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都麦小说中的“家园”意识解读
1
作者 文鹏 哈斯其木格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196-202,220,221,共9页
满都麦是内蒙古当代文坛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家。他在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文关怀、历史理性与地域情怀,都是文学研究中让人受益匪浅的灿烂瑰宝。满都麦的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草原背景中对“家园”的留恋、探索,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环境... 满都麦是内蒙古当代文坛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家。他在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文关怀、历史理性与地域情怀,都是文学研究中让人受益匪浅的灿烂瑰宝。满都麦的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草原背景中对“家园”的留恋、探索,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环境、共有家园等重大问题,展现出了一种对过去之美、传统之美与和谐之美的深刻理解。“家园”书写极具文化内涵,又有地域特色,蕴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它旨在表达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将会面临危机,并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努力唤起人们对生态的认识,为我们理解满都麦的文学世界提供了一个桥梁。因此,通过“家园”叙事,达到了关心生态环境,批判人类过度索取、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意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都麦 “家园” 空间 危机意识
下载PDF
“家园”意象的当代表述——家园改造类短视频的审美文化研究
2
作者 周艳 《艺术科技》 2023年第6期158-160,共3页
“家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的主题和意象,自古以来便受到许多文艺创作者的青睐。在短视频流行的现今,“家园”这个传统意象也迎来了它的当代表述。很多创作者将目光聚焦于此,通过新兴的视听手段展现自己打造家园的全过程,获得了一... “家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的主题和意象,自古以来便受到许多文艺创作者的青睐。在短视频流行的现今,“家园”这个传统意象也迎来了它的当代表述。很多创作者将目光聚焦于此,通过新兴的视听手段展现自己打造家园的全过程,获得了一众网友的关注与喜爱。同时,这些受欢迎的短视频又融合精美的画面布置、精巧的剪辑技术、和谐的背景音乐,能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享受。因此,观众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亦是审美的过程。文章分析家园改造类短视频的审美主体、对象,以及短视频独特的审美呈现方式,聚焦于其中的“家园”意象,进而探究此类短视频兴起的文化原因,发现主要在于根植于国人精神深处的“桃源”情结和广泛存在于当今社会的文化乡愁现象。此类短视频为奔波于世俗社会中的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个疗愈之所,它以一种替代实现的方法供人们搭建自己心中的家园,并由此获得身心的宁静和精神力量。在此过程中,“家园”意象借助新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意象 家园改造 短视频 审美文化
下载PDF
列维纳斯关于“家园”的生存论分析——基于《总体与无限》的第II部分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向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列维纳斯的哲学以"面对他者之脸"著称,但其生存论的分析却是围绕"家园"展开的。"家园"的居所一方面是脱离开"源始环境",让"我"与自身在一起的"场所";另一方面"家园&q... 列维纳斯的哲学以"面对他者之脸"著称,但其生存论的分析却是围绕"家园"展开的。"家园"的居所一方面是脱离开"源始环境",让"我"与自身在一起的"场所";另一方面"家园"又是面对"他者"的最初处境,"家园"的女性特质与劳动本性使列维纳斯式的生存论分析别开生面。列维纳斯关于"家园"的生存论分析是对海德格尔关于"此在""无家可归"的批驳。人们在重视列维纳斯所刻画的"他者"的同时,却常常遗忘了他所描摹的温暖"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 享受 居住 女性 劳动
下载PDF
评《阳光下的干葡萄》中三位女性的“家园”梦想 被引量:4
4
作者 陶震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91-95,共5页
美国著名黑人女剧作家洛琳.汉斯贝莉的剧作《阳光下的干葡萄》描叙了上世纪中期芝加哥一个黑人家庭在种族歧视与不公的社会中求生存的故事。剧中的三位女性——妈妈蕾拉、儿媳露丝、女儿毕丽莎都有着对"家园"梦想执著而坚韧... 美国著名黑人女剧作家洛琳.汉斯贝莉的剧作《阳光下的干葡萄》描叙了上世纪中期芝加哥一个黑人家庭在种族歧视与不公的社会中求生存的故事。剧中的三位女性——妈妈蕾拉、儿媳露丝、女儿毕丽莎都有着对"家园"梦想执著而坚韧的追寻。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她们的梦想都受到了白人、男权社会的两重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下的干葡萄》 女性形象 “家园”梦想
下载PDF
让美在心底流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主题单元“家园”之《水乡歌》教学建议
5
作者 姜玮 张琳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生活中有美,教学中也有美,教学中的美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就是美的使者、美的载体。在课文的选材上它贴近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 北师大版 小学 语文 第二册 第二主题单元 “家园” 《水乡歌》 教学建议 情感体验
下载PDF
熊式一的“家园”情怀——回归“家园”在《王宝川》中的体现
6
作者 陈蓉蓉 《海外英语》 2018年第4期159-160,170,共3页
