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梨“家族”资源及其育种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田路明 曹玉芬 董星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5,共4页
介绍了二十世纪梨的来源与特点,二十世纪梨的杂交育种概况及其后代遗传图谱;分析了日本和韩国梨品种资源的特点;总结了二十世纪梨"家族"作为育种资源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二十世纪梨 “家族”系谱 育种价值
下载PDF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概念的界定
2
作者 李卿 《中华文史论丛》 2005年第79期154-167,共14页
“家庭”“家族”“宗族”都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都是社会学的概念。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立的人类学、社会学体系,主要受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影响。在英语世界,
关键词 秦代 汉代 魏晋南北朝 “家族” “宗族” 概念 血缘关系 家族制度 社会学
下载PDF
无限之限:“家族相似”是否可以终结本质之研究
3
作者 甘付钧焜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4期122-124,共3页
目的:美是什么?几千年前的柏拉图没想出来,于是说美是“难的”;随后的维特根斯坦也没想出来,于是说美是“错的”。人类文明浩浩汤汤,很难想象,从柏拉图到维特根斯坦,前者去世前还在幻想一个永不衰败的极权乐园,而后者在世时人类已经创... 目的:美是什么?几千年前的柏拉图没想出来,于是说美是“难的”;随后的维特根斯坦也没想出来,于是说美是“错的”。人类文明浩浩汤汤,很难想象,从柏拉图到维特根斯坦,前者去世前还在幻想一个永不衰败的极权乐园,而后者在世时人类已经创造出足够让地球毁灭的武器。而“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出答案,很可能将继续没有答案,且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也实在不必有答案。方法:一般认为,从命题图像论到“语言游戏”再到“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完成了对美之本质的否定,从而完成了对美学的消解。“美是什么”不值一问,因为“美”什么也不是,而对于什么也不是的东西,当然什么也不需要问。必须承认,这条逻辑看上去相当周延,难怪维特根斯坦自负道:“哲学问题在根本上已经最终解决了。”《逻辑哲学论》一书已有了“确定而不容置疑的真理性”。结果:文章认为“家族相似”这一概念对共相问题的解释存在有效射程的问题。“相似性”不能完全取代本质之同一,因为“相似性”本身就源自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而文章也将以说明这一有效射程为中心目标。结论:美的问题依然存在。它存在是因为还没有答案,这跟问题本身是否符合“语言逻辑”无关,因为哪怕是对着虚空,人也必然发问,这是人之为人的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相似” 美的本质 维特根斯坦
下载PDF
论张炜长篇小说的“家族”化写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张炜的杰作《古船》、《九月寓言》催使其较早地登上时代文学的高峰 ,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地位。作家以这两部作品为原型母体创作出 6部长篇小说 ,形成同根同源的“家族”化写作倾向 ,导致人物脸谱化、情节类型化、结构公式化、手法模... 张炜的杰作《古船》、《九月寓言》催使其较早地登上时代文学的高峰 ,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地位。作家以这两部作品为原型母体创作出 6部长篇小说 ,形成同根同源的“家族”化写作倾向 ,导致人物脸谱化、情节类型化、结构公式化、手法模式化、语言腔调化、意蕴平面化等类同现象。“家族”化写作倾向在当下文坛普遍存在 ,严重地桎梏着作家创作的深入发展 ,张炜只是其中一例典型。这一现象预示长篇小说创作逐渐步向衰退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长篇小说 “家族”化写作
原文传递
哈贝马斯与罗尔斯“家族内部之争”的三重迷雾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军良 薛冰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73,共3页
哈贝马斯与罗尔斯这两位当代康德主义者虽都以"准先验主义"的理路来重建公共领域的规范基础,但却陷入了"家族内部之争"的重重迷雾之中。二者争论的焦点主要表现在:"对话共识"与"重叠共识"之争&... 哈贝马斯与罗尔斯这两位当代康德主义者虽都以"准先验主义"的理路来重建公共领域的规范基础,但却陷入了"家族内部之争"的重重迷雾之中。二者争论的焦点主要表现在:"对话共识"与"重叠共识"之争";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争";真理与正义相联"还是"真理与正义相离"之争。明辨这些论争,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他们在道德哲学运思上的理论秉性,把捉二者在政治哲学诉求上的基本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罗尔斯 “家族内部之争”
下载PDF
基于维特根斯坦“意义即使用”的现象解释模型
6
作者 张彧 《外文研究》 2024年第3期31-36,106,共7页
“意义即使用”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核心,其中“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和“家族相似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前两者表示语言是一般性活动,而后者则代表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思想不仅开辟了日常语言的哲学路径,同时也为一... “意义即使用”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核心,其中“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和“家族相似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前两者表示语言是一般性活动,而后者则代表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思想不仅开辟了日常语言的哲学路径,同时也为一些新的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剖析视角。本文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解释维特根斯坦意义思想的嬗变和内涵以及这三个概念的核心,构建一个能够用于解释现实不断涌现新的社会现象的解释模型。这个解释模型的价值在于它为“意义即使用”思想和现实新现象的解读搭建了一个理解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意义即使用” “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性” “生活形式”
下载PDF
建筑学、哲学与美学的“家族相似”——兼锥指当下建筑的文化创意、商业化与美学霸权
7
作者 潘天波 胡玉康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建筑学与美哲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家族相似"性,抽象"时间"越来越将成为建筑师设计的一种无法替代的新材料。有鉴于此,我们既要对建筑空间感知现象的美学分析,又要有超越建筑感知现象的时间观念的哲学研究。从当下建... 建筑学与美哲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家族相似"性,抽象"时间"越来越将成为建筑师设计的一种无法替代的新材料。有鉴于此,我们既要对建筑空间感知现象的美学分析,又要有超越建筑感知现象的时间观念的哲学研究。从当下建筑商业化与美哲学化现象中,可窥见建筑在现象与观念意识领域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建筑商业化与美学霸权之现象,我们必须正视建筑文化创意、商业化与审美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化产物。笔者拟锥指此种社会现象,以期为当下建筑艺术商业化与审美化作社会意义高度上的诊视与疗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商业化 “家族相似” 美学分析 哲学研究 文化创意 建筑学 霸权 时间观念
下载PDF
