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由学生辈观老师辈:对“学衡”研究的思考 |
瞿骏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流派”的尴尬与颉颃——社群文化视阈中的“学衡”重估 |
杨洪承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3
|
两难处境与道德理想──对“学衡”派的认识 |
翟传增
|
《殷都学刊》
|
1999 |
0 |
|
4
|
“学衡”的准星——漫谈“学衡”派的文化观 |
刘克敌
|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
1999 |
0 |
|
5
|
从“中体西用”到“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派”与“洋务派”渊源探析 |
朱鲜峰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3 |
0 |
|
6
|
多元系统中的边缘系统——以“学衡”派翻译活动为例 |
王雪明
杨子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7
|
被遮蔽的另面景观:“学衡”派翻译研究 |
王雪明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释读吴宓的“学衡”之外——以《新文化运动之反应》为中心 |
瞿骏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学衡派”与现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 |
沈卫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0
|
融化新知与诗学重诂——白话文学语境中“学衡派”英诗复译现象考察一例 |
张旭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1
|
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视阈中的“学衡派”和保守主义思潮 |
管兴平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学衡派”文化寻际的反思 |
段妍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何谓“学衡派”? |
周佩瑶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4
|
吴芳吉研究80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杰出的“学衡派”诗人 |
李伟民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5
|
《学衡》创刊与出版始末 |
李刚
倪波
|
《新世纪图书馆》
|
2003 |
0 |
|
16
|
学术研究的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评沈卫威近著《“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 |
武新军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7
|
“学衡派”的学术道德论 |
杨辉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8
|
古今中西衡价值──论“学衡派”的文化观 |
董德福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19
|
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 |
宋占业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5 |
0 |
|
20
|
“学衡派”的反现代性文化选择 |
汪树东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