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预制-再制
- 1
-
-
作者
戴维.莱瑟巴罗
莫森.莫斯塔法维
史永高
-
机构
宾夕法尼亚大学
哈佛大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时代建筑》
2014年第3期10-1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8109)
-
文摘
文章集中探讨了二战以后也就是所谓"战后"时期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涉及的不仅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有伦理层面的思考。因为正是这段时期,由于大量房屋毁于战争,要给成千上万的居民提供住房。同一时期,建造材料稀少而紧缺,于是一种新的现实主义应运而生,并且在施工体系上也有所创建:不再是此前乌托邦时期现代建筑的"封闭"体系,而是一种被认为是"开放的"施工方式。这一时期的建筑师们也认同建筑设计应该自我调节以适应有限的资源与手段,当然,他们也使用了一定的技术措施尤其是那些新的技术,但并非不分场合的滥用。项目的急迫性往往要求对工业化制品或者构件进行变更,使得要对"预制"的东西进行"再制"。这一时期,人们允许更大的容差,接受偶发因素,以积极的眼光来看待"不完美";建筑的物质性层面变得非常重要,而再现性则必须后退;使用的材料都是那些唾手可得的,有时是工业化材料(钢),有时是传统材料(砖);另一改变是将那些仅起服务作用的东西暴露在外而不再遮蔽。以"粗野"一词,来表达这种直接的、裸露的、混合的、讲求实际的建造方式。文章研究了埃利森和彼得·史密森、柯布西耶、詹姆士·斯特林、亚历杭德罗·德-拉·索塔、希哥德·勒沃伦兹等建筑师,最后还研究了弗兰克·盖里——虽然他的作品显然不属于这一时期,但可以这一背景为基础来加以解读,就像今天的诸多先锋建筑一样。
-
关键词
无形
“拾得之物”和“如其所是”
不完美
开放体系
组合
容差
片段化
材料性
-
Keywords
Formlessness
'Found' And 'As Found'
Imperfection
Open Systems
Assemblage
Tolerances
Fragmentation
Materiality
-
分类号
TU-09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从伦敦到巴黎——英国新粗野主义缘起
- 2
-
-
作者
刘琮晓
刘潇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州全体建筑有限公司
-
出处
《建筑师》
2021年第1期59-66,共8页
-
文摘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史密斯夫妇作为代表的英国新粗野主义,由浅入深,从三个层面分别切入:第一部分梳理新粗野主义的产生、含义和界定;第二部分结合独立小组的社会实践,总结新粗野主义所包含的"如其所是"思想内涵;第三部分联系巴黎先锋艺术,串联人物网络,揭露隐藏在新粗野主义背后的三条线索。
-
关键词
史密森夫妇
新粗野主义
独立小组
“如其所是”
巴黎先锋艺术
-
Keywords
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
the New Brutalism
Independent Group
"As found"
Paris Avant-garde
-
分类号
TU-86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