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处所”行为构式及动词二语习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富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90,共10页
“在+处所(L)”行为构式有“在L VP”和“VP在L”两类。前者凸显特定处所中动作事件的发生,后者凸显特定处所中动作事件的完成。两类构式对动词准入有句法语义限制。本研究通过图文匹配和语法可接受度判断测试任务,调查英语背景汉语学... “在+处所(L)”行为构式有“在L VP”和“VP在L”两类。前者凸显特定处所中动作事件的发生,后者凸显特定处所中动作事件的完成。两类构式对动词准入有句法语义限制。本研究通过图文匹配和语法可接受度判断测试任务,调查英语背景汉语学习者“在+处所”行为构式的中介语特征。不同水平二语者理解“在L VP”构式义的程度优于“VP在L”,对两类构式中动词准入判断也存在显著差异。输入频率是影响“在+处所”行为构式及动词习得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处所”行为 动词准入 二语习得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文构式“P的N”中“的”的隐现规律量化研究
2
作者 罗洁滢 梁鑫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15-21,共7页
“P(的)N”构式中“的”是否出现(P为代词,N为名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为了探究更深层及更科学直观的构式中“的”的隐现规律,该研究采用量化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行为特征分析方法标注和分析“P(的)N”,发现:一是P和N的数、N... “P(的)N”构式中“的”是否出现(P为代词,N为名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为了探究更深层及更科学直观的构式中“的”的隐现规律,该研究采用量化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行为特征分析方法标注和分析“P(的)N”,发现:一是P和N的数、N的语义类型、N的音节数以及该构式所处的句法位置对“的”的隐现均有影响;二是除了该构式作同位语外,P与N的句法关系对“的”的隐现基本没有影响;三是“的”的隐现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四是该构式作“宾语”时,“的”的使用不仅凸显“P+的”,根据语境的不同,N或整体的信息焦点也有不同程度的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P的N” “的”的隐现 距离象似性原则 语料库语言学 行为特征分析法
下载PDF
言语行为构式的特征及语用研究
3
作者 孙艺玲 刘永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165,共9页
言语行为构式的知识观是基于言语行为表达需求形成的关于构式的群体知识。言语行为构式,不仅具有其他构式的构式观,还具有动态生成性、固化性、规约性三个普遍特征,以及施为性、焦点凸显性、取效性和事件性四个独特特征。言语行为构式... 言语行为构式的知识观是基于言语行为表达需求形成的关于构式的群体知识。言语行为构式,不仅具有其他构式的构式观,还具有动态生成性、固化性、规约性三个普遍特征,以及施为性、焦点凸显性、取效性和事件性四个独特特征。言语行为构式同其他构式一样有着相同的用法观,其高频率的使用推动了从用变到演变的构式化。语力也是其用法观的显著特征,言语行为构式的语力标示不仅体现在常项的词性方面,还体现在其所形成的句类以及语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知识观 施为性 语用频率 语力
下载PDF
VNN构块式中的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 被引量:5
4
作者 钟守满 李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VNN构块式包括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这两种结构都具有给予性特征。由英语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这两种结构同样具有给予性特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客体移动方向和意象图式的分析方法,对二十七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语... VNN构块式包括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这两种结构都具有给予性特征。由英语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这两种结构同样具有给予性特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客体移动方向和意象图式的分析方法,对二十七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语义认知结构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我们发现认知语言学的这三种分析方法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VNN 言语行为动词 语义 解释力 双宾结 宾-补结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构式“在+处所+VP着”存在的独立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雍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4,共6页
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着"隶属于构式"在+L+VP","着"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构式"在+L+VP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着"隶属于构式"在+L+VP","着"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构式"在+L+VP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试图从构式的理据形成、构式意义、构式组件VP的特征、构式对构式论元的选择等方面论证该类"在+L+VP着"作为构式存在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 在+处所 VP着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该X就X”构式的句法功能及其言语行为意图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耀辉 姜海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年第11期74-76,共3页
文章通过对框架构式"该X就X"的句法功能进行考察,表明"该X就X"在句中能够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充当谓语是该构式的主要句法功能,体现出该构式的谓词性语义特征。该构式常常单独以小句形式出现,既可以单独成... 文章通过对框架构式"该X就X"的句法功能进行考察,表明"该X就X"在句中能够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充当谓语是该构式的主要句法功能,体现出该构式的谓词性语义特征。该构式常常单独以小句形式出现,既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多重对举出现,句法位置较为灵活。言语交际意图主要体现言语者的主观建议以及表达按事理顺其自然的情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该X就X 句法功能 言语行为意图
下载PDF
构式“V是V”的言语行为转喻理据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蕾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6-47,共2页
