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可”构式的逻辑归属及语义机制
1
作者 李会荣 《嘉兴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40-144,共5页
"宁可A,也B"构式中,A和B之间必须构成"果-因"关系,这是其核心语义特征。如果具备这一语义条件,"宁可"句式基本上就是合理的。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宁可"构式产生了"选择义"、"... "宁可A,也B"构式中,A和B之间必须构成"果-因"关系,这是其核心语义特征。如果具备这一语义条件,"宁可"句式基本上就是合理的。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宁可"构式产生了"选择义"、"语义量级"及"反预期义"等语义特征,这些特征源于并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可”构式 主观性 量级语义 反预期 逻辑归属 语义机制
下载PDF
“宁可”构式的情态功能及其类型研究
2
作者 李会荣 陈昌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情态类型。本文认为,“宁可A,B”构式中B项没有认识情态表达,可有道义情态表达和动力情态表达。在其表达的情态意义中,意愿义属于核心情态意义,而义务义和能力义则属于边缘情态意义。在... 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情态类型。本文认为,“宁可A,B”构式中B项没有认识情态表达,可有道义情态表达和动力情态表达。在其表达的情态意义中,意愿义属于核心情态意义,而义务义和能力义则属于边缘情态意义。在“宁可”构式整体意愿义的支配下,道义情态抑或能力情态都是施愿主体形成意愿(B)的原因或者动力的外显方式,意愿B的实现最终需施愿主体通过选择让步行为(A)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可”构式 主观性 情态类型 意愿情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