《王宝川》一剧,一方面,作者在戏剧编排、语言、情节等方面作了更改,跨越了东西文化的鸿沟,使戏剧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从而展现了跨地域跨文化的世界性的自我;另一方面,作者对原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剧情作了更改,并且运用各种... 《王宝川》一剧,一方面,作者在戏剧编排、语言、情节等方面作了更改,跨越了东西文化的鸿沟,使戏剧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从而展现了跨地域跨文化的世界性的自我;另一方面,作者对原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剧情作了更改,并且运用各种中国古代的谚语和名言,弘扬古老中华文化,让西方人见识中国传统戏剧的风采,从而让身处异乡的自己在精神上回归了"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式一 《王宝川》 “家园”情怀
下载PDF
着力打造“家园”文化品牌
7
作者 郭红红 《西部论丛》 2003年第6期39-39,共1页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正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的建设银行必须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国际经验来看,具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成功的现代企业所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花旗银行一直遵循“竞争、进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正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的建设银行必须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国际经验来看,具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成功的现代企业所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花旗银行一直遵循“竞争、进取、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占据了国际金融业的制高点。惠普公司倡导的“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的文化理念使企业长盛不衰。创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精神财富进行整合,而且可以对物质财富间接进行整合,这是企业文化真正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金融企业 建设银行 “家园”文化品牌
下载PDF
楚地家园的建构、回望与寻找——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
8
作者 杨一帆 周建忠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通过“招魂”的独特美学特性探索“家园”的生存意义。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的书写中,既有求觅大地、家园与家国的现实意义,更有精神层面的寻觅与救赎。本文拟基于楚地独特的文化生态与文化风貌,深入剖析《楚辞》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书写中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家园” 生态美学 楚文化
下载PDF
“家园共育”理念下幼儿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9
作者 蔡丽 《教师》 2024年第17期93-95,共3页
幼儿阶段是幼儿人格形成、习惯培养和基础能力锻炼的关键期,幼儿不仅需要学习基础的知识,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文章基于“家园共育”理念分析了落实幼儿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再对“家园共育”理念下幼儿劳动教育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 幼儿阶段是幼儿人格形成、习惯培养和基础能力锻炼的关键期,幼儿不仅需要学习基础的知识,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文章基于“家园共育”理念分析了落实幼儿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再对“家园共育”理念下幼儿劳动教育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家园共育”理念下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共育”理念 幼儿 劳动教育 实践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下我国幼儿体育的“家园社”协同共育路径研究
10
作者 陈舒琪 《贵州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17-21,共5页
家园社共育幼儿体育是促进幼儿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形式之一。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微观、中观、外层及宏观系统4个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析价值意蕴、发展现状和现实困境,为提高家园社共育的效果,提出相应的实现路... 家园社共育幼儿体育是促进幼儿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形式之一。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微观、中观、外层及宏观系统4个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析价值意蕴、发展现状和现实困境,为提高家园社共育的效果,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为我国幼儿体育的家园社协同共育提供建议,提出以家庭支持为主,联合园内政策,促进终身体育;健全课程机制,引入家庭社区,提升育人水平改善社区环境,组建专业团队,建立服务中心;完善顶层设计,营造文化生态,提升观念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体育 “家园社”协同共育 生态系统理论
下载PDF
中国科幻构筑的“家园”符号系统
11
作者 袁忆如 《声屏花》 2024年第1期0062-0064,共3页
