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传播要素与传播模式
1
作者 马倩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6期234-234,共1页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它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场“ate+”,不仅释放了大众的话语权,也成就了一种全新的个性表达方式。本文将网络拓扑学中的节点、社会学中的弱连带效应等概念融入微博研究中,来探讨微博传播的要素...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它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场“ate+”,不仅释放了大众的话语权,也成就了一种全新的个性表达方式。本文将网络拓扑学中的节点、社会学中的弱连带效应等概念融入微博研究中,来探讨微博传播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而对微博传播模式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传播要素 传播模式 节点 “圈子化”传播
下载PDF
腐败的两种发生机制及防治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虹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6,共8页
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可分为个体性腐败和群体性腐败两种类型,其发生机制各具特点。个体性腐败发生机制依据"需求——目标——行为"模式,可分为认知阶段、需求阶段、目标阶段和用权阶段。群体性腐败发生机制主要体现为"圈... 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可分为个体性腐败和群体性腐败两种类型,其发生机制各具特点。个体性腐败发生机制依据"需求——目标——行为"模式,可分为认知阶段、需求阶段、目标阶段和用权阶段。群体性腐败发生机制主要体现为"圈子化"路径。因此,防治个体性腐败必须完善追责问责机制与激励机制,规范权力的认知和使用,增强领导干部"免疫力";防治群体性腐败必须以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消弭"政治圈子",以良好的社会文化打破"利益圈子",以有针对性的制度遏制"圈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性腐败 群体性腐败 “圈子化” 腐败发生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