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知青作家的“失乐园”心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起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5-34,共10页
论文选择心理角度透视知青作家的精神存在。认为知青作家反思知青生涯的"知青磨难"状写、"远村岁月"感悟和"神奇土地"拟构三种精神姿态的心理逻辑,面对新型时代语境的强化精神生存、崇尚世俗实用和热衷... 论文选择心理角度透视知青作家的精神存在。认为知青作家反思知青生涯的"知青磨难"状写、"远村岁月"感悟和"神奇土地"拟构三种精神姿态的心理逻辑,面对新型时代语境的强化精神生存、崇尚世俗实用和热衷知青琐事三种精神立场的心理渊源,以及不同精神态度间心理元素的某些内在一致性,都表明知青作家的共同心理底蕴,是由其"本性再生"时期的悲剧性知青经历及其体验所决定的"失乐园"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作家 心理角度 “失乐园”心态
下载PDF
重述的“失乐园”故事——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主题新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莉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关于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主题,学术界历来争议颇多。本文认为小说的总体框架呼应了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可以理解为重述的"失乐园"故事。玛丽.雪莱借用有关"堕落"的神话结构,表达了她对人与自然、人与社... 关于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主题,学术界历来争议颇多。本文认为小说的总体框架呼应了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可以理解为重述的"失乐园"故事。玛丽.雪莱借用有关"堕落"的神话结构,表达了她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她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失乐园”
下载PDF
“失乐园”:人与自然的背离——沈从文小说中的生态哲学意蕴 被引量:1
3
作者 佘爱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7-81,共5页
沈从文,是一个有着浓厚的自然崇拜情结,把"人与自然契合"美妙和谐的生存状态作为最理想的"人生形式"的作家。面对"文明与自然"、"文明与生态"二律背反的现实,在小说创作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 沈从文,是一个有着浓厚的自然崇拜情结,把"人与自然契合"美妙和谐的生存状态作为最理想的"人生形式"的作家。面对"文明与自然"、"文明与生态"二律背反的现实,在小说创作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人与自然日益疏离对立、生命本性失落和生命力萎缩等生态病症的"失乐园"景观,流露出深沉的生态危机意识和忧患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失乐园” 土地 生命 生态失衡
下载PDF
“失乐园”与“复乐园”——从“林肯天堂”看美国黑人历史文化精神在《所罗门之歌》中的重建
4
作者 刘晓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一部意义丰富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林肯天堂"起到了连接故事的纽带作用,与主人公麦肯、派拉特、奶娃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息息相关,并联系着美国黑人的过去、现在和将... 《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一部意义丰富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林肯天堂"起到了连接故事的纽带作用,与主人公麦肯、派拉特、奶娃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息息相关,并联系着美国黑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通过"林肯天堂",可以看到美国黑人历史文化在这部小说中的重建,也可以看出美国黑人从"失乐园"到"建乐园",再从"失乐园"到"复乐园"的精神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罗门之歌》 托尼·莫里森 “林肯天堂” 美国黑人历史 “失乐园” “复乐园”
下载PDF
新潮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历史语境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广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6,共4页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语境,以个体人的成长为题材的新潮成长小说成为一股突出的潮流。与传统成长小说相比,新潮成长小说的特异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叙事模式上。"失乐园"叙事模式深刻体现了新潮成长小说...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语境,以个体人的成长为题材的新潮成长小说成为一股突出的潮流。与传统成长小说相比,新潮成长小说的特异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叙事模式上。"失乐园"叙事模式深刻体现了新潮成长小说的精神内涵,它与传统成长小说的教育模式之间的深层差异在于,后者是在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潮背景下的结果,前者是在以个人为本位的思潮中显现出来的形态。这两种模式递变的思潮原因,是从教育模式背后的人文理想主义转变为"失乐园"模式背后的非理性思潮,尤其是存在主义的思想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潮成长小说 教育模式 “失乐园”叙事模式
下载PDF
抚摸成长的疼痛——论张兆和的小说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美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张兆和的小说,是一种“另类”的成长小说。它关注成长个体的内心体验,抚摸成长的伤痛,有着“失乐园”的叙事模式。她的小说具有京派的风格,并且是京派文学版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应当淡出我们的视野。
关键词 张兆和 成长小说 “失乐园”模式 京派风格
下载PDF
《理查二世》中的“花园”意象探究
7
作者 刘柠 《戏剧之家》 2017年第5期24-25,共2页
"花园"是西方文学中的典型意象,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莎士比亚频繁使用"花园"意象表现戏剧中的政治、社会与道德等主题,具有特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历史剧《理查二世》中,莎士比亚将"花园"政治化为英... "花园"是西方文学中的典型意象,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莎士比亚频繁使用"花园"意象表现戏剧中的政治、社会与道德等主题,具有特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历史剧《理查二世》中,莎士比亚将"花园"政治化为英格兰的象征,通过描绘"花园"的衰败隐喻理查二世统治时期的政治争端与社会状况,影射时下伊丽莎白女王政府面临的重重危机,具有警示作用。莎士比亚借用"花园"和"园丁"意象反对君权神授和王室内讧,主张君主在法律的约束下理性治国,使国家成为欣欣向荣、和谐有序的花园,并表达其对人类理想社会和完美道德追求的人文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二世》 “花园”意象 “失乐园” 人文主义 君权神授 伊丽莎白女王
下载PDF
神话原型与存在主义的结合——《法国中尉的女人》对神话原型的借用与改造
8
作者 周丹 《丝绸之路》 2013年第8期18-21,共4页
本文从分析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人手,揭示小说中隐含的“失乐园”故事结构及其对“失乐园”神话原型的改造,同时阐明这种创造性改造所体现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关键词 《法国中尉的女人》 神话原型 “失乐园” 存在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