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
吴俊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2
|
“寻根文学”的指向 |
旷新年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3
|
|
3
|
“寻根文学”新论 |
王光明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4
|
新时期“寻根文学”与台湾“乡土文学”之比较 |
吴奕锜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5
|
“寻根文学”对传奇叙事的择取和拓新 |
郭冰茹
郭子龙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6
|
亢奋时代的低烧——从“寻根文学”、“现代派”到“先锋小说”的“现代”攻略 |
汪跃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7
|
浅议“寻根文学”的悖论与反讽 |
王宁宁
|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1 |
2
|
|
8
|
“寻根文学”:定义的困境和出路 |
王轻鸿
|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2 |
1
|
|
9
|
同根异脉 同名异质——浅析海峡两岸的“寻根文学” |
姚韫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0
|
新时期“寻根文学”潮流 |
彭礼贤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1
|
重评“寻根文学” |
程光炜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2
|
“寻根文学”之我见 |
陈剑晖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7 |
2
|
|
13
|
论“寻根文学”对现实主义的拓展 |
锁晓梅
|
《社科纵横》
|
1997 |
0 |
|
14
|
对“寻根文学”的社会思考和美学探询 |
艾斐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5
|
从“寻根文学”谈对民族文学的思考 |
包海贤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6
|
所来各有自 因由两相异—— “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比较之一 |
吴奕锜
|
《华文文学》
|
1995 |
0 |
|
17
|
“寻根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略析 |
姚本星
|
《怀化学院学报》
|
1987 |
0 |
|
18
|
“寻根文学”的一点思考 |
缪思燕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0 |
|
19
|
张扬与觉醒:“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意识”——台湾“乡土文学”与大陆“寻根文学”之比较 |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20
|
诗意的远方: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寻根文学”之民族美研究——以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为例 |
李珂玮
|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