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态家园的诗意建构——从“大同社会”、“至德之世”到“世外桃源”的蓝图设计
1
作者 宋坚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5-82,86,共9页
和谐生态家园的诗意建构,是中国理想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大同社会"代表了儒家的人文绿色的生态社会理想;"至德之世"则代表了中国道家和谐的生态理想形态;"世外桃源"则上承儒家的"大同社会"... 和谐生态家园的诗意建构,是中国理想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大同社会"代表了儒家的人文绿色的生态社会理想;"至德之世"则代表了中国道家和谐的生态理想形态;"世外桃源"则上承儒家的"大同社会"人人平等的理想,下接道家的"小国寡民"的淳朴民风,其仙境一般的美妙世界,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态乐园。三种理想社会形态都共同凝聚了古代智者的思想精华,同时又因其浓郁的乌托邦色彩而具有超越性质。尽管内容与形式上相互区别,但其价值指归是一致的,它们都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审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理想 儒家 “大同社会” 庄子 “至德之世” 陶渊明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毕国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5期24-26,共3页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原理,又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精华,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社...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原理,又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精华,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使他经历了严重的曲折,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大同社会理想 批评继承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 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大同”社会理想的历史嬗变
3
作者 刘开法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0期235-238,共4页
"大同"社会理想是中国人民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核心与主题,它贯穿于中国历代对于理想社会追求的全过程。从"大同"社会理想的思想渊源";大同"社会理想的整体预设与直接阐述";大同"社会理想的发... "大同"社会理想是中国人民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核心与主题,它贯穿于中国历代对于理想社会追求的全过程。从"大同"社会理想的思想渊源";大同"社会理想的整体预设与直接阐述";大同"社会理想的发展与嬗变";大同"社会理想的升华与系统总结及建构;"大同"社会理想的尘埃落地等四个历史层次勾画了中国"大同"社会理想的历史嬗变,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整体风貌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同社会理想 历史嬗变
下载PDF
古代“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
作者 张玉梅 《济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从孔子之"有道"、墨子之"尚同"、老子之"小国寡民"再及至《礼运》"大同",通过对古代大同思想的梳理,发掘其可资借鉴素材,分析其负面价值,来探索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社会理想 “大同社会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康有为“大同”社会的形而上进路探微
5
作者 张丽娟 《新乡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6-10,共5页
康有为在民族危亡和价值转型的双重困境中,走出传统儒家变易观的误区,进入"进化论"的阵营。他从"元"出发,为平等、快乐和进化找到了形而上的根据。他认为"元"生万物,并从元、天、人的创生路径,阐述了人... 康有为在民族危亡和价值转型的双重困境中,走出传统儒家变易观的误区,进入"进化论"的阵营。他从"元"出发,为平等、快乐和进化找到了形而上的根据。他认为"元"生万物,并从元、天、人的创生路径,阐述了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均来自天;主张人性是自然的,无善恶、贵贱之别,去苦求乐是人的本性,是符合人道的道德原则的。尔后,康有为以"仁"解人,以"仁"为博爱,这样就不自觉地从自然人性论过渡到了人性善论。同时,他认为社会是在"仁"的进化中向前发展的,最终通至"大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大同社会 进化 至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同”社会基础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关志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1-53,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必然经历一个民族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理想从我国古代社会到我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与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必然经历一个民族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理想从我国古代社会到我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的这种"大同"社会理想有着不谋而合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最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大同社会理想
下载PDF
北京奥运口号与世界大同情结解析
7
作者 周治南 《学习月刊》 2007年第8期29-30,97,共3页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设计的第29届奥运会主题口号,隐含“尚同”、“大同”、“趋同”之意。大同思想缘起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希腊“黄金国”的理想遥相呼应,有着广泛的世界情结。
关键词 阶级社会 天下大同 趋同论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财富 人类 资本主义 圣西门 赫西奥德 “大同社会 扁平化 北京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小康社会是怎么回事
8
作者 宋武平 《当代宁夏》 2003年第2期14-14,18,共2页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 中国 人民生活水平
下载PDF
孙中山的终极关怀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春晖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孙中山的终极关怀是融西方基督教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之精华而形成的结晶。它集中地表现在孙中山对爱、生死、苦乐、幸福等问题的观点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设定。孙中山的终极关怀反映了他在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现实性与可能性等人生矛... 孙中山的终极关怀是融西方基督教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之精华而形成的结晶。它集中地表现在孙中山对爱、生死、苦乐、幸福等问题的观点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设定。孙中山的终极关怀反映了他在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现实性与可能性等人生矛盾之间的态度、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关怀 路径 基督教 儒家“大同社会”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德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4,共3页