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家族相似”
8
作者 张奎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庭相似"(family resem blance)理论。当借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来考察文学接受活动时,就会发现,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家族相似"。古希腊时期的...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庭相似"(family resem blance)理论。当借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来考察文学接受活动时,就会发现,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家族相似"。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已经注意到了文学接受活动中"家族相似"现象。康德的"共通感"和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的"共通性"就涉及"家族相似"问题;而"审美移情说"、"心理距离说"、"俄狄浦斯情结"、"同形同构说"都不同程度地隐含着"家族相似"。中国古代也有关于文学接受中"家族相似"方面的论述。文学接受中的"家族相似"可以是读者和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相似性,也可以是读者(包括批评者)和作者之间的相似性。文学接受中的"家族相似"也带来了批评中的"偏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相似” 文学接受 偏袒的批评
下载PDF
另一种苦难的渊薮——论刘庆邦小说中的“家族微观权力”
9
作者 石长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刘庆邦的众多乡村小说中,特殊的时代政治和社会历史背景构成了叙事不可或缺的要素,成为苦难叙事的重要泉源。但在他的不少文本中,"家族微观权力"也是形成其苦难叙事不容忽视的另一种缘由。由传统家族文化而形成的权势力量... 在刘庆邦的众多乡村小说中,特殊的时代政治和社会历史背景构成了叙事不可或缺的要素,成为苦难叙事的重要泉源。但在他的不少文本中,"家族微观权力"也是形成其苦难叙事不容忽视的另一种缘由。由传统家族文化而形成的权势力量即家族微观权力,以其特有的消极、破坏作用产生新的苦难,成为底层小人物的另一种苦难渊薮。这类文本叙写对于我们从文学维度观照乡村社会生态,了解当下"风险社会"中潜存于底层的社会危机,提供了清晰的艺术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乡村小说 “家族微观权力” 苦难渊薮
下载PDF
文学“家族相似”特征的定位与意义——以伊格尔顿《文学事件》为中心
10
作者 王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8-32,共5页
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一著中引入、重释了“家族相似”理论。他挑选出文学的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与规范性等五种家族相似特征,并强调它们均非文学的充要条件,家族相似的交叉、动态、自我解构等特色值得关注。上述重释与... 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一著中引入、重释了“家族相似”理论。他挑选出文学的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与规范性等五种家族相似特征,并强调它们均非文学的充要条件,家族相似的交叉、动态、自我解构等特色值得关注。上述重释与定位有助于准确把握伊格尔顿文学观的“常”与“变”——与多年之前的相关论述相比,虽然其侧重点有变,但它并未为“本质”招魂,更未在根本立场上从“反本质主义”转向“本质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文学 “家族相似” 《文学事件》
下载PDF
20世纪“家族小说”中“父亲”形象新论
11
作者 刘卫东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46-50,共5页
“家族小说”中的“父亲”是“传统”的象征。现代文学史上的“父亲”是一个错位的“被告”;“十七年”时期的“父亲”分显性和隐性两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家族小说”中,父子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
关键词 20世纪 “家族小说” “父亲”形象 小说评论 父子关系
下载PDF
浅析关于“家族相似”的几点争论
12
作者 杨毕康 王世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38,共3页
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讨论了维特根斯坦所谓家族相似的界线和本质以及判断相似性的特征。认为维特根斯坦真正伟大的地方,正是在看似牢不可破的壁垒面前提出了新的思想,在一个个"岔路"前立起了牌子。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家族相似” “语言游戏” 相似性 本质主义
下载PDF
浅谈叶广芩“家族小说”系列中的民族意识
13
作者 林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32-133,136,共3页
出身贵族的满族女作家叶广芩,在民族身份进入合法范畴的时代中,创作出了具有满族民族特质的"家族小说"系列。在作品中,叶广芩对满族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表现,突出满族人在清帝逊位后对政治的刻意规避与沉默,以及他们对精神... 出身贵族的满族女作家叶广芩,在民族身份进入合法范畴的时代中,创作出了具有满族民族特质的"家族小说"系列。在作品中,叶广芩对满族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表现,突出满族人在清帝逊位后对政治的刻意规避与沉默,以及他们对精神世界的执著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广芩 “家族小说”系列 民族意识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美论:从“本质”到“家族相似”
14
作者 徐应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6-93,共8页
维特根斯坦在一则日记中曾这样写道:“科学的问题能引起我的兴趣,但是不能真正迷住我。只有观念的和美学的问题才能迷住我。”由于他在“观念问题”和“美学问题”这两个领域中的创造性的工作和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成了二一世纪最伟大的... 维特根斯坦在一则日记中曾这样写道:“科学的问题能引起我的兴趣,但是不能真正迷住我。只有观念的和美学的问题才能迷住我。”由于他在“观念问题”和“美学问题”这两个领域中的创造性的工作和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成了二一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且成为有着巨大影响的美学家。但他并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著作,他对美学问题的许多看法也只是散见于他的两部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以及大量的笔记、谈话和讲演中。其基本思想也可以较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种前后变化同他在哲学上所实现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哲学家在思想上发生过改宗式的大变化:他先后创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有独创性和巨大影响的哲学,而第二种哲学又是他本人对自己早期思想体系批判的产物。这在哲学史上也许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变化从哲学上讲实质就是从关心所谓的形而上学结构或世界的本质而转向关心语言的“使用”。也就是从一种神秘的本体论立场转向彻底放弃对不变、普遍本质的追求。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的发展基本上是和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家族相似” 伦理学 美学 美的本质 逻辑哲学 生命的意义 “游戏” 无意义 语言批判
下载PDF
“别现代”的现实关怀与“家族相似的现代性”
15
作者 张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5-22,共8页
