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戏》中的“场域”观照——基于“平桥村”意象的教学思考
1
作者 王金耀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2期84-85,共2页
聚焦《社戏》中的“平桥村”意象,分析其“场域”的独特性,剖析其在鲁迅追寻精神家园过程中的象征意义,探讨如何基于“平桥村”意象开展教学。
关键词 《社戏》 “场域” 意象
下载PDF
机构性翻译的“场域”视点——佛经译场与圣经译委会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任东升 裴继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82,共7页
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运动"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译场"和"译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 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运动"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译场"和"译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性翻译的3个相同点和3个不同点。作者借助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场域"视点,指出两种译经体制差异的根源,是佛教文化场域、基督教文化场域分别同中华儒家文化元场域之间的不同博弈关系,由此解释机构性翻译的社会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性翻译 “场域”视点 佛经翻译 圣经汉译 社会学性质
下载PDF
“体育课堂”是践行奥林匹克教育核心“场域”的理论与实证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茹秀英 《体育教学》 2020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基于竞技运动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载体,从理论视角探究了为什么"体育课堂"是践行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场域"。此外从实证的视角,以美国波特兰伍德斯道科(Woodstock)小学体育课为案例,具体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本文基于竞技运动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载体,从理论视角探究了为什么"体育课堂"是践行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场域"。此外从实证的视角,以美国波特兰伍德斯道科(Woodstock)小学体育课为案例,具体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内容、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分析了"体育课堂"是践行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场域",旨在为北京2022冬奥会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切实可行、可持续性的践行路径;为实现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新要求和"四位一体"的新目标提供可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 奥林匹克教育 践行 “场域”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体育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费加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
为提高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课堂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结果显示,体育院系对理论课程重视不足... 为提高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课堂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结果显示,体育院系对理论课程重视不足,设置欠妥,体育专业学生普遍不重视理论课程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界对体育理论课堂教学研究较少,且理论课师资匮乏,质量不高.认为,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建构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以改善目前教学现状,促进体育理论专业建设与整个体育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体育理论课 课堂教学 改革与构建
下载PDF
高中哲学教学中哲学“场域”的疏离与进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丙孬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只是把哲学当作纯粹的知识进行教学,忽视哲学思维在哲学学习中的根本性作用,势必使学生游离于哲学之外学习哲学,疏离哲学的"场域"。有必要鼓励学生通过以习题解释哲学原理、以案例解释哲学原理、以生活解释哲学原理、以哲学... 只是把哲学当作纯粹的知识进行教学,忽视哲学思维在哲学学习中的根本性作用,势必使学生游离于哲学之外学习哲学,疏离哲学的"场域"。有必要鼓励学生通过以习题解释哲学原理、以案例解释哲学原理、以生活解释哲学原理、以哲学史解释哲学原理、以思维活动理解哲学原理等递进式的阶段,逐渐进入哲学"场域",回到哲学"爱智慧"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场域” 疏离 进阶
下载PDF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场域”压迫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志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202-204,共3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也日益突出,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的情况更加严峻,这将严重冲击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根源主要来自高职教育系统存在的"场域"压迫。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场域”压迫
下载PDF
基于文化“场域”视角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三三三”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晓凯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0年第2期84-86,共3页
大学文化是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内核和精神的最高表现,由此形成的文化“场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营造“善心、善言、善行”的“三善”文化“场域”,以“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为手段... 大学文化是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内核和精神的最高表现,由此形成的文化“场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营造“善心、善言、善行”的“三善”文化“场域”,以“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为手段,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上成熟,素质上成型,能力上成长”的“三成”合格接班人为目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三三三”体系,可以使高校思政教育开展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形成思政教育体系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域” “三三三”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机构性翻译的“场域”视点——佛经译场与圣经译委会比较
8
作者 任东升 裴继涛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 2013年第1期22-39,共18页