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蕴含着公平仁义、稳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中的古代哲学和美学的核心"和而不同"与&... 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蕴含着公平仁义、稳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中的古代哲学和美学的核心"和而不同"与"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以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理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资源、哲学智慧和伦理启示,为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统筹兼顾的执政理念和战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 “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
下载PDF
崇高的理想不懈的追求——论从“大同”社会理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伟光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155,共9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天赋的民族,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几千年一路传承下来,直至今天习近平同志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大同”社会理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聪慧的中国精神,但...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天赋的民族,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几千年一路传承下来,直至今天习近平同志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大同”社会理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聪慧的中国精神,但以往不同历史时期“大同”社会理想的提出和论述永远无法超出那个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真诚信仰“大同”理想,并能把“大同”理想付诸实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最终实现无阶级的“天下为公”的共产主义“大同”理想而砥砺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社会理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据与前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卫华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9-66,共8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国际争端而提出的创新性的理论命题与伟大的政治构想。它摒弃了霸权主义的形而上学,即"对抗哲学""利己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未来社会关于自由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国际争端而提出的创新性的理论命题与伟大的政治构想。它摒弃了霸权主义的形而上学,即"对抗哲学""利己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未来社会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中国传统优秀"和合"思想及"大同社会"理想等。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生产方式,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前提、经济基础;交往方式的信息化,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交流驱动力;跨区域、跨国度的各种合作组织,为其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这些都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充分的现实可能性和美好的历史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自由人联合体 “大同社会”
下载PDF
《桃花源记》产生原因试探
13
作者 侯守斌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1年第10期44-45,共2页
众所周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思想价值很高的作品。作者幻想并描绘出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桃源社会,借以表达作者自己进步的社会理想,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闪耀着可贵的人民性的思想光辉。作品所表现出的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众所周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思想价值很高的作品。作者幻想并描绘出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桃源社会,借以表达作者自己进步的社会理想,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闪耀着可贵的人民性的思想光辉。作品所表现出的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国外的“乌托邦”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乌托邦 “大同社会 思想渊源 产生原因
下载PDF
《大道之行也》教案
14
作者 吴燕芳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2期118-119,共2页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二)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关键词 《大道之行也》 教案 “大同社会 背诵能力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人类社会 能力目标
下载PDF
“之”字的多元解读
15
作者 秋祥文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8年第6期82-82,共1页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其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文章开篇的“大道之行也”一句中的“之”字,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在一次讨论时有了不同的看法,大致观点如下:
关键词 “之”字 多元解读 《大道之行也》 “大同社会 儒家理想 备课组 八年级 文章
下载PDF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5
16
作者 汤一介 《理论参考》 2007年第2期22-23,共2页
儒家经典《礼记》有一篇文章叫《礼运》,里面有一段是孔子讲的关于“大同社会”的话,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儒家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这个“大同社会”大概有四个要点: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它是... 儒家经典《礼记》有一篇文章叫《礼运》,里面有一段是孔子讲的关于“大同社会”的话,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儒家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这个“大同社会”大概有四个要点: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它是为大众的,不是为个人的,这是它的一个要点;第二,和谐社会应该能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让他们来为社会服务,使得这个社会能够很讲信用,人们都能和睦相处;第三,各种人都能够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比如说孤寡老人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每个分子都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第四,和谐社会是诚信的社会,是没有欺诈的,也没有偷盗的,是一个夜不闭户的美好社会。孔子把这种社会就叫“大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 “和谐” 现代诠释 “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 和谐社会 社会服务 《礼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