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5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道路通行权分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方芳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道路通行权是人应当享有的被尊重、承认以及保护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我国城市道路通行权分配不均所导致的道路拥堵、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道路通行权冲突问题不容忽视。道路通行权分配是解决道路通行权冲突的必要手段。道路通行权的分配应... 道路通行权是人应当享有的被尊重、承认以及保护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我国城市道路通行权分配不均所导致的道路拥堵、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道路通行权冲突问题不容忽视。道路通行权分配是解决道路通行权冲突的必要手段。道路通行权的分配应尊重人的道路通行习惯,满足人的道路通行需求,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实现道路资源、通行权利以及交通秩序相平衡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道路通行权冲突 道路通行权分配 道路通行权分配模式
下载PDF
从台湾小说中“城市”形象流变看社会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银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3期72-74,87,共4页
本文通过对台湾现当代小说整体扫描,分别以台湾日据时期乡土文学、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现代派小说、七十年代的主流文学和八十年代新世代都市小说为对象,探讨小说中“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识的演变过程,进而捕捉在台湾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小说... 本文通过对台湾现当代小说整体扫描,分别以台湾日据时期乡土文学、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现代派小说、七十年代的主流文学和八十年代新世代都市小说为对象,探讨小说中“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识的演变过程,进而捕捉在台湾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小说的形成脉络和“人”对“城”态度变化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小说 “城市”形象 “城市”意识 思维模式
下载PDF
论江苏作家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意象
3
作者 盛翠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13-717,共5页
农民工题材小说作为乡土小说的延伸和拓展,其叙事空间涉及城市和乡村两个层面,由此在小说中形成了"城市"与"乡村"两类意象群。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意象共同形成了两个... 农民工题材小说作为乡土小说的延伸和拓展,其叙事空间涉及城市和乡村两个层面,由此在小说中形成了"城市"与"乡村"两类意象群。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意象共同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文化叙事空间,两类意象的建构演绎成了具象化的城乡文化冲突。"城市"与"乡村"意象更多承载的是农民工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文化之旅,农民工们根植于乡土文化传统的乡村伦理道德,受到来自城市金钱与物质的冲击,在追求物质和现代文明的同时,传统的乡土伦理丧失。在此类小说中,乡村文化的恋乡情结、村庄消逝的家园悲歌,以及城市生态伦理失衡后的深层隐忧被作家内蕴于"城乡"意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作家 农民工题材小说 “城市”意象 “乡村”意象
下载PDF
晚清“城市”小说的民族国家话语叙事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2-139,共8页
晚清小说中的“城市”叙事是一种民族国家话语归极的存在,并且在对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叙事意蕴:双线迭合式的平行叙事、代言与象征式的叙事者、断裂与延宕的叙事时空、怪诞与隐喻的叙事手法。晚清小说为我们呈现... 晚清小说中的“城市”叙事是一种民族国家话语归极的存在,并且在对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叙事意蕴:双线迭合式的平行叙事、代言与象征式的叙事者、断裂与延宕的叙事时空、怪诞与隐喻的叙事手法。晚清小说为我们呈现出一套有关“城市”叙事异彩纷呈的话语特性与建构模式。民族国家话语中的晚清小说“城市”叙事游走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从“城市”叙事的维度摆出历史事实,在一种感性的城市体验中借此进入民族国家话语体系,或许是较为恰切的晚清小说研究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民族国家话语 “城市”叙事 叙事艺术
下载PDF
数字孪生城市的治理变革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良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共9页
数字孪生城市作为现阶段探索智慧城市治理的新型模式,其本质是利用智能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对现实的物理城市进行精准复刻,借助克隆的孪生城市进行模拟、预测和干预城市的运营和治理,其主要优势在于造就了一种系统智能化和干预智能化相结... 数字孪生城市作为现阶段探索智慧城市治理的新型模式,其本质是利用智能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对现实的物理城市进行精准复刻,借助克隆的孪生城市进行模拟、预测和干预城市的运营和治理,其主要优势在于造就了一种系统智能化和干预智能化相结合的全过程智能,形成了“全景映射”“极致可视”“虚实融合”“即时交互”的智能治理结构。数字孪生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催生新一轮城市治理革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数字技术发展困境、虚拟现实融合困境与现实治理协调困境等诸多挑战。因此,必须强调数字孪生城市的底层逻辑是对城市属人性本质的不断深化,只有让技术手段和人文关怀共同进步、相得益彰,才能让城市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将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成果真正转化为不断改善的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数字孪生 城市治理 “城市大脑” 虚实融合 平台协作
下载PDF
英国第一个“城市村”的塑造(1884—1914)——基于汤因比馆的社会组织分析
6
作者 周真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205,共10页
19世纪末,英国严重的阶级分化以及工人“公民”身份的确立使贫民治理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慈善机构作为当时的应对主力军,从乡村获得灵感,希望通过复兴传统乡村共同体的方式解决城市危机,由此催生了第一个“城市村”汤... 19世纪末,英国严重的阶级分化以及工人“公民”身份的确立使贫民治理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慈善机构作为当时的应对主力军,从乡村获得灵感,希望通过复兴传统乡村共同体的方式解决城市危机,由此催生了第一个“城市村”汤因比馆。它首先在伦敦东区建造了一个空间上的“城市村”,并通过教育和娱乐塑造共同体价值。然而,工业城市与传统乡村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城市村”的理想无法实现,但公民纽带对土地利益纽带的取代使“城市村”逐渐演变为地理上的基于公民服务的现代社区中心。这一进程并不局限于一地,汤因比馆模式还传播到欧美其他国家,从而使其具有了世界意义。可见,乡村在城乡发展中并非完全是一个被动的存在,睦邻慈善组织则是其发挥影响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城市村” 汤因比馆 共同体