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翻译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译场"和"译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性翻译的三个相同点和三个不同点。作... 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翻译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译场"和"译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性翻译的三个相同点和三个不同点。作者借助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场域"视点,指出两种译经体制差异的根源是:佛教文化场域、基督教文化场域分别同中华儒家文化元场域之间的不同博弈关系。最后初步构建机构性翻译的社会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性翻译 “场域”视点 博弈 社会学模型
下载PDF
“中国大学评价”: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考察
9
作者 周淼淼 周满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根据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对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进行了深入考察,分析了其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原因,对其指标体系、权重设置进行了全面诠释,对这样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价值作出了独立判断,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大学评价 大学排名 布尔迪厄 “场域”
下载PDF
民族地区传播实践中的“场域”问题研究
10
作者 林晓华 邱艳萍 《新闻论坛》 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少数民族地区,无处不在的大众传播与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交织,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场域"。本文以"场域"理论为视角,在2015年民族地区媒介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民族地区的传播现状,探究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特殊性... 在少数民族地区,无处不在的大众传播与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交织,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场域"。本文以"场域"理论为视角,在2015年民族地区媒介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民族地区的传播现状,探究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特殊性,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民族地区 媒介调查
下载PDF
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的“场域”模式研究
11
作者 邢敏 《新西部》 2019年第15期130-132,共3页
“四个正确认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目标体系与明确的行动指南,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长期以来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场域理论所表征的通过主体、客体、环境构建综合的... “四个正确认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目标体系与明确的行动指南,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长期以来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场域理论所表征的通过主体、客体、环境构建综合的社会空间系统达成教育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四个正确认识”的有效引导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与创新借鉴。通过建构“四个正确认识”的生活场域、理论场域、心理场域、实践场域,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一项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四个正确认识” “场域”模式 构建
下载PDF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蔡艳丽 《中国市场》 2019年第22期61-62,共2页
文章通过对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进行分析,研究社会世界的运行机制,为我们提供了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在惯习的影响下,具有性情倾向的主体在场域规则的制约下开始进行资本的转化和占有,使现有的社会场域变得更加稳定。
关键词 “惯习” “资本” “场域” 阶级 布尔迪厄
下载PDF
简析《北漂一族》中的“文化资本”和“场域”
13
作者 陈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0,共2页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文化是社会区隔的标志,在社会场域中,文化资本的占有量决定了行动者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文化资本的量的差异,让行动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层级迫使遵循不同的奋斗轨迹,就纪录片《北漂一族》来说,影片中的年轻人,他...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文化是社会区隔的标志,在社会场域中,文化资本的占有量决定了行动者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文化资本的量的差异,让行动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层级迫使遵循不同的奋斗轨迹,就纪录片《北漂一族》来说,影片中的年轻人,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奋斗轨迹,为他们的北漂生活打下了不同的烙印,他们不同的生活际遇也将影响到他们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文化资本” 《北漂一族》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沂蒙精神传承弘扬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洪彩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8,144,共9页
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宣传和理论研究层面,必须构建沂蒙精神价值转化与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密切相关的传播路径,激发群众深度参与的热情,才能真正让宣传和理论落地,使之成为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日常行为惯习。利用布迪厄的“... 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宣传和理论研究层面,必须构建沂蒙精神价值转化与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密切相关的传播路径,激发群众深度参与的热情,才能真正让宣传和理论落地,使之成为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日常行为惯习。利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从实践社会学视角,建构沂蒙精神多维传播路径,通过“场域”与惯习的双向互动,让沂蒙精神在人们内心扎根铸魂,使之逐渐沉积成一种稳定的性情系统(惯习),自觉外化为日常生活的习惯,达到精神信仰与自觉行动浑然一体的传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沂蒙精神 传承弘扬 路径
下载PDF
布迪厄“场域”视野下之课堂教学公平
15
作者 闫兵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3年第9期12-14,共3页
