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代传媒语境下的“小清新”文化探析
- 1
-
-
作者
赵冬晶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今传媒》
2015年第4期167-169,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小清新”成为青年人中颇为流行的一个名词,在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广泛传播。目前,传统媒体对“小清新”的覆盖主要集中在概述性的专题介绍等方面,网络媒体则是“小清新”文化发源和繁荣之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减压宣泄、逃避现实和寻求认同的情感需求是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从符号学和“消费社会”理论来看,追求“小清新”商品的符号价值以实现身份认同是其繁荣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小清新”
豆瓣网
符号消费
身份认同
-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当代传媒语境下的“小清新”文化探析
- 2
-
-
作者
赵冬晶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今传媒》
201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小清新"成为青年人中颇为流行的一个名词,在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广泛传播。目前,传统媒体对"小清新"的覆盖主要集中在概述性的专题介绍等方面,网络媒体则是"小清新"文化发源和繁荣之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减压宣泄、逃避现实和寻求认同的情感需求是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从符号学和"消费社会"理论来看,追求"小清新"商品的符号价值以实现身份认同是其繁荣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小清新”
豆瓣网
符号消费
身份认同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小清新”词义探析
- 3
-
-
作者
关伟华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70-70,共1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歧路灯>中河南方言词汇研究"(编号:2013-QN-54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从理性义和色彩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词语"小清新"的含义,指出"小清新"的三个不同意义,并在此基础探讨"小清新"一词所反映的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指出词语"小清新"反映了一部分中国中青年人在审美及生活方式上的追求。
-
关键词
“小清新”
理性义
色彩义
社会生活变化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小清新”风格的亚文化解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黎黎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71-73,共3页
-
文摘
近些年来,一股独特的清新文艺之风席卷校园,波及网络、社会,日益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并冠之以"小清新"的标签。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集中表现于年轻时代,在其群体温和的风格特征背后依然隐藏着年轻人对于主流文化潜在的抵抗。本文拟从亚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小清新"们所面临的困境、解决方案及其前途命运进行了文化解读,并从其诗意追求中探索其崇高与局限。
-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小清新”
亚文化
审美文化
青年审美
-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小清新”范畴的界定
- 5
-
-
作者
刘龙真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240-241,共2页
-
文摘
一种新鲜事物总是要有区别于旧有事物或别的相似事物的特质才可证明自己的真实存在。"小清新"与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小资""文青""愤青""重口味"等群体之间具有前后承接的关系,由价值判断看又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笔者从词源的角度定义了"小清新"的概念,并分析了"小清新"与愤青、小资、犬儒等的区别与联系。
-
关键词
“小清新”
“小资”
流行文化
-
分类号
H03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以“小清新”风格抵制文娱新闻低俗化现象探析
- 6
-
-
作者
丁娜
-
机构
宿州市拂晓报社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32-133,共2页
-
文摘
所谓"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独立流行,之后推而广之,使用范围逐渐扩展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使用"小清新"体描述文娱副刊,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有别于当下部分媒体在报道文娱新闻时,流于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的做法而有针对性的提法。"小清新体"的文娱版至少存在超脱、淡雅和朴实三大特点。
-
关键词
“小清新体”
改进文风
超脱
淡雅
-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
-
题名可被设计的青春——泰国“小清新”电影研究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汪徽
-
机构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部
-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4-137,共4页
-
文摘
虽然泰国青春片早已兴起,然而能被称为"小清新",即具有清新风格的文艺青春片,则要从1998年的《O型血》算起。从这部影片诞生之后的十多年来,泰国"小清新"电影已经逐渐发展为具有一些标准构件的电影种类。本文将从主题选择、角色设定、叙事方法等方面来探究这类电影的特征。
-
关键词
泰国“小清新”青春片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台湾“小清新”电影《恋恋风尘》解读
- 8
-
-
作者
李兵
-
机构
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
文摘
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在1986年就拍出了具有小清新风格的影片《恋恋风尘》,只不过那时的“小清新”不像这些年这么大众化和都市化,而是带有那个时期的文艺“小清新”的特色。本文主要从个体成长、镜头画面、乡土和寻根三个方面对影片《恋恋风尘》进行解读和阐释。
-
关键词
“小清新”
《恋恋风尘》
个体成长
镜头画面
乡土和寻根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重读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胡明晓
-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2期43-46,共4页
-
文摘
论文通过介绍"红萝卜"的来由,结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两部外国现代派作品对莫言创作的影响,简要分析莫言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中至真、至美、至善的审美因素,指出莫言于魔幻现实主义小试牛刀,创作的《透明的红萝卜》与其诸多代表作相比,显得清新动人,稚嫩而真实,别具一格,成为莫言作品中的"小清新"。
-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小清新”
莫言
《透明的红萝卜》
重读
-
Keywords
magic realism
"the small refreshing works"
Mo Yah
The Lucid Carrot
reinterpretation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60后建筑共同体与中国当代建筑范式重建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周榕
-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时代建筑》
2013年第1期20-27,共8页
-
文摘
正在显影的60后建筑共同体对中国当代建筑范式重建起到重要作用,他们独具的中庸包容的文化器局、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愿景,在中华文明重建现代认同的背景下,表现为中国式新现代主义风格和小清新建筑范式。
-
关键词
60后
建筑共同体
认同
范式
文明
中国式新现代主义
“小清新”范式
-
Keywords
1960s-born Generation
Architect Community
Identity
Paradigm
Civilization
Chinese Neo-modernism
'Xiaoqingxin' Paradigm
-
分类号
TU-86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浅析台湾青春校园爱情电影《我的少女时代》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张潇月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4期145-145,共1页
-
文摘
台湾青春校园爱情电影《我的少女时代》自2015年8月上映以来,如同宝岛台湾上的一缕清风在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国家掀起了一股"小清新"观影风潮,并缔造了多个票房神话,其简单明了的剧情不经意间触碰到了观众心底年少时期青涩甜蜜的回忆,让观众产生了感动和共鸣。本文试图从电影风格及女性主义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探索这部在近些年华语青春片中的上乘之作。
-
关键词
青春电影
台湾“小清新”
女性主义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