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斯维辛与“上帝已死”:艾丽斯·默多克《寄语行星》的二重互文性书写
1
作者 岳剑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1-89,共9页
在《寄语行星》中,通过对普利莫·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和《圣经》二重互文性指涉,默多克以延续至今的大屠杀阴影呈现了一个精神虚无的世界,展现了现代人内心贫乏且渴望救赎的困境,并以重返基督教正典教义寻找现代西方虚无的根... 在《寄语行星》中,通过对普利莫·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和《圣经》二重互文性指涉,默多克以延续至今的大屠杀阴影呈现了一个精神虚无的世界,展现了现代人内心贫乏且渴望救赎的困境,并以重返基督教正典教义寻找现代西方虚无的根源,即一种由道德和宗教交互作用产生的受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斯·默多克 《寄语行星》 互文性 “奥斯维三部曲” 《圣经》
下载PDF
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 被引量:6
2
作者 余虹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余虹“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①阿多诺这一断言被广泛运用,“诗”其如纳粹,在“奥斯维辛”之后被送上了审判台。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诗与“奥斯维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余虹“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①阿多诺这一断言被广泛运用,“诗”其如纳粹,在“奥斯维辛”之后被送上了审判台。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诗与“奥斯维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阿多诺看来,“奥斯维辛”作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维辛” 审美诗学 阿多诺 反审美 “诗” 悲剧 “真” 审美意境 “审美” 波德莱尔
原文传递
启蒙与精神变化的方向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尚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1-28,共8页
启蒙的真谛并不在于简单的发展或者进步 ,而在于精神变化的方向性。它表现为克服习惯思维的勇气 ,宽容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在这个意义上 ,哲学史的构成要素不是认识论 。
关键词 哲学史 启蒙 习惯 精神的方向性 “奥斯维辛”
下载PDF
对“文化大革命”的再叙事
4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对“文化大革命”的再叙事王鸿生、耿占春和曲春景在《上海文学》1998年第一期上发表关于李锐《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的对话文章。王鸿生认为,九十年代中后期,长篇创作蔚为大观,但是真正达到时代标高的作品尚属凤毛麟角。李... 对“文化大革命”的再叙事王鸿生、耿占春和曲春景在《上海文学》1998年第一期上发表关于李锐《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的对话文章。王鸿生认为,九十年代中后期,长篇创作蔚为大观,但是真正达到时代标高的作品尚属凤毛麟角。李锐的《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无风之树》 《万里无云》 历史反思 “奥斯维辛” 精神现象 意识形态话语 小说 李锐 心理动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