课堂教学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不同社会背景、家庭条件、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的学生以公正平等的对待。现实的课堂教学"场域"中存在着很多不公平,文章借助布迪厄"场域"的... 课堂教学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不同社会背景、家庭条件、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的学生以公正平等的对待。现实的课堂教学"场域"中存在着很多不公平,文章借助布迪厄"场域"的视野,对此进行分析与揭示,并提出实现课堂教学"场域"公平的可能性策略:国家调整相关政策,打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霸权",同时教师要树立公正意识、培养宽容精神、提高自身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课堂教学 公平
下载PDF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于“场域”理论的思考
16
作者 王庆忠 董在全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5期104-112,共9页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深切关系着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和繁荣稳定,深刻关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以“场域”理论审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应遵循场域—惯习—资本三要素的逻辑主线,以...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深切关系着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和繁荣稳定,深刻关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以“场域”理论审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应遵循场域—惯习—资本三要素的逻辑主线,以重塑大众化的实践依托为核心进行场域同构,以激活大众化的实践驱动为核心进行惯习互促,以整合大众化的实践载体为核心进行资本助力,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和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场域”理论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西藏自治区基层政治实践——以昌都市K村为例
17
作者 弓进梅 陈锋 《青藏高原论坛》 2023年第4期50-57,共8页
笔者尝试利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市K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微观政治场域进行观察,在对村庄传统与现代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对K村“政治场域”中的几对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访谈发现,... 笔者尝试利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市K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微观政治场域进行观察,在对村庄传统与现代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对K村“政治场域”中的几对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访谈发现,村“两委”为了维护自身地位与权威,在实践中倾向于维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这种维持平衡的能力在实践中对维系村民的认同与现代政权的认可至关重要。通过对K村基层政治实践的观察,提出融入与村落边界、宗教与社会治理、教育与合作社等三对关系的思考,对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各方力量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传统与现代 基层社会治理
下载PDF
论分配正义的“场域”——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一个有限辩护
18
作者 刘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7,共6页
在当代政治哲学的讨论中,新近的一个争论焦点是分配正义的"场域"问题,即分配正义的评价对象是什么。罗尔斯指出,分配正义的评价对象是社会的基本制度。罗尔斯的这一论断遭到柯亨和墨菲等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分配正义的评价... 在当代政治哲学的讨论中,新近的一个争论焦点是分配正义的"场域"问题,即分配正义的评价对象是什么。罗尔斯指出,分配正义的评价对象是社会的基本制度。罗尔斯的这一论断遭到柯亨和墨菲等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分配正义的评价对象不仅包括社会基本制度,还应包括非强制性的社会结构(如家庭和市场)、个人行为意向和行为选择、社会风尚等。针对这一问题所展开的批评与辩护关系,彰显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左翼自由主义同以柯亨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厘清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当代的分配正义理论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的“场域” 一元论正义观 二元论正义观
原文传递
“场域-惯习”视域下的皖北篾器工艺分析
19
作者 彭心勤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皖北篾器工艺是皖北地域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皖北篾器原材料的土壤环境、地理及气候对皖北蔑器器型、材料与工艺特征发展起到本源性的制约作用。以实践社会学的"场域-惯习"的理论为方法论,通过对皖北篾器原材料的生长环... 皖北篾器工艺是皖北地域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皖北篾器原材料的土壤环境、地理及气候对皖北蔑器器型、材料与工艺特征发展起到本源性的制约作用。以实践社会学的"场域-惯习"的理论为方法论,通过对皖北篾器原材料的生长环境分析,疏导出皖北篾器的地理空间特质,依据皖北篾器的场域特征,将这种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结合,可以总结出皖北篾器工艺的场域特征。继而以皖北篾器从业手艺人的惯习为媒介,通过场域和惯习的关系分析,以期对皖北篾器工艺的传承性创新场域的建构做出一个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篾器工艺 “场域” “惯习” 创新
下载PDF
文化自信的“场域—惯习”分析及其意义——布迪厄的视野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天勇 陈正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培养民族的现代心理,借用布迪厄的话来说就是"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场域主导的"性情倾向系统"的揭示为分析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视角。文化自... 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培养民族的现代心理,借用布迪厄的话来说就是"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场域主导的"性情倾向系统"的揭示为分析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视角。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全球化及其造就的"全球主义"、"普世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现代化及其带来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文化坐标位移这三大"场域"作用的结果,是适应这些场域的文化惯习。对文化自信"场域—惯习"的分析告诉我们:文化自信是新场域的文化表达;文化自信既是个体的也是集体的;强化文化自信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再出场,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布迪厄“场-惯习” 文化自信 镜像 优秀传统文化 再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