王建疆近年致力营构的“别现代”理论,虽然以美学与艺术理论为核心,却有着更为广阔深切的现实关怀。它不仅重新阐发了感性和形体在社会与美学中的意味与意义,对当代中国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更准确、有力地表达社会关切、时代诉求提出了... 王建疆近年致力营构的“别现代”理论,虽然以美学与艺术理论为核心,却有着更为广阔深切的现实关怀。它不仅重新阐发了感性和形体在社会与美学中的意味与意义,对当代中国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更准确、有力地表达社会关切、时代诉求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召唤,对国际社会如何在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辨认似曾相识的元素之外的中国症候的言说与表达也给出了理论上的提示与启发。另外对我们理解现实中国、人类历史和全球一体化的当今世界格局及未来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与文明形态,有关“别现代”的研讨也提供了富有新意的理论模型和思想坐标构想。但考虑到“现代性”概念蕴含的人类社会形态共性,我们或可将未来民族国家各自拥有的、实际上在发育程度和具体形态上不可避免地大有差异的“现代性”命名为“家族相似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现代 现代性 社会形态 审美形态 “家族相似的现代性”
下载PDF
张怡微小说的“痛感”书写——以“家族试验”系列为例
16
作者 吴靖玮 《文教资料》 2020年第34期41-42,共2页
张怡微是"80后"女作家群体的重要一员。她的创作,以亲身生活过的上海工人新村为故事背景,描摹新村居民的世俗日常和波折人生。在张怡微的小说中,人们常以情感"疼痛"的面貌出现在读者眼前,"痛感"书写成为... 张怡微是"80后"女作家群体的重要一员。她的创作,以亲身生活过的上海工人新村为故事背景,描摹新村居民的世俗日常和波折人生。在张怡微的小说中,人们常以情感"疼痛"的面貌出现在读者眼前,"痛感"书写成为构筑其文学创作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作者的"家族试验"系列为例,考察其小说的"痛感"书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微 “痛感”书写 “家族试验” 情感困境
下载PDF
Cloning of a MADS Box Gene(GhMADS3)from Cotton and Analysis of Its Homeotic Role in Transgenic Tobacco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余龙 祝钦泷 +1 位作者 郑尚永 李名扬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7-535,共9页
A MADS box gene (GhMADS3) was cloned from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based on EST sequences. The predicted protein sequence of GhMADS3 showed 85%, 73%, and 62% identity with Theobroma cacao TcAG, Antirrhinum m... A MADS box gene (GhMADS3) was cloned from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based on EST sequences. The predicted protein sequence of GhMADS3 showed 85%, 73%, and 62% identity with Theobroma cacao TcAG, Antirrhinum majus FAR,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AG, respectively, and was grouped with AG homologues when the full length sequences excluding N-extensions were compared. GhMADS3 expressed in the wild type cotton flower primarily in stamens and carpels, which was comparable to AG in Arabidopsis. However, it was not expressed in floral buds of a homeotic cotton variant chvl. Ectopic expression of GhMADS3 in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resulted in flowers with sepal-to-carpel and petal-to-stamen transformation. The carpelloid first whorl organs, with stigmatic tissue on their upper edges, had a white appeara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dark green color of the wild type sepals. At times, long filaments were observed at the fusion site of the first carpelloid oranges. The second whorl organs in staminoid were usually smaller than the wild type and the color was changed from pink to whit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hMADS3 has a homeotic role in flowe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DS-BOX AG subfamily homeotic role COTTON flower development
下载PD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mediate diphosphorylation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through Src family tyrosine kinases and 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in rat hippocampu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辉文 李洪福 郭军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Objectiv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can be activated by calcium signal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calcium-dependent kinases were involved in ERKs cascade activation after global c... Objectiv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can be activated by calcium signal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calcium-dependent kinases were involved in ERKs cascade activation after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 Cerebral ischemia was induced by four-vessel occlusion, and the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blot. Results Lethal-simulated ischemia significantly resulted in ERKs activation in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dependent manner, accompanying with differential upregulation of Src kinase and 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CaMKⅡ) activities. With the inhibition of Src family tyrosine kinases or CaMKⅡ by administration of PP2 or KN62, the phosphorylation of ERKs was impaired dramatically during post-ischemia recovery. However, ischemic challenge also repressed ERKs activity when Src kinase was excessively activated. Conclusions Src family tyrosine kinases and CaMKⅡ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activation of ERKs mediated by NMDA receptor in response to acute ischemic stimuli in vivo, but the intense activation of Src kinase resulted from ischemia may play a reverse role in the ERKs casc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ischemia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NMDA receptors Src family tyrosine kinases CaMKⅡ