下载PDF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
7
作者 董照樱子 孙思琪 +3 位作者 夏楚瑜 周辰溪 赵晶 张蔚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42-6153,共12页
城市扩张所导致的绿地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实现。“城市双修”通过对被破坏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和土壤的固碳作用,以及优化城市及社区更新方式,改变... 城市扩张所导致的绿地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实现。“城市双修”通过对被破坏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和土壤的固碳作用,以及优化城市及社区更新方式,改变居民出行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城市碳汇能力提升和碳排放的降低。基于2005—2021年我国287个地级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城市双修”政策使城市碳排放显著降低了5.6%,但该效应有3年的滞后期;(2)机制分析揭示了城市绿地的增加是“城市双修”政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绿地面积每增加1000hm^(2),城市碳排放降低1.5%;(3)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双修”政策会扩大碳排放最高和最低城市之间的碳排放差距,城市的生态基础、财政基础以及政策执行力度会影响“城市双修”政策的碳减排效力,并对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城市的碳减排助推作用更强。研究据此提出了充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系统推进城市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修复 城市碳排放 交错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MATEL-AISM-MICMAC集成法
8
作者 陈景森 高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3,共12页
“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高效运行对“无废城市”建设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为了系统分析“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特有属性将其划分为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和价值流系统。通过... “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高效运行对“无废城市”建设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为了系统分析“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特有属性将其划分为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和价值流系统。通过文献识别法确定影响“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15个关键因素,并利用DEMATEL-AISM-MICMAC集成法进行交叉验证,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该集成法不仅可以定量揭示不同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程度,区分因素之间的原因度和中心度,而且可以系统分析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层次结构和整体作用关系,直观呈现多级递接结构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经济效益对“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敏感性也较强。而回收专业知识是影响“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根源性因素,由此进一步凸显回收利用主体知识素养的重要性。研究为提高“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运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深化和丰富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矿产” 循环系统 运行水平 影响因素 DEMATEL-AISM-MICMAC
下载PDF
基于“城市人”理论视角的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研究方法优化——以云南省蒙自市的实践为例
9
作者 陈袁媛 陈浩 浮宇涛 《城市观察》 2024年第3期132-144,163,共14页
广泛应用于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调查,在理论和技术层面上仍需要在“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指导下探索完善,尤其是在进一步反映居民的感受和意愿、“问诊”各类“城市病”等方面提供满足公众诉求的城市建设与更新建议。因此,文... 广泛应用于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调查,在理论和技术层面上仍需要在“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指导下探索完善,尤其是在进一步反映居民的感受和意愿、“问诊”各类“城市病”等方面提供满足公众诉求的城市建设与更新建议。因此,文章基于“城市人”理论视角,结合云南省蒙自市2022年城市体检自评估案例,对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的技术路径提出三个方面的优化思路:(1)开展多维多层次主观意见和需求调查,收集不同视角、维度和精度的社会感知反馈信息;(2)关注“城市人”的群性,探索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群体的满意体验和需求差异;(3)进行主客观体检评价的交叉耦合分析,揭示城市客观建设成效与居民主观评价认知的匹配/失配状况。经过以上优化措施,以期更加全面地掌握居民的多元特征和差异化需求,揭示城市建设客观指标和居民体感之间的“温差”,同时更精准地识别城市问题,并从人的角度制定更加高效的城市更新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社会满意度 城市体检 “城市人” 城市更新
下载PDF
论福建城市“魅像”在青春电影中的呈现
10
作者 俞偲 陈炜 《艺苑》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近年来,福建城市在国产青春片中总有着或隐或显的身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描绘青春故事的影像中展露出的福建城市景观也各不相同,影像空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论文通过考察在福建取景拍摄的青春电影,结合电影的“城市性”理论,... 近年来,福建城市在国产青春片中总有着或隐或显的身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描绘青春故事的影像中展露出的福建城市景观也各不相同,影像空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论文通过考察在福建取景拍摄的青春电影,结合电影的“城市性”理论,讨论青春电影取景福建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发掘青春电影中福建城市的城市形象、空间美学与文化气质,建构福建城市在影像中的独特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福建城市 电影“城市性”
