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红古茶道”代表性遗产点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葛政委 《农业考古》 2018年第2期221-227,共7页
"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的茶源地之一。在申遗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南府土司衙署及连三坡古茶道""采花古茶园及村落""五峰古茶道汉阳桥—梯儿岩段""泰和合茶号遗址"作为代表性遗产... "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的茶源地之一。在申遗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南府土司衙署及连三坡古茶道""采花古茶园及村落""五峰古茶道汉阳桥—梯儿岩段""泰和合茶号遗址"作为代表性遗产点来呈现"宜红古茶道"茶叶产区的茶叶生产与集散。四个遗产点分别从茶产区与市场源头、茶叶原产地、茶叶运输与贸易、茶叶生产组织与加工四个角度来呈现这一遗产区作为万里茶道"茶源地"的历史本来面貌。遗产点在功能上相互支撑,最能简约、真实和完整地呈现文化线路遗产的要素、功能及整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宜红古茶道” 代表性遗产点 “万里茶道”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野下“宜红古茶道”价值初论 被引量:3
2
作者 葛政委 吴红敬 陈延斌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18-22,27,共6页
"宜红古茶道"是明代土司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以红茶为主的产区形成的文化线路遗产,是"中俄蒙万里茶道"茶叶原产地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宜红古茶道"的价值凝练要从茶叶原产地、茶叶加工和集散、茶业与地... "宜红古茶道"是明代土司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以红茶为主的产区形成的文化线路遗产,是"中俄蒙万里茶道"茶叶原产地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宜红古茶道"的价值凝练要从茶叶原产地、茶叶加工和集散、茶业与地方文化关系、文化交流及影响、"宜红古茶道"在"万里茶道"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入手。"宜红古茶道"的人类突出普遍价值既体现在茶叶贸易促进了中国武陵山脉东北部少数民族逐步接受内地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其社会文化生活又逐步为中央王朝所认可的良性双向互动过程,并在这一地区的茶叶贸易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中重新塑造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形式,又体现在"宜红"茶产区的古茶园及村落文化景观是人类适应山地这一类型生态环境所做出的艰难却又智慧选择的结果,是人类开发山区的杰出范例。"宜红古茶道"的地方价值表现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文化遗产价值、文化品牌效应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宜红古茶道” 价值凝练 普遍价值 地方价值
下载PDF
“宜红古茶道”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葛政委 《三峡论坛》 2018年第4期1-4,37,共5页
尽管早在明清时期,大量地方史志、碑刻、文人笔记就对"宜红古茶道"进行了记录,但是直到2009年,文物工作者才开始重新发掘这一道路系统。在考古探索与文献整理双轮驱动之下,"宜红古茶道"面貌得以重现,外在形象逐步清... 尽管早在明清时期,大量地方史志、碑刻、文人笔记就对"宜红古茶道"进行了记录,但是直到2009年,文物工作者才开始重新发掘这一道路系统。在考古探索与文献整理双轮驱动之下,"宜红古茶道"面貌得以重现,外在形象逐步清晰,成为万里茶道申遗不可或缺的茶源地遗产构成部分。由历史上的"交流之路"到现在的"申遗之路",历久弥新的"宜红古茶道"重唤青春。展望未来,"宜红古茶道"的"研究保护之路"仍然艰巨,需要我们从考古、路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古镇等多方面多学科推进"宜红古茶道"的研究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红古茶道” 大遗址保护 万里茶道 遗产申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