对同义反复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典型构式"N是N"上,而对由动词构建的构式"V是V"的研究甚少。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理据,认为构式"V是V"是言语行为转喻的产物,其识解过程的关键是以言语... 对同义反复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典型构式"N是N"上,而对由动词构建的构式"V是V"的研究甚少。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理据,认为构式"V是V"是言语行为转喻的产物,其识解过程的关键是以言语行为的中段代替整个言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是V" 言语行为转喻 中段
下载PDF
“在+处所+VP着”动态论元结构的最终形成——兼论构式与动词的论元互动规则
8
作者 雍茜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在论元结构中,一些论元之间可以形成多种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关系的变化体现了汉语论元结构的动态性。本文依据认知构式语法,借助动词和论元之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论元互动关系,以"在+处所+VP着"构式为例,来解释这类动态论... 在论元结构中,一些论元之间可以形成多种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关系的变化体现了汉语论元结构的动态性。本文依据认知构式语法,借助动词和论元之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论元互动关系,以"在+处所+VP着"构式为例,来解释这类动态论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结 处所 互动
下载PDF
构式语法理论视角下的汉语处所范畴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春红 刘富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3,共5页
处所范畴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范畴之一,长期以来,汉语学界一直使用"处所"这一术语,但对这一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却从来没有进行过明确的论证。构式语法理论主张用构式义来解释语言现象,依据构式语法理论的观点,汉语处所范畴的构... 处所范畴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范畴之一,长期以来,汉语学界一直使用"处所"这一术语,但对这一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却从来没有进行过明确的论证。构式语法理论主张用构式义来解释语言现象,依据构式语法理论的观点,汉语处所范畴的构式义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对存在主体的描述,另一类的注意窗则在存在处所上,我们对于两种句式的不同感悟可以归结为是由构式造成的,是通过构式解读出了言者的不同心智方式,而图形—背景理论是支持两种不同句式选择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汉语 处所范畴
下载PDF
“建构式生态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及策略
10
作者 周晓侠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第5期75-76,共2页
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教师以此为原则将课堂打造成开放的、具有活动价值的生态课堂,把课堂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展现兴趣爱好并获得快乐。课堂学习行为是建构式生态课堂... 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教师以此为原则将课堂打造成开放的、具有活动价值的生态课堂,把课堂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展现兴趣爱好并获得快乐。课堂学习行为是建构式生态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要成功构建生态课堂,达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就有必要研究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利因素,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行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课堂 课堂学习 学生 行为研究 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先学后教
下载PDF
言语行为构式的界定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艺玲 金晓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4,共8页
言语行为构式是汉语中的一种常见构式。文章在构式语法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提出并界定了言语行为构式。其成立的前提必须是构式同时该类构式可用于言语行为的表达,并在语用上具有口语化、规约化、主观化、交互主观化、预期性与反... 言语行为构式是汉语中的一种常见构式。文章在构式语法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提出并界定了言语行为构式。其成立的前提必须是构式同时该类构式可用于言语行为的表达,并在语用上具有口语化、规约化、主观化、交互主观化、预期性与反预期性的特征。言语行为构式可划分为阐述类言语行为构式、指令类言语行为构式、承诺类言语行为构式、表达类言语行为构式和宣告类言语行为构式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言语行为 界定
下载PDF
言语行为构式的施为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艺玲 刘永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39,共7页
施为性并不是施为动词所特有的,言语行为构式也具有施为性,能够实施言语行为。意向性和适恰性是言语行为构式施为性的两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在这两大条件的基础上言语行为构式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交际意图,有效地实施言语行为。言语行为... 施为性并不是施为动词所特有的,言语行为构式也具有施为性,能够实施言语行为。意向性和适恰性是言语行为构式施为性的两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在这两大条件的基础上言语行为构式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交际意图,有效地实施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构式所实施的施为句多为隐性施为句,在语境的作用下也可以实施间接施为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施为性 意向性
下载PDF
新兴威胁构式“我真的会V”探究
13
作者 骆宇慧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5期2272-2281,共10页
通过BCC语料库查询构式,“我真的会V”得到553条结果。首先,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基础,试图探讨“我真的会V”中所包含的威胁义。对语料进行研究后发现,“我真的会V”作为威胁义构式存在,其中“V”的准入条件多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 通过BCC语料库查询构式,“我真的会V”得到553条结果。首先,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基础,试图探讨“我真的会V”中所包含的威胁义。对语料进行研究后发现,“我真的会V”作为威胁义构式存在,其中“V”的准入条件多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贬义词以及中性词,并且该构式大都单独成句。其次,本文尝试通过全面分析这一构式的适切语境,语义、语用特征来探索该构式形成的动因与机制,认为该构式在浮现过程中涉及两重性以及与其他构式的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言语行为 “我真的会V” 动态浮现 承继
