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友兰“天地境界”说与佛道思想的融通
1
作者 史晓宇 赵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价值与关怀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对冯先生天地境界的论说进行分析,阐明了其在推进儒家的形上学思想的同时,通过对佛家般若学思想、道家无为思想的融通,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终...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价值与关怀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对冯先生天地境界的论说进行分析,阐明了其在推进儒家的形上学思想的同时,通过对佛家般若学思想、道家无为思想的融通,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终极价值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境界” 觉解 般若 无为 融通
下载PDF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天地境界” 被引量:1
2
作者 冯雯妍 《传承》 2015年第6期58-59,共2页
"天地境界"是指人将自己置于天地间,成为宇宙、天地一份子的"天人合一"境界,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培养医学生的"天地境界",使其忘记"小我",将"小我"融入天地之间... "天地境界"是指人将自己置于天地间,成为宇宙、天地一份子的"天人合一"境界,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培养医学生的"天地境界",使其忘记"小我",将"小我"融入天地之间,在日后工作中发扬"大爱"精神,从而对医患矛盾的缓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从"天人合一"思维入手,培养医学生"与天地相配的人格",进而培养其"天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境界” 医学生 天人合一 思维 人格
下载PDF
冯友兰的“接着讲”与“天地境界”
3
作者 鲍时好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240-241,共2页
冯友兰的“接着讲”是在时代变革中实现的,赋予中国哲学以现代精神,又继承了中国哲学的实质内容,它是中国哲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接着讲”开出的“天地境界”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是对中国和世界哲学的一大贡献。
关键词 冯友兰 “接着讲” “天地境界” 哲学
下载PDF
冯友兰与唐君毅的人生境界说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钱耕森 程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5-89,共5页
冯友兰与唐君毅的人生境界说之比较研究钱耕森,程潮(安徽大学)(广东嘉应大学)所谓人生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它能反映个人的人格的高低。和古代儒家一样,现代新儒家仍然以探索人文世界,揭示人生... 冯友兰与唐君毅的人生境界说之比较研究钱耕森,程潮(安徽大学)(广东嘉应大学)所谓人生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它能反映个人的人格的高低。和古代儒家一样,现代新儒家仍然以探索人文世界,揭示人生奥妙,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为志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境界 冯友兰 自然境界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唐君毅 功利境界 宇宙人生 “相” 生命存在
下载PDF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5
作者 杨兆平 《教育艺术》 1999年第2期30-31,共2页
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辈出,群星灿烂。这些哲人以“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精神,为探索中国文化的出路,殚思竭虑,留下一座座学术思想的丰碑,尤其对于中国人生意义之认识,不乏真知灼见,冯友兰就是其中之一。一冯友兰在一代国学大师... 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辈出,群星灿烂。这些哲人以“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精神,为探索中国文化的出路,殚思竭虑,留下一座座学术思想的丰碑,尤其对于中国人生意义之认识,不乏真知灼见,冯友兰就是其中之一。一冯友兰在一代国学大师中,堪称独树一帜。在其人生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宇宙人生 自然境界 觉解 精神境界 道德行为
下载PDF
境界、治学与人生三议题
6
作者 王柯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6,共5页
境界、治学与人生三议题王柯平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汉语“境界”一词,包容性广,义界甚难,故常依照具体语境予以推断或厘定。一般来讲,境界或指“疆界”(见郑玄注《诗经,大雅,江汉》“于疆于理”─—... 境界、治学与人生三议题王柯平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汉语“境界”一词,包容性广,义界甚难,故常依照具体语境予以推断或厘定。一般来讲,境界或指“疆界”(见郑玄注《诗经,大雅,江汉》“于疆于理”─—“正其境界,修其分理”);或指“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境界 境界” 治学境界 王国维 功利境界 《人间词话》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 艺术境界
下载PDF
道家思想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永义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92-98,共7页
关键词 冯友兰 新理学 形上学 “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 道家思想 “天地境界” 形而上学 道家哲学 逻辑分析法
下载PDF
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来 《中国文化》 1996年第1期172-180,共9页
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陈来一般认为,冯友兰哲学是一种新实在论的哲学、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这在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也使得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往往被忽略了。他自己曾经有一次这样说过:“我过去的哲学思想最後... 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陈来一般认为,冯友兰哲学是一种新实在论的哲学、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这在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也使得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往往被忽略了。他自己曾经有一次这样说过:“我过去的哲学思想最後归结到神秘主义。”事实上,二十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哲学 人生哲学 实用主义 中国哲学史 “天地境界” 新理学 负的方法 宗教经验 纯粹经验 万物一体
下载PDF
冯友兰“大全”逻辑思想探赜
9
作者 楚明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9-73,共5页
关键词 冯友兰 逻辑思想 新理学 中国哲学 逻辑观念 天地万物 真际 “天地境界” 可思议 宇宙
下载PDF
