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仁宇和“大历史”观──兼谈《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克生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黄仁宇 “大历史”观 图书评介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阈中的鲁迅:贡献和局限——兼论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03,共5页
运用"大历史"观的视角、理念和方法来审视鲁迅,也就是要把鲁迅置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社会,乃至整个文明转型的特定境遇中来进行认识、把握,审视他的精神、思想和人格,以及他的创造性的文化实践及其价值意义,确立他在中国... 运用"大历史"观的视角、理念和方法来审视鲁迅,也就是要把鲁迅置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社会,乃至整个文明转型的特定境遇中来进行认识、把握,审视他的精神、思想和人格,以及他的创造性的文化实践及其价值意义,确立他在中国文化的转型进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及所产生的特定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鲁迅 贡献与局限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方俊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9,共11页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话题,最早源自日本学者在1930年所著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书中对他们两人的相提并论,引发中国学者的热烈回应和学术讨论,使之成为20世纪以来中西比较戏剧研究中的焦点之一。但纵观学界对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话题,最早源自日本学者在1930年所著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书中对他们两人的相提并论,引发中国学者的热烈回应和学术讨论,使之成为20世纪以来中西比较戏剧研究中的焦点之一。但纵观学界对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位东西戏剧的代表性人物在题材来源、文体类型、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展开的,而维系此一平行研究之基点——“同出其时”,则被一语带过,仅被看作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事实上,汤显祖所处的中国晚明时期和莎士比亚所在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既是中西方各自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段,同时也是人类“大历史”在近代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转折时代。从“大历史”观切入“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他们“同出其时”的时代在人类“大历史”发展进程上所代表的独特意涵,而且可以通过对他们的戏剧创作与时代之间密切联系的考察,阐明他们的戏剧创作所具有的作为“时代的灵魂”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黄仁字的中国“长期革命”论述略
4
作者 李宝祥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1-66,共6页
黄仁宇在其众多著述的一些篇目中对中国长期革命进行了阐述,他所倡言竹中国长期革命是指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和改造。长期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它的过程复杂曲折。在20世纪长期革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表现为国民党重建了高... 黄仁宇在其众多著述的一些篇目中对中国长期革命进行了阐述,他所倡言竹中国长期革命是指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和改造。长期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它的过程复杂曲折。在20世纪长期革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表现为国民党重建了高层机构,共产党改造了低层组织,邓小平及其后继承者重订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在“大历史”观的指引下,黄仁宇以长期革命论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做了重新审视,颇有新见。长期革命论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关联。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长期革命论也有相当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仁宇 长期革命 “大历史”观
下载PDF
黄仁宇中国“长期革命”论述略
5
作者 李宝祥 《长江论坛》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黄仁宇在其众多著述的一些篇目中对中国长期革命进行了阐述,他所倡言的中国长期革命是指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和改造。长期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它的过程复杂曲折。在20世纪长期革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表现为国民党重建了高层机... 黄仁宇在其众多著述的一些篇目中对中国长期革命进行了阐述,他所倡言的中国长期革命是指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和改造。长期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它的过程复杂曲折。在20世纪长期革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表现为国民党重建了高层机构,共产党改造了低层组织,邓小平及其后继承者重订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在"大历史"观的指引下,黄仁宇以长期革命论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做了重新审视,颇有新见,长期革命论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关联。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长期革命论也有相当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仁宇 长期革命 “大历史”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