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作为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开 山之作,本身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流浪地球》系列中的 符号意向就很有探讨价值:各个人物、物象、景观所具有的 符号学意指,都统一指向同一意指系统——“家园”符号系 统。《流浪地球》全... 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作为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开 山之作,本身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流浪地球》系列中的 符号意向就很有探讨价值:各个人物、物象、景观所具有的 符号学意指,都统一指向同一意指系统——“家园”符号系 统。《流浪地球》全片的核心都在输出“家园”概念,从每 一个小家庭,到每一个国家,到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家” 是《流浪地球》不变的底色,而本文探讨了中国科幻《流浪 地球》如何通过各种能指来塑造“家园”符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符号学 《流浪地球》 “家园” 符号系统
下载PDF
交叠影响域理论下我国幼儿体育的“家园社”协同共育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何杰 姚蕾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69,85,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交叠影响域理论视域下,探析我国幼儿体育“家园社”协同共育的价值与理论模型,并提出实现路径。价值: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筑牢国家人才之基;推进幼儿体育协同发展,营造以体育人环境;培养幼儿终身体育意识...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交叠影响域理论视域下,探析我国幼儿体育“家园社”协同共育的价值与理论模型,并提出实现路径。价值: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筑牢国家人才之基;推进幼儿体育协同发展,营造以体育人环境;培养幼儿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路径:以顶层设计为指引,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以专业队伍为保障,建立指导服务中心,提升协同共育水平;以社区资源为依托,搭建运动实践基地,实现多元联动赋能;以项目课程为驱动,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促进多方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幼儿体育 “家园社”协同共育 交叠影响域
下载PDF
流散族群的“家园”夙愿——《苗族“家园”之梦》译介与述评
13
作者 何泠静 《民族论坛》 2017年第3期59-63,共5页
流散一词最初指犹太人四处漂泊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起,更多喻指背井离乡、渴望故乡复兴的情怀,并成为当代人跨境生存方式的类型写照。老挝苗族源自中国,直至20世纪40年代在老挝才开始享有自治权,之后在秘密战争中登上国际舞台。美国... 流散一词最初指犹太人四处漂泊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起,更多喻指背井离乡、渴望故乡复兴的情怀,并成为当代人跨境生存方式的类型写照。老挝苗族源自中国,直至20世纪40年代在老挝才开始享有自治权,之后在秘密战争中登上国际舞台。美国苗族学者李麦娜的《苗族"家园"之梦:法属印度支那的合法性追求(1850-1960)》一书研究了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领袖争取权利与合法性的历史。文章认为该书呈现出崭新的视角,如对老挝苗族救世主型领袖的新认识、采用二分法进行谋篇布局、指出苗族未能在老挝建立民族"家园"的原因等。文章也指出了该书存在的不足,即未能对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的一些重要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从恩格斯的"国家"概念入手,文章梳理了老挝复杂的民族问题以及苗族与老挝其他民族的关系,指出无论是政治掮客,还是救世主型领袖,皆因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不可能带领流散中的苗族建立统一的"家园"。最后,文章指出,将建立"家园"的梦想寄希望于"苗王",实际上是老挝苗族一直以来作为流散族群的集体情感的体现。而封建政权、国外势力却将老挝苗族推向了更大范围的流散。因此,建立统一的"家园"俨然成为他们剥离时空的夙愿,抑或是作为"他者"身处跨界边缘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时无所适从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族群 “家园”夙愿 老挝苗族 《苗族“家园”之梦》
原文传递
幼儿园深入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茜 《科学咨询》 2023年第20期200-202,共3页
幼儿园深入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而且有利于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展资源。但是在实践中,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存在双方重视程度不够、沟通有效及通达程度不够、开展形式创新不... 幼儿园深入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而且有利于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展资源。但是在实践中,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存在双方重视程度不够、沟通有效及通达程度不够、开展形式创新不够、开展保障机制不够等问题。因此,笔者提出提升“家园共育”双方重视程度、促进“家园共育”双方有效沟通、创新“家园共育”活动开展形式、健全“家园共育”保障体制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家园共育” 建议
下载PDF
“家园社”协同推进贵州省幼儿劳动教育: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
15
作者 李容香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7期90-93,共4页
