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上海合作组织的历程、课题与动力——一种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审视 |
戴慧
|
《阴山学刊》
|
2008 |
0 |
|
2
|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视角下的南亚地区安全 |
郭松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3
|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基于“传统安全”和“人的安全”视角的分析 |
崔顺姬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6
|
|
4
|
安全复合体理论与东亚安全区域主义(下) |
郑先武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5
|
卡扎菲构建“阿拉伯地区安全复合体”评析 |
韩志斌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东北亚地区安全复合体:动力与挑战 |
孙霞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7
|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
李芳芳
张清敏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8
|
论中国地缘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以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为视角 |
李泓霖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复合体:产生、演进与建构 |
宋少军
|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
2017 |
1
|
|
10
|
关于西北沙化地区农民生计现状的调查——甘肃省民勤县的POET生态复合体理论分析 |
李洁
钟丹
|
《广东蚕业》
|
2016 |
0 |
|
11
|
论中国地缘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以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为视角 |
李泓霖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朝鲜半岛次区域安全复合体建构试论 |
魏志江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中亚地区安全态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
马建光
张超
孙冉
|
《和平与发展》
CSSCI
|
2014 |
0 |
|
14
|
海湾和东南亚地区安全进程的比较分析 |
连波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塔中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发现的关键技术 |
王招明
于红枫
吉云刚
敬兵
张海祖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16
|
安全复合体理论视阈下的北极安全分析 |
张新平
胡楠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7
|
转变中的东亚地区秩序 |
王学玉
王永洁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8
|
中美关系与地区秩序 |
陶文钊
|
《和平与发展》
CSSCI
|
2016 |
2
|
|
19
|
萨赫勒地区安全治理困境探源 |
张春
杨琦
|
《国际关系研究》
|
2024 |
0 |
|
20
|
试析冷战后的东盟安全机制 |
刘相骏
|
《太平洋学报》
CSSCI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