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映、反应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1
作者 嵇山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5期60-66,共7页
有论者提出并认为无人能置之"死地"的"审美反映",其实只是人的先验"意识"在外部刺激下的自我重组,不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即与承袭了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余绪的皮亚杰同出一辙,是反应,不是... 有论者提出并认为无人能置之"死地"的"审美反映",其实只是人的先验"意识"在外部刺激下的自我重组,不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即与承袭了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余绪的皮亚杰同出一辙,是反应,不是反映。而综观该论者同时提出的作为"客观因素""主观化"、"主观因素""对象化"中的"审美反映"和作为"与生俱来"、"融入"于文学"最基本的审美单位"的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作为文学"本质特性"表示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三者关系可知:所谓"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实际就是实行了语言学转向、属形式学派范畴又颇为彻底地与非"审美"、非文学的先验"意识"的自我表现文学论,并不"新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 “审美意识”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语言学转向
下载PDF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的“审美反映论”
2
作者 尹传兰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可分为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徐中玉、蒋孔阳、朱光潜、萧平为代表,关注美、美感与“形象反映”的关系,且开始反思文学反映论,虽未将“审美反映论”概念化,但为其出场作了思想准备;60年代...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可分为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徐中玉、蒋孔阳、朱光潜、萧平为代表,关注美、美感与“形象反映”的关系,且开始反思文学反映论,虽未将“审美反映论”概念化,但为其出场作了思想准备;60年代“小阳春”时期,周扬、以群、王朝闻重视文艺的“自身规律”,促进了“审美反映论”的生成;1980年前后学界用审美论批判“工具论”,为“审美反映论”出场提供了时机,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系统论述了“审美反映”内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深化“审美反映”研究,将其编写进文学理论教材,实现了“审美反映论”由美学研究向文学理论研究的跨界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论” 新中国文论思想 内生性 逻辑自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