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湘潭方言的体标记“羽工得N”和“在N”
- 1
-
-
作者
龚娜
-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25)
-
文摘
"羾得N"和"在N"同为湖南湘潭方言中的体标记。其中"羾"与"在"都能作动词、介词,前者强调动态义,只能接处所宾语,不能接时间宾语,后者则可接处所或时间宾语。比较"羾得N"和"在N",前者在句法配置上只能位于动词性结构之前,语义上只表进行义,语用功能上多用于随意场合,虚化程度较低;后者则可以位于动词性结构之前或之后,可表进行义或持续义,语用场合不限,虚化程度比前者稍高。
-
关键词
湘潭方言
体标记
“羾得n”
“在n”
-
Keywords
Xiangtan dialect
aspect markers
"ɡonɡde n(羾得n)"
"zai n(在n)"
-
分类号
H17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N上”的语义维度和语用制约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叶蕴
孙道功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0,共9页
-
文摘
本文以歧义结构“在N上”为研究对象,认为“在N上”表示时空概念时,可以分为零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和四维的时空五种语义类别,不同的维度根据目标物和参照物关系还可细化。同一“在N上”结构受语用制约而凸显的语用意义不同,可分为降维、升维和维度不变三种类型。
-
关键词
“在n上”
歧义
语义维度
语用制约
-
Keywords
“zai(在)+n+shang(上)”
ambiguity
semantic dimension
pragmatic restric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试论“V在了N”格式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朱赛萍
-
机构
浙江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0,80,共6页
-
文摘
本文从历时角度考察"V了在N"到"V在了N"这一变化过程,探讨促发这一历时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初步结论是:明代始现的"V了在N"中"在"为动词,清代开始成规模出现的"V在了N",是动词"在"虚化的结果。"了"位置的变化,不仅与"在"的虚化密切相关,更是核心重音原则的直接体现。
-
关键词
“V了在n”
“V在了n”
动宾
介宾
核心重音原则
-
Keywords
"V le(了)zai(在)n"
"V zai(在)le(了)n"
VP
PP
nuclear Stress Rule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湖北英山方言“在”的用法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项菊
-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73,共8页
-
文摘
英山方言的"在"可用于动词前,也可用于句末;可单用,也可与其他成分配合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从英山方言句末"在"的使用情况看,"在"的语法化链条较为清晰。本文认为英山方言句末的"在"属于本方言的自主创新,而白话文献中的句末"在"有可能是反映了与英山同类方言的语言特点。
-
关键词
英山方言
江淮官话
表延续的“在这/那里”句末语气词“在(里)”
-
Keywords
Yingshan dialect, the construction [ tsai tε/n li] 在这/那里 expressing continuation, sentence-final particle [ tsai(li) ] 在(里)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