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富人治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祖佩 胡朝阳 马平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6,223,共13页
既有研究难以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对“富人治村”的动力机制作出有效解释。在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上,本研究以地方政府自主性为分析视角审视“富人治村”的兴起和维系机制。地方政府(专指乡镇政府)自主性以行为过程的高度策略性和自利性为... 既有研究难以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对“富人治村”的动力机制作出有效解释。在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上,本研究以地方政府自主性为分析视角审视“富人治村”的兴起和维系机制。地方政府(专指乡镇政府)自主性以行为过程的高度策略性和自利性为基本特征,以中心工作推进为着力点。研究发现,在村庄选举过程中,富人群体成为乡镇政府在强行政任务压力下的策略选择,而乡镇政府亦利用与富人群体之间的特有关系实现“优中选优”;在地方建设项目推进中,富人群体主导的村庄派系构成乡镇政府的一大治理资源,而乡镇政府以精英群体的实力对比为原则进行利益分配,从而实现行政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村级民主决策中,乡镇政府通过策略性的利益抚平以实现村级民主决策与自身意志贯彻相契合。“富人治村”作为乡镇政府的治理策略而存在,且与地方政府自主性表达相互强化。在这当中,针对事权与治权不匹配背景下乡镇政府自主性的无序表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农村基层治理乱象,应给予有效治理,从而为有效激发“富人治村”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实现乡镇政府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再造、农村有效治理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地方政府自主性 “乡政”与“治” 庄派系
下载PDF
“富人治村”的乡村关系及其后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晓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4,共6页
以浙东农村和关中农村为例,文章认为通过资源的互补,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之间形成了互惠同盟的关系,共享了同一套发展理念,使乡镇政权在财政资源匮乏的状况下获得了政绩,富人则实现了从单一化、个体性的经济精英到综合型和具有公共性的... 以浙东农村和关中农村为例,文章认为通过资源的互补,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之间形成了互惠同盟的关系,共享了同一套发展理念,使乡镇政权在财政资源匮乏的状况下获得了政绩,富人则实现了从单一化、个体性的经济精英到综合型和具有公共性的乡村权威的身份转换。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双赢的关系,使"富人治村"现象呈现出明显的发展态势,由此引发的实践后果理应引起我们必要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互惠同盟 关系
下载PDF
“富人治村”所显现的基层权力异化原因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爱萍 《甘肃农业》 2010年第9期17-19,共3页
事物都是辩证发展的,处于转型时期农村的"富人治村"也不例外。我们在看到"富人治村"所带来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应看到越来越多的"富人"在竞选和治理村务中所暴露出来的权力异化的弊... 事物都是辩证发展的,处于转型时期农村的"富人治村"也不例外。我们在看到"富人治村"所带来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应看到越来越多的"富人"在竞选和治理村务中所暴露出来的权力异化的弊端,因此,正确分析这些权力异化的原因,无疑是正确引导和规范"富人"村官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权力异化 原因
下载PDF
“富人治村”的利与弊 被引量:6
4
作者 董磊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0-71,共2页
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富人群体的先赋特征和后致资源使其更容易成为村治主体。客观上说,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村庄争取... 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富人群体的先赋特征和后致资源使其更容易成为村治主体。客观上说,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村庄争取项目资源、发展机遇等,但“富人治村”的负面影响也亟需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基层治理 民自治
下载PDF
苏南“富人治村”治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以苏州Z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将 《现代商业》 2013年第20期287-288,共2页
苏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其富人村官现象比较普遍。苏南的"富人治村"模式渗透到农村基层治理中,推动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提高,对苏南乡村治理影响深刻。但苏南"富人治村"模式又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 苏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其富人村官现象比较普遍。苏南的"富人治村"模式渗透到农村基层治理中,推动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提高,对苏南乡村治理影响深刻。但苏南"富人治村"模式又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富人村官的选举机制、监督系统、管理机制、素质培养以及村民民主教育方面进行重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富人治村” 治理模式 创新
下载PDF
浅议现有“富人治村”治理模式
6
作者 王永将 《市场周刊》 2013年第5期3-4,共2页
当前中国部分地区的"富人治村"模式已经渗透到农村基层治理中,推动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提高,对中国乡村治理影响深刻。其中"富人治村"模式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浙江、吉林和重庆,对三省"... 当前中国部分地区的"富人治村"模式已经渗透到农村基层治理中,推动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提高,对中国乡村治理影响深刻。其中"富人治村"模式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浙江、吉林和重庆,对三省"富人治村"模式进行理念和操作层面的分析研究,对中国乡村治理富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模式比较 启示
下载PDF
“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下的“富人治村”现象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季丽新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6,共6页
21世纪初以来,“富人治村”现象不断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富人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进入村庄权力网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治理村庄过程中,这些富人的目标和行为存在很大差异,对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产生了复杂... 21世纪初以来,“富人治村”现象不断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富人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进入村庄权力网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治理村庄过程中,这些富人的目标和行为存在很大差异,对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些富人依法竞取村庄核心权力并改变了村庄面貌,但也有一些富人当选村干部后大权独揽、以权谋私,与“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相背离。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应使“富人治村”与“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相契合,引导富人村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 自治 法治 德治 “富人治村”
原文传递
今年农村选举触及“敏感点”——浙江立法制止富人竞选村官中的贿选问题
8
《致富天地》 2005年第7期24-24,共1页
《组织人事报》报道:近年来,浙江、重庆、吉林等地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富人治村”的现象。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显示,在该省13.32万名村委会成员中,“富人群体”约占30%。其中,义乌市共2726名村委会成员中,“先富群体”当选比例高... 《组织人事报》报道:近年来,浙江、重庆、吉林等地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富人治村”的现象。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显示,在该省13.32万名村委会成员中,“富人群体”约占30%。其中,义乌市共2726名村委会成员中,“先富群体”当选比例高达60%;而在421名村委会主任中,比例更高达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现象 信任危机 基层选举 民自治 立法 “贿选”现象 中国
下载PDF
何以走向协商治理?——城镇化与乡村治理的转型逻辑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4,共8页
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下,具有村庄公共性的协商治理何以可能?这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问题。浙江农村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内生出"富人治村"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效率优先,能够在集体土地非农化开发的浪潮中抢抓机遇,但却难以回应... 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下,具有村庄公共性的协商治理何以可能?这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问题。浙江农村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内生出"富人治村"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效率优先,能够在集体土地非农化开发的浪潮中抢抓机遇,但却难以回应普通村民的参与诉求,因而也难以平息利益矛盾。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关于治理创新的横向竞争在村庄中形成了协商民主的制度供给,乡土社会多元的产权规则有了一个可以争辩和讨论的空间。此时,巨大的资源流量与密集的利益矛盾反而有可能激活普通群众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并在村庄共同体归属感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妥协、观念变革与治理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富人治村” 协商治理 民自治 治理
下载PDF
对“村官”富人化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挺 《行政论坛》 2005年第2期94-96,共3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富人当选”村官”的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是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也是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理性选择。标志着村委会干部类型正在由道德权威型向经济能人型...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富人当选”村官”的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是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也是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理性选择。标志着村委会干部类型正在由道德权威型向经济能人型转变,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促进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加速农村致富奔小康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 “先群体” “富人治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