 文化传播 机制创新 文化产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的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跨文化交流”探究
17
作者 袁婷悦 《前卫》 2024年第4期0122-0124,共3页
随着我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汉语学习需求也随之增长,因此,需要不断深化高校国际中文教育改革.基于汉语国际课程教学趋势和促进汉语国际化任务的双重影响,对面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国际中文教学专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国际汉语教学... 随着我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汉语学习需求也随之增长,因此,需要不断深化高校国际中文教育改革.基于汉语国际课程教学趋势和促进汉语国际化任务的双重影响,对面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国际中文教学专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国际汉语教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式教学理念 汉语国际教育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数字公域:数字文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新秩序 被引量:2
19
作者 姬德强 李喆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当前,数字文化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首先,数字技术重塑传播主体观念,再造主体实践模式;其次,数字平台与民族国家的互动定义国际传播新边界;再次,数字文化在失序与重构之间衍生国际信息流动新秩序。面对控制和博弈的数... 当前,数字文化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首先,数字技术重塑传播主体观念,再造主体实践模式;其次,数字平台与民族国家的互动定义国际传播新边界;再次,数字文化在失序与重构之间衍生国际信息流动新秩序。面对控制和博弈的数字风险,国际社会产生对数字技术的人文性反思,并延伸出数字文化抵抗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公域传播秩序”概念,以此指向数字文化与国际传播的多维互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数字文化 数字平台 传播秩序 数字公域
下载PDF
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视觉化研究:文化逻辑与运营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红艳 胡安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0,共13页
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当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话语形态。本研究认为,网络文学要实现精准有效传播,成为“注意力经济”秩序下深入人心的中国文化符号,令知识经验谱系不同的海外受众产生... 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当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话语形态。本研究认为,网络文学要实现精准有效传播,成为“注意力经济”秩序下深入人心的中国文化符号,令知识经验谱系不同的海外受众产生价值认同和文化共情,有关各方需要从认识论上高度重视并充分考量全球文化的视觉修辞与图像叙事的审美逻辑;在方法论上则要努力构建网络文学海外题材布局的多元样态,积极营造“文影漫音游”全IP联动的海外运营生态,充分探索多元译者主体协同翻译的机制,自主搭建线上翻译作品、影视改编、动漫改编、短视频改编、有声书音频改编、游戏改编等外文网站及APP协同联运的国际传播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国际传播 视觉化 文化逻辑 运营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