再论朱熹对《中庸》“性”、“道”、“教”的诠释——兼评傅佩荣《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的相关观点
10
作者 乐爱国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66-70,共5页
朱熹从人与物统一的层面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为该三句兼人、物而言,做出了与郑玄、孔颖达所不同的诠释,受到了王夫之、毛奇龄等人的质疑。但是,朱熹的诠释有充分的文本依据,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 朱熹从人与物统一的层面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为该三句兼人、物而言,做出了与郑玄、孔颖达所不同的诠释,受到了王夫之、毛奇龄等人的质疑。但是,朱熹的诠释有充分的文本依据,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根据。尤其是,朱熹的诠释展现了《中庸》的更广大、更深入的宇宙观,揭示了《中庸》所达到的最高的"天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中庸章句》 “性 教” 宇宙观 “天地境界”
下载PDF
理:形式本体与道德本体──新理学与程朱理学的一种比较
11
作者 陈鹏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关键词 新理学 形上学 形式本体 程朱理学 道德本体 理本体 《朱子语类》 善恶问题 “接着讲” “天地境界”
下载PDF
世纪圣人的精神遗体──谒冯友兰书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中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5-85,共21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冯友兰 “天地境界” 旧邦新命 抽象继承 圣人情结 中国哲学史新编 知识分子 “王者师” 批林批孔
下载PDF
有形的痕迹和无形的精神(序)——杨桦《心潮》缀谭
13
作者 饶学刚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95-96,共2页
有形的痕迹和无形的精神(序)——杨桦《心潮》缀谭饶学刚一四十年风雨,“几经沉浮几度春”(《梦系红安》),“太多了,坎坷;太少了,坦途”(《自述》)。在竹斋里“静静地读,静静地思,静静地悟,静静地追求,读古贤今哲之论述... 有形的痕迹和无形的精神(序)——杨桦《心潮》缀谭饶学刚一四十年风雨,“几经沉浮几度春”(《梦系红安》),“太多了,坎坷;太少了,坦途”(《自述》)。在竹斋里“静静地读,静静地思,静静地悟,静静地追求,读古贤今哲之论述,思人生之真谛,悟我四十年奋斗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 心潮 青年学生 文学家族 “天地境界” 竹文化 乡居 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与写作 坚强的战士
下载PDF
一蓑烟雨任平生——试论苏轼诗词中的清旷风格
14
作者 郝琦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5-17,共3页
提及苏轼诗词风格,历来评论虽大体相近,却各有侧重。有以为豪放者,有以为清丽舒徐者,有以为韶秀者,有以为清雄者,其中,尤以豪放说为主。 其实,一个诗人写诗、填词,在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风格和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苏轼一生饱经忧患... 提及苏轼诗词风格,历来评论虽大体相近,却各有侧重。有以为豪放者,有以为清丽舒徐者,有以为韶秀者,有以为清雄者,其中,尤以豪放说为主。 其实,一个诗人写诗、填词,在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风格和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苏轼一生饱经忧患,他的诗词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豪放之作,也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飘逸之情,还有“采索身轻常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的婉约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 清旷 “乌台诗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秋词 《前赤壁赋》 词风格 “天地境界” 虚无境界 道家
下载PDF
从苏轼赤壁泛舟看中国士人的解脱之途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春 《乐山师专学报》 1998年第4期11-16,共6页
先秦以降,中国士人早已领受的作为感性生命个体不可免的烦忧之没有最终发展为士人灵魂内里的紧张与冲突,而是获得了相当的缓解,这实际意味着中国士人定然找到了一条解脱之途,要不然,在政统与道统的双重压抑下,士人们定然会走向疯狂甚至... 先秦以降,中国士人早已领受的作为感性生命个体不可免的烦忧之没有最终发展为士人灵魂内里的紧张与冲突,而是获得了相当的缓解,这实际意味着中国士人定然找到了一条解脱之途,要不然,在政统与道统的双重压抑下,士人们定然会走向疯狂甚至毁灭.尽管我们在先秦道家思想中,已经初步看到了中国士人在浓烈的烦忧中寻求解脱的独特方式——逍遥.但作为先秦诸子之一派,这种解脱方式在当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道家关于解脱的思想为后世文人所乐道,是在儒家思想的再阐发而与道家思想具有了相同起点(共同感念于充满诗意的宇宙大化)后实现的.当儒道获得了这一共同起点,实际就意味着他们相互融通的可能.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士人也大都亦儒亦道、或儒或道.在这或此或彼的选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士人 “天地境界” 感性生命 苏轼 苏拭 儒道 熊十力 大生命 冯友兰 圆融无碍
全文增补中
大观园、“终北国”、“补天”论——《红楼梦》理想主义境界再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东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47,共22页
苏轼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红楼梦》如临山海,身处其浩瀚缅邈之中,如果不跳出来对它进行整体的把握,是不能得其要旨的。而要把握小说的主旨,是非象绘地图一样分析其结构不可的。结构就象地图中的山脉河流,可... 苏轼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红楼梦》如临山海,身处其浩瀚缅邈之中,如果不跳出来对它进行整体的把握,是不能得其要旨的。而要把握小说的主旨,是非象绘地图一样分析其结构不可的。结构就象地图中的山脉河流,可以使我们更明了地接近某种正确的认识。“泛览周王卷。流观山海图”,我们读作品,得到的整体印象是,《红楼梦》是一部“花王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园 《红楼梦》 贾宝玉 “天地境界” 理想主义 黛玉 “天人” “真人” 婚姻 道德境界
原文传递
教师要追求两个“更高的境界”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振水 《北京教育(普教版)》 1999年第5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人生境界 治学境界 教师 功利境界 自然境界 “天地境界” 陶行知 道德境界 教书育人 教育事业
原文传递
绝世奇文古来稀 从心所欲大逾矩
18
作者 张远山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7年第6期51-54,共4页
绝世奇文古来稀从心所欲大逾矩张远山《文学自由谈》九七年第二期所刊张中行老先生的大作《才女××》(恕不代张艳帜,姑隐其名),堪称罕见奇文。开篇说,这位“才女”告诉张老先生,她自编作品集的一种叫《读我》,“是别人... 绝世奇文古来稀从心所欲大逾矩张远山《文学自由谈》九七年第二期所刊张中行老先生的大作《才女××》(恕不代张艳帜,姑隐其名),堪称罕见奇文。开篇说,这位“才女”告诉张老先生,她自编作品集的一种叫《读我》,“是别人写她的。我未再想,从嘴里溜出一句:‘那我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衰弱 如意郎君 道心 “诗意” 损有余补不足 张中行 “天地境界” 有所不为 “读” 作品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