下载PDF
汉语工具构式的句法语义关联——基于行为链的认知探析
14
作者 张翠英 李福印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7-16,共10页
以往汉语工具构式研究多关注某一工具构式,鲜有文章立足于整个工具构式家族,且目前汉语工具构式分类也存在缺陷,各工具构式的构建动因及其间的关联性也尚不明晰。本文立足于行为链视角,从句法语义关联入手对汉语工具构式进行探究,研究发... 以往汉语工具构式研究多关注某一工具构式,鲜有文章立足于整个工具构式家族,且目前汉语工具构式分类也存在缺陷,各工具构式的构建动因及其间的关联性也尚不明晰。本文立足于行为链视角,从句法语义关联入手对汉语工具构式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依据行为链理论,汉语工具构式可细分为八类,各工具构式的不同语义是通过凸显行为链的不同部分实现的,由此便形成了汉语工具构式家族。汉语工具构式间的转换特征表现为“部分对部分”和“不对称性”。同时,本文以汉语为研究对象重新修订了Langacker提出的工具行为链,扩展了其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工具 行为 句法语义关联 凸显
下载PDF
浅论英汉处所宾语构式对比
15
作者 汪颖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0期218-219,共2页
英汉单宾句是英汉中常用的一种句式。文中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单宾构式中非典型受事宾语——处所构式。探究英汉处所构式中的共性和个性,了解英汉处所构式的承继联接,旨在让英汉学习者对处所宾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英汉非常... 英汉单宾句是英汉中常用的一种句式。文中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单宾构式中非典型受事宾语——处所构式。探究英汉处所构式中的共性和个性,了解英汉处所构式的承继联接,旨在让英汉学习者对处所宾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英汉非常规单宾构式的对比研究提供一些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处所宾语 承继联接
下载PDF
言语行为动词与言内行为意义分析——基于构式语法视角
16
作者 刘佳 《济宁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8-62,共5页
Austin言语行为三分法中的言内行为更多关注的是话语意义的本身,对这一层面意义的考察采取的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路,即有一定含义的词汇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句子整体的意义就体现在词汇意义之中。通过考察promise,refuse,offer这三个承... Austin言语行为三分法中的言内行为更多关注的是话语意义的本身,对这一层面意义的考察采取的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路,即有一定含义的词汇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句子整体的意义就体现在词汇意义之中。通过考察promise,refuse,offer这三个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发现,本身不具有"给予义"的动词因出现在双及物构式中而具有了此义。因此,仅通过言语行为动词的意义分析是不能准确解释言内行为的意义,应采取从整体到部分及重视整体与部分互动关系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言语行为动词 言内行为
下载PDF
言语行为构式的衔接和连贯功能
17
作者 孙艺玲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0-44,共5页
言语行为构式在语篇中具有语法衔接功能和词汇衔接功能,并且在语篇中形成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解释关系等等语义关系。言语行为构式在语篇中还具有话题连贯功能、主位推进连贯功能以及语气连... 言语行为构式在语篇中具有语法衔接功能和词汇衔接功能,并且在语篇中形成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解释关系等等语义关系。言语行为构式在语篇中还具有话题连贯功能、主位推进连贯功能以及语气连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衔接 连贯
下载PDF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的教师反思行为分析及建议
18
作者 孙利 《新校园(上旬刊)》 2011年第12期201-201,共1页
新课程条件下,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环节和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都需要教师去反思。而这些问题的... 新课程条件下,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环节和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都需要教师去反思。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些地方不到位。笔者对这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 教师反思 行为分析 模块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下载PDF
建构式科学课堂学生探究主动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
19
作者 虎如祥 《小学科学》 2018年第2期44-44,共1页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运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许多所谓的“好学生”,他们对小学科学的学习仅仅局限于可以对书本上知识点的倒背如流,可是关于这一知识点产生的原因、现象及其影响...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运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许多所谓的“好学生”,他们对小学科学的学习仅仅局限于可以对书本上知识点的倒背如流,可是关于这一知识点产生的原因、现象及其影响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往往没有一点概念。这种死板的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过于肤浅。所以,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小学科学课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培养 学生探究 主动意识 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课 学习任务 科学知识
下载PDF
构式语法的论元熔合观--以“在+L+VP着”构式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昌来 雍茜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9,95,共8页
构式语法倡导下的论元熔合观认为动词与构式分别具有两套独立的论元结构。构式的论元结构来源于构式的整体意义,而动词的论元结构来源于动词的框架意义。句式意义最终来源于动词与构式的论元熔合,依据不同的熔合情况,句式意义也具有多... 构式语法倡导下的论元熔合观认为动词与构式分别具有两套独立的论元结构。构式的论元结构来源于构式的整体意义,而动词的论元结构来源于动词的框架意义。句式意义最终来源于动词与构式的论元熔合,依据不同的熔合情况,句式意义也具有多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熔合 互动 在+处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