下载PDF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in Five Species of Camellia (Theaceae)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俊波 田欣 +1 位作者 李德铢 郭振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6期659-666,共8页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from five species in Camellia (Theaceae) a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Sixteen CHS exon 2 from four Camellia species were amplified from...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from five species in Camellia (Theaceae) a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Sixteen CHS exon 2 from four Camellia species were amplified from total DNA by PCR method. Three sequences of the fifth species in Camellia and two sequences of Glycine max as the designated outgroups were obtained from GenBank.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S gene family in Camellia was differentiated to three subfamilies (A, B, C) dur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six groups (A1, A2, A3, BI, B2, C). Among them, only group A2 was possessed by all five species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other five groups were detected only in some species of the plants studied. All members of CHS gene family in this study had high sequence similarity, more than 90% among the members in the same subfamily and more than 78% among different subfamilies at nucleotid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ed components of amino acids, the function of CHS genes in Camellia had been diverged. Th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were not identical.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alyse inferred from sequences of CHS genes and their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we concluded that the CHS genes with new function in this genus were evolved either by mutations on several important sites or by accumulation of the mutations after the gene duplication. A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HS genes in Camellia still occurred recently, and the evolutionary models were different to some extant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So we assumed that the different evolutionary models resulted from the impacts of variabl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fter the events of spe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molecular evolu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bnormal Touchdown PCR with High Degeneracy Primer in Amplification of Large-Family Genes 被引量:2
20
作者 华慧颖 王芳 +1 位作者 常重杰 杜启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special methods for amplification of large-family genes by using primers with high degeneracy.[Method] By using the primers with high degeneracy,conventional PCR,conventional tou...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special methods for amplification of large-family genes by using primers with high degeneracy.[Method] By using the primers with high degeneracy,conventional PCR,conventional touchdown PCR and the optimized abnormal touchdown PCR were respectively carried out to amplify the genomic DNA of Cyprinus carpio.[Result] Only one evident electrophoretic band and a few Sox gene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normal PCR;no obvious electrophoretic band but dispersive product was obtained by normal touchdown PCR;ideal result was obtained by the abnormal touchdown PCR that three evident electrophoretic bands and much more Sox genes were amplified.[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selection of PCR amplif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large-family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ers with high degeneracy Abnormal touchdown PCR Large-family genes AMPL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