下载PDF
从《四库》系略考明清“城市山林”词义
11
作者 边谦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城市山林”,生成于中国园林的成熟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到后期最为关键的园林语词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尚未就该词在元代生成以后的词义发展做更深入的考察。对此,基于对《四库》系中“城市山林”一词的检索、数据校对与统计,首先分析... “城市山林”,生成于中国园林的成熟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到后期最为关键的园林语词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尚未就该词在元代生成以后的词义发展做更深入的考察。对此,基于对《四库》系中“城市山林”一词的检索、数据校对与统计,首先分析了该词在各朝代四部分类与文学体裁方面的使用特征与发展趋势,发现其总体具有很强的空间指征与广泛的认知基础,并与古人对于城市、自然、栖止等方面的体验观察与情志寄托密切相关。其次,重点考辨了明清时期“城市山林”的复杂义项,发现其在该时期主要指向了5类不同的使用情境:1)宅园类词义,凸显了该词被学界普遍视作“城市私园”代称的历史基础,集中反映了古人园居城市时对于“山林”审美的感知维度与丰富面向;2)寺/观类词义,体现了该词与佛道两教之间的紧密互动及其在宗教介入下独特的景境指归;3)别业类词义,与一般认识中“城市山林”所涉例证应处城市地、傍宅地相悖,体现出词中“山林”与“城市”审美的复杂性及二者关系的多样性;4)城市风景类词义,表明该词还与更大范围内的区域“风景”“形胜”存在指代关联;5)人物评价类词义,揭示了该词在古人栖止之志、出处之择层面的象征与引申意义。最后,基于对上述“城市山林”历史语境的再认识,强调了该词对于深化中国园林概念史研究的意义与其在当代的承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山林” 词义 《四库》系 概念史
下载PDF
“遗址公园”中“城市家具”的设计及发展现状
12
作者 张笑楠 马靖宜 《中国美术》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遗址公园”是将考古研究、文化传承与公共休闲、公园绿地相结合的一种公园类型。“城市家具”作为“遗址公园”中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文化信息和服务公众的功能,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设计出与“遗址公园”相适宜的... “遗址公园”是将考古研究、文化传承与公共休闲、公园绿地相结合的一种公园类型。“城市家具”作为“遗址公园”中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文化信息和服务公众的功能,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设计出与“遗址公园”相适宜的“城市家具”。本文主要通过剖析“遗址公园”和“城市家具”的现状,总结“遗址公园”中的“城市家具”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公园” 城市公园 “城市家具” 公共空间 设计
下载PDF
双重嵌入视域下城中村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深圳市L区“城市管家”为例
13
作者 何宁娜 蔡增帆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6期36-40,共5页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城中村治理模式创新关系着城市与人民生活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深圳市L区“城市管家”城中村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深圳市L区城中村治理改革过程,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结构—关系”的分析框架并...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城中村治理模式创新关系着城市与人民生活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深圳市L区“城市管家”城中村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深圳市L区城中村治理改革过程,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结构—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剖析“城市管家”的治理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以期为其他相同类型的城中村提供治理模式借鉴。研究发现,“城市管家”治理模式通过“党建+技术”的双重嵌入,使城中村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实现结构嵌合;重塑主体互动关系,实现关系优化。因此,城中村治理应发挥好党建引领与技术赋能的作用,大幅提升城中村治理效能,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治理 城中村治理 党建引领 技术赋能 “城市管家”
下载PDF
“城市双修”视角下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水井坊社区为例
14
作者 袁小雯 李沄璋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8期1-3,共3页
“城市双修”旨在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环境品质,是治理城市问题、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有效手段。从四川成都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公共空间入手,以“城市双修”为指导,分析其更新历程与现存问题,在问题与目标双重导向下提出水井... “城市双修”旨在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环境品质,是治理城市问题、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有效手段。从四川成都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公共空间入手,以“城市双修”为指导,分析其更新历程与现存问题,在问题与目标双重导向下提出水井坊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公共空间 历史文化街区 老旧小区
下载PDF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张家界回龙观公园为例
15
作者 皮宏伟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5期69-71,共3页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山地公园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双修”理念,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然而,传统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未能充分利用其潜在价值,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运用“城市双修...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山地公园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双修”理念,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然而,传统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未能充分利用其潜在价值,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运用“城市双修”理念进行山地公园景观的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景观形象,而且能促进生态修复和城市结构的优化。以张家界回龙观公园为例,分析将生态优先、综合利用与功能多样化、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应性设计等原则融入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山地公园 景观设计 可持续性:张家界回龙观公园