当前,“家园社”协同推进幼儿劳动教育逐渐走向实践。贵州省“家园社”协同推进幼儿劳动教育面临幼儿劳动教育目标不一致、实施幼儿劳动教育主体权责不清、幼儿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困境。文章基于现实困境,结合交叠影响域理论的理... 当前,“家园社”协同推进幼儿劳动教育逐渐走向实践。贵州省“家园社”协同推进幼儿劳动教育面临幼儿劳动教育目标不一致、实施幼儿劳动教育主体权责不清、幼儿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困境。文章基于现实困境,结合交叠影响域理论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机制,提出重塑以幼儿为中心的劳动教育主体角色、建构共同的幼儿劳动教育目标、完善互动联结的协同育人机制、营造以“关怀”为核心的协同育人环境的策略,以期为推进贵州省幼儿劳动教育提供可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社” 幼儿劳动教育 交叠影响域理论 协同育人
下载PDF
系统耦合理论视角下幼儿园“家园社”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16
作者 王嫣然 《黑河学刊》 2023年第6期118-123,共6页
从系统耦合理论的角度考察,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幼儿园的教育系统、家庭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教育系统之间存在互动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前“家园社”协同育人存在“家园社”协同育人耦合度不高,耦合协... 从系统耦合理论的角度考察,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幼儿园的教育系统、家庭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教育系统之间存在互动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前“家园社”协同育人存在“家园社”协同育人耦合度不高,耦合协调度不强,时间、空间耦合度不畅等问题。“家园社”协同育人实现耦合的关键在于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最大合力。基于此,提出策略可以统一教育系统目标,实现系统耦合;优化“家校社”发展,促进系统间相互耦合;提高“家校社”时间、空间耦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社”协同育人 幼儿园 系统耦合理论
下载PDF
“世界主义”与“家园”认同——以海外华人作家林玉玲、李立扬的回忆录为例
17
作者 蒲若茜 张欣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9,共9页
"家园"认同是移民作家的核心关注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华人作家更倾向于"去根化"的世界建构表达出"处处无家处处家"的"世界主义"家园认同观。本文以林玉玲和李立扬两位海外华人作家的回... "家园"认同是移民作家的核心关注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华人作家更倾向于"去根化"的世界建构表达出"处处无家处处家"的"世界主义"家园认同观。本文以林玉玲和李立扬两位海外华人作家的回忆录为文本,探究他们在东西方多次迁徙中其族裔自我与家园及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华人作家的族裔情感始终处于"去根"与"失根"的矛盾之中。深究原因,其中既有族裔之"根"的牵绊,更有受限于"处处无界却无处不界"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语境。两位华人作家以文本互证的方式重启种族、国族与世界的协商共同指向"有根的世界主义",反映出在"普世化"的愿景中和"无根化"的大背景下,"世界主义"与"家园"认同的协同与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玉玲 李立扬 “世界主义” “家园”认同
原文传递
论广西文学的家园意识与生态情怀
18
作者 宋坚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浓厚的家园意识与生态情怀是广西新时期文学的主体内容。对家乡故土的眷念,对生存家园的牵挂,使得"还乡"主题和"家园"情结成为作家重点表现的内涵。此外,在生态关怀上,广西文学作家本着对家乡山水的挚爱,自觉地投... 浓厚的家园意识与生态情怀是广西新时期文学的主体内容。对家乡故土的眷念,对生存家园的牵挂,使得"还乡"主题和"家园"情结成为作家重点表现的内涵。此外,在生态关怀上,广西文学作家本着对家乡山水的挚爱,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学浪潮之中,为故园的绿色生态讴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种种行径进行无情的鞭挞与揭露,表现了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现了广西各族人民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文学 家园意识 “还乡”主题 “家园”情结 生态情怀
下载PDF
美籍华裔作家作品中对“家园”的记忆和回望
19
作者 郑海霞 《郑州师范教育》 2014年第5期57-60,共4页
美国华裔作家以其丰沛的情感张力、清新别致的文笔卓然于世界文坛流散写作之林,成为全球众多文学爱好者和评论者的新宠。交错编织在作品机理里对血缘故国疏离和依赖的情感成为他们创作和力量的源泉,也成为其作品独到之所在。
关键词 华裔流散者 固有“家园” 情感张力
原文传递
河洛文化传承与台湾女性文学场域中的“家园情结”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燕彬 张杨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4,共3页
河洛文化是指植根于河洛地区以农耕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家园情结这一角度切入,阐释台湾女性文学书写场域中的创作状况,分析中得出"家园情结"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且与大中原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表明文化认同的... 河洛文化是指植根于河洛地区以农耕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家园情结这一角度切入,阐释台湾女性文学书写场域中的创作状况,分析中得出"家园情结"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且与大中原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表明文化认同的不可避免性和在文学创作中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台湾女性文学 “家园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