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汉语写作“国际化”研究的可能性——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为例
1
作者 邓如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2-55,共4页
美国爱荷华城的"国际写作计划"可以作为研究当代汉语写作的"国际化"课题的一个案例。通过对中国到访作家在当地的文学活动的细致、动态的观察和描述,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当代汉语写作"国际化"进程... 美国爱荷华城的"国际写作计划"可以作为研究当代汉语写作的"国际化"课题的一个案例。通过对中国到访作家在当地的文学活动的细致、动态的观察和描述,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当代汉语写作"国际化"进程中的种种复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 “国际写作计划” 当代汉语写作 国际
下载PDF
1980年代的中国作家“走出去”现象——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作家出访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阐释价值,但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在邀请作家出访的机构中,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为中国作家阅读、写作以及同海外作家交往提供了难得的机缘,不仅促进... 作家出访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阐释价值,但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在邀请作家出访的机构中,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为中国作家阅读、写作以及同海外作家交往提供了难得的机缘,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学交流,而且以多种方式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深度介入了1980年代的文学演变,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1980年代 中国作家 出访
下载PDF
对话格非:走向世界的当代汉语写作——关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和当代汉语写作“国际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如冰 格非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4-27,共4页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作家在参与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的过程中,与外国作家友好相处相互交流,共同关注世界文学的整体境遇和发展趋向,有力推进了新型中外文学交互模式的构建。透过这一...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作家在参与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的过程中,与外国作家友好相处相互交流,共同关注世界文学的整体境遇和发展趋向,有力推进了新型中外文学交互模式的构建。透过这一交流窗口可以看到,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场域中面临着文化适应与文化冲突、主题选择与艺术表现、民族传统与环球意识、创作的共同性与特殊性等重要问题。本次对话着重关注以下问题:中国作家是如何走向IWP这个"国际文学平台"的,中国作家在异域发生了哪些文化冲突,世界文学有何共同境遇,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格局中有何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当代汉语写作 国际
下载PDF
文化交流和异域视野中的文学交往与创作——汪曾祺书信中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4
作者 俞思超 毕文君 《郑州师范教育》 2021年第3期57-62,共6页
20世纪80年代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是重启中美文坛对话的桥梁,也是中国当代作家走向世界舞台的见证。以1987年前后的书信为线索,可以发现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不仅为汪曾祺文学交往的朋友圈层增添了国际性和区域... 20世纪80年代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是重启中美文坛对话的桥梁,也是中国当代作家走向世界舞台的见证。以1987年前后的书信为线索,可以发现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不仅为汪曾祺文学交往的朋友圈层增添了国际性和区域性的色彩,而且还为他提供了一次进入国际文学语境的体验。异域文明的冲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虽然为汪曾祺的创作带来了一系列的转变,但在文化观照中也促使其重审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意义,并投射在其文学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书信 文学交往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