下载PDF
“城市双修”背景下河道景观改造策略研究——以元阳县排沙河为例
16
作者 张龙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0期56-58,共3页
“城市双修”是相关人员针对城市工业化加快发展后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底蕴缺失、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现象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策略。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河道景观改造实践入手,引入“城市双修”理念,... “城市双修”是相关人员针对城市工业化加快发展后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底蕴缺失、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现象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策略。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河道景观改造实践入手,引入“城市双修”理念,构建“一轴一带、两段、三场、四桥、多节点”的河道景观格局,并总结“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策略,为城市新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河道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城市河道 景观改造
下载PDF
伦敦资源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17
作者 陈婷 翟丙英 李一齐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0期81-83,共3页
作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英国首都伦敦最早面临突出的“大城市病”,同时也是“大城市病”治理的先行者。为治理一系列的“城市病”问题,伦敦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城市规划和治理手段,不仅解决了“城市病”问题,也推... 作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英国首都伦敦最早面临突出的“大城市病”,同时也是“大城市病”治理的先行者。为治理一系列的“城市病”问题,伦敦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城市规划和治理手段,不仅解决了“城市病”问题,也推动城市实现了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我国城市规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有效应对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一系列“城市病”,文章通过借鉴伦敦城市发展和污染治理不同阶段的经验,基于我国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及其环境治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和治理措施,探讨在资源环境限制下我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城市病” 城市规划 城市治理
下载PDF
现代化治理下城市体检探索与实践——以赤峰市为例
18
作者 高腾飞 张海明 +1 位作者 司洋 刘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1期23-28,共6页
城市体检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发现城市发展的问题和短板,进而“对症下药”解决“城市病”,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社会开放大数据、统计资料等多源数据,以赤峰市为例,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 城市体检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发现城市发展的问题和短板,进而“对症下药”解决“城市病”,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社会开放大数据、统计资料等多源数据,以赤峰市为例,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个维度构建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赤峰市人居环境总体良好,城市整洁有序程度较高,风貌特色、多元包容和创新活力表现较好,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和交通便利处于中等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由城市体检指标诊断分析可知,在底线指标中,人口密度超过1.5万人/km^(2)的城市建设用地占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等6项指标达标,有4项未达标,还需继续改善;达到“很好”和“较好”的指标有45项,达到“一般”的指标有8项,“不足”和“严重不足”的指标有18项,与城市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赤峰市需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精准治理“城市病”,努力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检 “城市病” 指标体系 赤峰市
下载PDF
真实情境下“城市小农夫”农业劳动课实践探索
19
作者 林羽婕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
真实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真实情境在城市小学中的应用,发挥真实情境创设对营造劳动氛围、建立劳动任务驱动、构建劳动任务问题链、促进学以致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农业劳动课在城市小... 真实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真实情境在城市小学中的应用,发挥真实情境创设对营造劳动氛围、建立劳动任务驱动、构建劳动任务问题链、促进学以致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农业劳动课在城市小学中的实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城市小农夫” 农业劳动 劳动教育
下载PDF
城市双修语境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更新策略与实践——以广昌旴江一河两岸“双修”项目为例
20
作者 林俊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75-78,共4页
“城市双修”是住建部为解决“城市病”、适应城市转型发展而提出的城市更新理念。基于相关滨水空间更新案例研究,文章从设计视角、蓝绿空间、在地特色、活力空间、公共服务五个维度探讨了双修背景下的滨水景观更新的特征与趋势。进一... “城市双修”是住建部为解决“城市病”、适应城市转型发展而提出的城市更新理念。基于相关滨水空间更新案例研究,文章从设计视角、蓝绿空间、在地特色、活力空间、公共服务五个维度探讨了双修背景下的滨水景观更新的特征与趋势。进一步结合广昌旴江一河两岸“双修”项目,以现状问题为导向,从修复自然生境、延续城市文脉、开拓多维交通、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公服设施五个方面提出更新策略,以期为相关的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修复 城市滨水空间 景观更新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